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天华看不上很多视障者,觉得他们不想表现出盲态或被人认为是盲人,可一旦与其他人出现争执又特别强调盲人身份,觉得别人应该让着自己。他不介意被说是盲人,但也很少去刻意关注自己的身份:"我就是这样,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被平等对待,这是他真正在意的事。刘天华做上第一份非按摩类的正式工作是在2009年。  相似文献   

2.
正3D打印,创意当先3D打印最打动人的是什么?是私人定制!它能打印出专属于你的作品,满足你的个性化需求。这次展出的20多件作品,充分说明,随便打出一样东西已不能满足这些同学们的胃口了,他们想做的是打出别人没打过的东西,要么饱含独特的创意,要么是对某种复杂物件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个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巨擘。他不但是个全才,还是个怪才。有人说他是最缺乏耐心的艺术家。据说他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东西的兴趣都不能持久.一件事没干完就去干另一件事了。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毫无顾忌地把胡须涂成五颜六色。他甚至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渎出他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凯蒂 《科学之友》2002,(3):38-39
定律一:不要寻找“可靠”的人在苛求别人“可靠”时,你不知不觉隐去了一个前提:我是谁,我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做些什么?当你孜孜以求地寻找那个“可靠”的人时,却全然忘了自己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其实,苛求别人可靠的人,往往是自己都靠不住自己的人,正因为自己不可靠,才把目光盯在对方身上。这样的要求实在是一种非分,一个自我取消和自我剥夺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可爱之处,于他人而言,她只是一个包袱。还是自己背起自己的命运吧。  相似文献   

5.
陪葬之迷     
《大自然探索》2006,(9):68-69
乾陵的陪葬墓共有17座.在中国古代,陪葬帝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因此陪葬帝陵者要么是皇亲贵戚,要么是功勋卓著、位高权重的大臣.在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三座大型墓葬.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三 这一天周泉像往常一样,早上八点起床,花了五分钟时间洗漱,五分钟时间穿戴,五分钟时间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个汉堡,然后走出家门去办公室.他喜欢走路去办公室,尽管这样要花上半个小时,因为他喜欢在路上思考和观察.他一直觉得作为一个警察,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和接触各种人,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翻看无聊的文件和档案,然而可惜的是五年前他升到这个职位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呆在办公室里面了.有时候他甚至想主动要求降职,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正近两年,全球掀起移动支付的浪潮,二维码已经渗透到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人们只感觉到了移动支付的便利,却不知二维码这个小小的图案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人称中国"二维码之父"的意锐创始人王越说,现在几乎没有人不懂二维码,但10年前,他跟人讲明白二维码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2002年,王越初次在日本接触到二维码,这种新发明瞬间让他觉得"想象空间很大"。不久之后,他决定带着二维码回国创业。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智能手机,主流的手机甚至连摄像头都没有,王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立志做大官,有人立志赚大钱,这个人却立志做一件最特别的事:探索上帝所创造的最小的生命。这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男人,以20年的时光,发明了一种最独特的技术——用直径0.3厘米的玻璃珠,磨成一个近300倍的显微镜。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相似文献   

9.
罕见的脑疾     
普通人可能忘记别人的名字,但通常都能记住他们的面容。但是,科学家发现,有些人记不清他所认识的人的面容,即使他已认识了好几年的人(如好朋友、父母、小孩)的面容也记不清,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尊容也不知道。对这种人来说,世界到处是陌生人。这是一种罕见的脑疾。美国爱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安东尼奥·德马西尔  相似文献   

10.
巴斯德去世已有95年了.但是后人却永远怀念他.他是法国人,怀念他的却是全世界.因为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永远造福于人类. 巴斯德的成就从何而来?他对青年人的教导,便是他的经验之谈. 巴斯德在人们庆祝他70寿辰的盛大集会上,有一段专对青年人讲的话:“当生活于实验室和图书馆的宁静之中,首先问问自己:我为自己的学习做了些什么?当你们逐渐长进时,再问问自己:我为自己的祖国做了些什么?直到有一夭,你们可以因自己已经用某种方式对人类的进步和幸福做出了贡献而感到巨大的幸福.”这段话,是巴斯德对青年们的殷切期望,也是他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当巴斯德年轻的时候,未必有人这  相似文献   

11.
医学发展离不开试验,许多试验又必须在人体上进行,这是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征。在医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献身精神的医学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身上试验,不少人因此致病、致残,甚至献出生命。因此有人说"医学是一门需要献身的科学"。先从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一的巴里.马歇尔说起。马歇尔为证实幽门螺旋杆菌确实能致胃溃疡,1981年,他拿自己做实验,喝下一瓶含有数以亿计的幽门螺旋杆菌培养液。几天后他身上出现了胃溃  相似文献   

12.
吕斌 《科学之友》2005,(11):69-70
让他人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这样就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脑子变得怪异呆滞,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他们终生都在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来的爱。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  相似文献   

