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公众股股东利益将有保障中国证监会9月底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拟征求意见后尽快实施。增大社会公众股股东话语权《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决策关系社会公众股股东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应经全体股东大会表决,半数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2.
保护少数股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各国公司法的重要任务。我国公司法应借鉴国外和港台立法经验,完善股东抗辩制度,建立健全股东代理制和特别调查制度,加强对少数股股东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公司怠于诉讼时,符合法定要件的股东为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是一种独特的事后救济责任机制。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52条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权利。股东派生诉讼的规定,将对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是股东的一项权利,基本价值在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虽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制度,但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给实践操作带来了困难。文章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理论的阐述,分析了我国目前股东退股的立法现状及局限性,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和阐述了我国《公司法》修订后体现出的新特点:一是进一步凸现了《公司法》的私法属性;二是健全了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三是加强了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是现代公司法立法宗旨之一。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原有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增设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然而新《公司法》中的若干制度规定对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方面尚存在若干漏洞。本文就公司债权人的保护进行探讨,分析了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提出要从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债权人的派生诉讼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方面加强债权人保护。  相似文献   

7.
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理论从控制股东的角度平衡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控制股东设置诚信义务,规范其行为,遏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力,以保护中小股东和公司利益。我国新《公司法》修改借鉴国外关于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相关规定,以明确条款确立了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股东的账簿查阅权是知情权的一种,对股东实现其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的《公司法》仅仅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账簿查阅权。这一规定本身需要进行修正,同时还应该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的账簿查阅权,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股东账簿查阅权的法律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是证券法的立法宗旨,也是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立法的宗旨。而在投资者中,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毋庸置疑的重点。证券法的修改给中小股东带来了福音,这部直接调整资本市场的法律的修改增加了许多科学的制度与原则,例如保荐人制度、大股东的诚信义务、发行失败制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归入权机制、退市机制等。这些规定无疑会对监督和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滥用权力,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股东的投资积极性,现代公司制度首先设置了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机关分别行使公司的各项权力,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制度;但是内部治理结构也存在缺陷,因而无法完全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尤其是股东诉讼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一同最大限度地实现理想的公司形态。  相似文献   

11.
《消法》的通过与施行标志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消法》给消费者赋予了较多的权利,充分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司法(修订案)》(以下简称新公司法)专章规定了董事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若干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以便从另一角度强化董事责任。但是,新公司法在强调董事义务和责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董事利益的保护,另外关于董事责任的规定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既往的公司法对少数股东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使他们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现行的新《公司法》的规定中,加强了对少数股东的保护力度,更好地平衡了各方的权利,使少数股东在自身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维权有了法律依据。本文从我国新《公司法》的视角讨论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创新,分析其立法缺陷,并尝试提出相关法律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行《证券法》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为目标公司中小股东提供了可行的利益保障机制,但收购方中小股东不仅不享有《证券法》的特别保护,也无法从《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中获得救济。《证券法》应强化收购方高管人员在收购行为中的勤勉义务。  相似文献   

15.
原《会计法》无法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2000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会计法》加强了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更有利于会计人员行使权力;规定单位负责人要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规定对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力度仍需加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论述公司外交保护制度中国籍确定规则的意义的基础上,阐明了国际上通行的认定公司国籍的标准、巴塞罗那公司案确认的规则、《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规定是公司国籍认定的三个原则。以国际立法和司法实践确认的规则、自然人股东国籍国的确定、股东的持续国籍作为公司股东外交保护的依据,立足我国立场,结合实践,针对公司外交保护制度及国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继承法》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中规定了特留份制度,同时在《继承法》第四章规定了胎儿利益的保护。关于两个制度上的衔接问题,涉及两个制度背后的法理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现制定以下配套政策。一、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和实施我市《关于加强境外中资企业机构与人员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通过我驻外使领馆,为我市在境外自主创新型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提供服务。二、切实履行我国所承担的国际条约义务,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为在深圳投资创业的外资、侨资自主创新型企业机构、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提供救助指导意见和保障服务。三、完善我市涉外案(事)件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外国驻华使领馆,认真受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的优先购买制度,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最大限度的保护各方面的利益,笔者从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异议股东强制购买义务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成立 《甘肃科技》2005,21(4):170-171,167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做出了详尽规定。我国已经通过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对地理标志予以保护,但与Trips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地理标志保护法》,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的执法和普法工作.切实保护地理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