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混响室和GTEM室辐射抗扰度测试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混响室和GTEM室中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对典型卫生医疗设备进行辐照效应实验.利用衡量2组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来评价2种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辐射抗扰度测试的相关性.并对2个测试场地测得的受试设备敏感阈值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混响室不同工作模式和GTEM室的辐射抗扰度测试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说明2种测试场地具有非常好的测试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张成怀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33(4):319-324,329
为了研究混响室和开阔场中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的相关性,采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分别建立混响室和开阔场的物理模型,在混响室和开阔场共同的工作频带(170MHz到1GHz范围)内选取6个频点(200,350,500,650,800,950MHz),在每个频点,对放入混响室和开阔场中一个电小尺寸的单极子天线上的感应电流和其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分别进行计算,对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响室和开阔场中单极子归一化感应电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GTEM室中用射频连续波对某导弹装备上的数字控制电路进行电磁辐照.在一定的场强下,引入的电磁骚扰未导致被监测的与非门产生错误反转时,产生控制信号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却受到了电磁干扰,主要表现为产生的方波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增大.分别研究了谐波波源频率在80,100,300 MHz和1 GHz时电路受干扰的情况,发现:多谐振荡器对频率为100MHz的连续波干扰最敏感,对80,300 MHz的干扰比较敏感,而对1 GHz的连续波干扰不敏感.在每个频点,对方波控制信号的占空比随场强的变化进行了相关性拟合,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尺寸为10.5m×0.8m×4.3m的混响室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为实现仿真与实测结果关于归一化电场强度的直接对比,给出了仿真电场值的归一化计算方法,并做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处理方法是合理可靠的,归一化电场强度与激励源无关,是表征混响室自身谐振特性的参量,因此可用频域测试结果对时域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这为基于时域宽频仿真的混响室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振子天线阵阵元感应电流的矩量法模型,通过对模型特性的分析,证明了具有对称结构的振子圆阵和直线阵,其广义特性阻抗矩阵为对称Toeplitz结构;根据广义特性阻抗矩阵的Toeplitz结构特性,进一步讨论了模型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四单元通信测向天线阵阵元感应电流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卡上的印刷单极子天线结构,使用基于矩量法(MOM)的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IE3D对天线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无限大基片介质与有限大基片介质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设计出的天线在回波损耗为-10 dB时,带宽为727 MHz;在2.4 GHz~2.483 5 GHz内的驻波比小于1.4,增益达到1.9 dBi,辐射效率和天线效率分别为98%和95%.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矩量法计算线天线的电流分布和输入阻抗,根据电流分布,采用了在原有天线的目标位置放置测试偶极子的方法来计算线天线周围任意点的场强,并以7.5 MHz,长度为10 m,发射功率为1 kW的舰船单鞭天线为例,求解线天线的近场和远场.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了不同位置的方向图以及场强变化曲线,根据文献数据对比得到了安全距离范围.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计算线天线中任意一点的场强,是处理天线近区场强以及电磁兼容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车载电磁环境监测系统中天线之间的耦合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介绍了矩量法的基本理论,并利用矩量法与微波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天线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然后通过FEKO对天线之间的耦合进行计算,并用仿真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对多天线的安装布局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运动特性进行弹道仿真。采用准静态法结合矩量法仿真导弹在助推段的动态RCS,通过与导弹静态全角度单站RCS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到每一采样时刻导弹姿态的变化,采用N点截图的方法获取动态RCS的均值方差联合分布提取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动态RCS特征,由此分析导弹在助推段的轨道特性,作为助推段导弹目标识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混响室中场对同轴线缆的耦合规律,使用仿真软件FEKO对其进行建模,对混响室中同轴线缆终端的感应电流进行仿真计算,并提出使用多列波叠加的方法与建立模型仿真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不同线缆长度、仿真频率的变化,得到混响室中同轴线缆终端感应电流在其电磁波半波长整数倍频点会形成谐振;同时线缆终端负载的大小不会影响传输线感应电流的响应频点,但感应电流大小会随之改变,而在使用多列波叠加方法替代混响室模型进行仿真时,仿真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2.