13.
也许人们还没忘记,1994年5月,一个广播电台晚间"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心理咨询员)温某,因热恋中的女朋友与他分手,他竟选择了自杀。一个有一定心理学知识,曾经给别人引导人生的人在失恋之后,竟也弃生择死,可见失恋对人心态影响之大。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失恋是青年男女中常见的生活事件之一,除极少数人因心理严重失衡而轻生或报复酿成悲剧外,更多的人会因此而感到心理上的困惑,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所以,与青年朋友谈失恋后的心理调适,很有必要。首先是要调整自己的损失观。不少人失恋后心里愤愤不平乃至心理失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失去的太多:如觉得自己今后再难找到条件这么好的对象;人格上受到了伤害等等,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形成恶性循环,钻进牛角尖难以回头。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的报导,航天员的勇干精神和乐观态度是出了名的。就拿迈克·芬克(Mike Finke)来说吧:2004年10月他从国际空间站回来不久,记者访问了他,问他在宇宙中188天最感苦恼的事是什么?他犹豫了半天,答非所问地笑了笑说“:当一个人感到苦恼时,另一个人必然十分快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孩子成长成才,是中国父母一生最重要、最投入、最执著、最辛苦和最无奈的事情。然而,事与愿违的情形比比皆是,甚至弄不好还把下一代给整抑郁了。面对自己或别人的失败,我们为何不变换一种思维与做法呢——  相似文献   

16.
给予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在物质方面,给予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他才算富有,而是他给予人很多才算富有。生怕丧失什么东西的贮藏者,如果撇开他物质财富的多少不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是一个贫穷而  相似文献   

17.
关尔 《科学之友》2004,(6):72-74
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人最幸福,什么样的人最不幸福?针对近来掀起的“幸福指数”的热谈,我们也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王先生(一位年轻的父亲,一位部门领导)什么是幸福,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世人都是不幸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永远快乐!陈春女士(一名即将临盆的准妈妈,事业单位)幸福是一种感受,只有心态好的人才能感觉到(她用手爱抚了一下自己的肚子说),怀孩子的感觉就蛮幸福的,虽然想到生孩子会很疼,以后为了孩子又会受很多苦,但是怎么说呢,痛并幸福着吧!赵女士(一位刚结束单身贵族生活的白领)其实,没有人会时时刻刻感觉幸福,幸福应该只是一个动词。做母亲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各有差异,也各有体会。也许这一秒你沉浸在幸福当中,感觉很幸福,过一秒你也许就会因为别的事情而感到痛苦了。所以世界上没有永远幸福的人,也没有不幸的人。幸福这个词只是人类一时的感官体验。庞女士(一位母亲,一位领导)幸福是灵魂的愉悦。即一切美好经历转化为内心的体验,只要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事那就是幸福。心灵或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幸的人,然而心灵和身体都健康但又无所事事甚至危害社会的人更不幸;家庭和事业都能兼顾,获得双赢的人最幸福。杨女士(一位年轻母亲,在职编辑)四肢健全又能对社会做点贡献的人应该是幸福的,最不幸的人可能要数瞎子了。因为瞎子能感觉到周围的一切,春天花开了,鸟儿鸣了,夏天下雨了,打雷了,秋天树叶落了,瓜果熟了,冬天下雪了,孩子们笑着打雪仗,可是他却什么也看不见。想想真是痛苦。  相似文献   

18.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19.
曹月  思陶 《科学之友》2013,(10):80-81
大学是座圣殿,足以让每个人甘愿拿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和最真挚的情感在这里肆意挥洒。大学时代的爱情是人一生中最美的际遇,对于思陶来说也是如此。2006年,思陶终于遂了自己的心愿,从云南来到山东的海边小城来读书。思陶骨子里有浓浓的女汉子情结,一个弱小女子总想自己做所有事情。都说一个太独立的女生是不招男生喜欢的,但这点在思陶身上并不奏效,她无所顾忌地和男生成为哥们,有大哥、小弟、铁杆……那些年,大学校园里绽放着朵朵爱情花朵。思陶和宿舍姐妹送给女生宿舍楼下那些男生一个  相似文献   

20.
"天才"之路 2007年9月,在景秀小学念书的曹原被选拔进入耀华实验学校小六(2)超常班学习,一年完成初中课程,一年完成高中课程.在课堂上经常踊跃发言的他,提出的一些问题有时让老师都难以回答. 从小学习能力就出众的曹原,从某种意义上看,可能是很多家长眼中调皮捣蛋的学生.他的中学老师朱源曾回忆说:"什么东西到曹原手上,都会被他拆掉,如收音机、计算机、手表等,他就是想看看里面的构造."动手能力超强的曹原,还很喜欢做实验.学校的实验室难以满足他,于是他在家里弄了个"实验室",让自己有更多做实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