天线口径大小对混波室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非零口径天线的局部平均作用对混波室测试的影响,以统计理论为基础,引入方差函数,从混波室空间相关函数出发,计算出方差函数随间隔长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际混波室内x方向移动三坐标场探头,测量不同位置上的电场值,以此来模拟不同口径长度的合成缝隙天线,分析不同口径长度对方差函数和各向异性系数的影响.理论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天线口径长度增加,方向函数和各向异性系数减小,局部平均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GHz横电磁波室内进行辐射实验时,由于电磁波在室内传播会发生反射、绕射、散射、吸收等现象,导致了很难精确地分析GHz横电磁波室内的场强。以放置在GHz横电磁波室小工作区内的玻璃箱为研究对象,利用AutoCAD 2008建立三维模型,导入基于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的XFDTD软件进行仿真,得到玻璃箱的场强分布。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仿真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证明了玻璃箱内的场强在1.8GHz、140dBμV/m的条件下是均匀电磁场,而且不均匀性不超过±2dB,达到了生物医学实验的要求。该仿真为高精度、高速度地计算室内复杂的电磁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加载物广泛用于混响室的相关实验,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大量实验分析其布局和数量变化对于腔室内相关参数的影响.总结混响室中概率分布、标准偏差、Q值、独立采样点数的测试与计算方法,并通过测试混响室内的场强、功率和S21参数得到相关数据和结论.通过综合分析加载物对于四个参数的影响,其放置于混响室边缘以及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加载布局要好于放置于中央地面处,且加载后对于参数的变化并非都是有益的.在进行实验时,相关参数也会随着加载物数量的变化而改变,同时过量加载会对实验本身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磁混响室(Reverberation Chamber,RC)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找到其电平值与场强的对应参考值,探究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均一性,并最终明确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较为稳定的区域,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和防护研究提供参考。分别在900 MHz、1800 MHz、2650 MHz三种频率下,用电磁辐射检测仪对RC有效工作区域内324个场强测试点进行监测,并采用R语言和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频率900 MHz、电平值为-25 dBm时,有效工作区域中三个高度的场强值和变异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固定频率1800 MHz、电平值为-21 dBm时,场强在高度一与高度三、高度二与高度三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三个高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固定频率2650 MHz、电平值为-19 dBm时,场强在高度一与高度二、高度一与高度三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三个高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可见本研究提供了900 MHz、1800 MHz、2650 MHz三个频率下相应电平值对应的场强,为相关实验的开展提供参考;RC内有效工作区域单点场强随时间变化稳定性良好,而不同点的场强存在一定的空间不稳定性;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较为稳定的区域为高度一区域。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评价了1 GHz以内吉赫兹横电磁波(GTEM)小室的交叉极化特性和三维场均匀性.根据IEC 61000-4-20标准,采用9点网格法分别对测试区的1/3和1/2内导体高度区的场分布特性进行了宽频带分析,并以测试区中心截面的名义场强为参考评估了沿纵向的场均匀性.计算结果表明:在1/3内导体高度区,三维场均匀性满足6 dB限制,但工作频率超过一定频带后,交叉极化分量满足小于主分量6 dB要求较为困难;随频率和测试区的增大,交叉极化特性和场均匀性下降,但较易满足放松要求.经实验证实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18.
为解决混响室条件下设备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结果与均匀场相关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测试场地EUT的接收功率相等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混响室条件下被测设备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公式;然后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FEKO,建立混响室和均匀场的仿真模型,在理想情况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以ETS 3142E型天线为被测设备,分别在混响室和开阔场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与均匀场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考虑了混响室的全向辐照电磁环境,测试结果具有较小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9.
荧光相关光谱(FCS)在生物活细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俊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53-56
除了传统的分子浓度和扩散时间的测量荧光相关光谱(FCS),还可测量分子动力学或化学反应的动力参数.但是由于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的复杂性,FCS在生物活细胞中的应用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探讨了FCS在生物活体中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细胞膜、膜表面受体、细胞内结构分析以及胞内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