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年春秋季节,候鸟都要成群结队地作长途迁徙,或从北方飞向南方,或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鱼群也要在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往返洄游,在遥远的路途中,它们要觅食、辨向,要绕开障碍物。那么,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导航的呢?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正逐步揭开动物导航的秘密:动物利用它们特殊的感官系统,并借助大自然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太阳、星辰、地形、风向、磁场、偏振光、气味等进行导航。  相似文献   

2.
鹆鹬(heng yu)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栖息于内陆或沿海水陆交汇的滩涂湿地环境,是涉水生活的水鸟.它们绝大多数都有长途迁徙的习性,每年春天不远万里从南半球飞到北半球的北方繁殖.最远可达北极圈附近.秋天它们又飞往南方越冬.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寻路能力通常较差,倘若将你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即使离家不远,恐怕也会迷路。而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它们寻路的本领很强。它们为什么不会迷路呢?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奥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十分完善的说法。惊人的寻路本领当秋风吹起之时,在加拿大刚度完夏天的刺歌雀就成群结队地飞往阿根廷,行程有4800~8000千米。它们是美洲迁徙路线最长的一种鸣鸟。它们中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幼鸟从未到过阿根廷,却不会因此而在长途飞行中迷路。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长途跋涉呢?原来,它们迁徙是为了能够躲避加拿大的寒冷冬季。当然,不光鸟类有长…  相似文献   

4.
正不顾一切艰难,在本能和长期以来令人费解的天生导航能力推动下,鸟儿以极高的准确度迁徙长远的距离。每年都有无数只鸟儿在地球磁场指引下进行英雄史诗般的超远程迁徙。那它们是怎样侦测磁场的呢?这个奥秘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2013年4月底,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重要成果:他们在鸟类的感应神经元中发现了微型铁球。这些感应神经元细胞也叫毛细胞,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读者朋友们,你们知道地球上什么候鸟的迁徙距离最长吗?答案是北极燕鸥,它的迁徙距离有1万多千米.在自然界中,鸟类、两栖动物,甚至哺乳动物的导航技能似乎都依赖一系列复杂的感觉线索,这些线索包括磁场、视觉图形、声音甚至气味,它们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才成就了它们非凡的导航能力,让它们在上千千米的旅途中总是移动在...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最近发现,浆果随着第一次霜冻而发酵,产生酒精。鸟儿在冬季大啖这些浆果后,就可能大醉。科学家发现,2014年秋冬季飞到加拿大育空怀特霍斯地区的许多鸟儿(例如太平鸟和黑鹂鸟)明显动作失调,鸟喙上的浆果污渍很醒目。经检查,它们的确是酒精中毒了。大多数醉酒的鸟儿几小时后就能恢复,但少数鸟儿因为在醉酒后撞上建筑物而丢命。在醉酒的鸟儿中,太平鸟等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
说起动物的迁徙,最容易想起成群的鸟儿划过天空的景象.但是实际上按照科学家对"迁徙"的定义:"迁徙是很大数量的迁移,可以是冬季夏季栖息地之间的一种季节性的旅行,也可以在一天内来回一趟迁移,如浮游生物从海洋表面和海底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从花纹鹅到产卵的鲑鱼,动物世界拥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它们中最优秀的成员其实是龙虾。一种多刺的龙虾生活在加勒比海,它们的自我导航能力是惊人的。从它们身上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线索——动物利用地球引力移动和迁徙。  相似文献   

9.
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以后,不久会有很多蚂蚁陆续围拢过来;蜜蜂结群迁徙,途中被天敌冲散后很快又会聚集起来.这些没有语言的昆虫靠什么建立起彼此间的联系?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它们是靠体内分泌的一种外激素--飞乐蒙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21年4月2日,一只被标记为PJ的杜鹃鸟在5年内穿越了撒哈拉沙漠10次。近几十年来,英国的杜鹃鸟数量下降了约65%。为了解这种鸟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科学家于2016年对一些杜鹃鸟进行标记和监测,研究它们的迁徙路线。通常,杜鹃鸟在冬天迁徙到非洲过冬,春天返回英国繁殖,途中会穿过撒哈拉沙漠。一般的杜鹃鸟每年都会以相同的路线迁徙(东线或西线),而PJ在5年中会视情况选择路线。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最近发现,尽管蜜蜂的大脑很小,它们却能够学会如何识别草丛、树木和花卉等环境。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训练蜜蜂识别树木照片:当它们飞到其中一张照片时,可以喝到甜甜的花蜜;而飞到另一张照片时,则只能尝到苦涩的奎宁。经过120次训练后,蜜蜂们都学会了飞向“花蜜照”而避开“奎宁照”,  相似文献   

12.
梳洗打扮,各有高招为了飞翔,鸟儿必须使羽毛保持整洁。如果羽毛上沾上黏性物质,鸟儿就用它的尖喙来梳理,从羽毛根部一直仔细地梳理到末端。如果身上有了寄生虫,它们就用喙和爪来清除。有些禽类,如鸭子,它们喜欢用水冲洗羽毛,也喜欢用沙子来“消毒”。更有些鸟儿,如乌鸦、松鸦、河鸟、蜡嘴鸟、知更鸟等,会用蚂蚁“洗澡”。它们兴致高时,会啄开蚁穴,让大批蚂蚁爬进自己的羽毛或翅膀中,舒舒服服地享受“蚁浴”的乐趣。原来,鸟儿都喜欢用含酸和含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来“洗澡”,以消除鸟巢中、皮肤上和羽毛里的寄生虫。蚂蚁可以吃鸟儿身上的寄生虫和皮屑,蚁酸则是鸟儿很好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3.
江南 《科学之友》2006,(12):48-49
远行的飞禽靠什么辨别方向,始终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谜。例如有一种北极燕鸥,它们夏季出生在北极圈10°以内的地方,出生后6个星期就离家南飞,一直飞到远在1.8万km外的南极浮冰区过冬。过冬之后又飞回北方原来的出生地度夏。由于迂回曲折,一来一去,北极燕鸥的实际飞行竟达4万km之遥。如此漫长的路程竟丝毫不会迷航,它们究竟是凭什么本领认路的呢?它那简单的头脑是怎样解决复杂的航行定向问题的呢?我们知道,罗盘是在12世纪发明的,300年后哥伦布才应用它横渡大西洋。但是在几百万年以前,鸟儿就已经若无其事地在环球飞行了,而且在夜间也能依旧…  相似文献   

14.
朱晓璐  王江云 《自然杂志》2013,35(3):200-206
两千多年前,人类发明了指南针用于辨别方向;而如今科学家们发现,很多动物也能利用体内的生物指南针感应磁场。笔者从磁场的产生入手,详细介绍了地磁场的性质和生物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候鸟是最早被注意到能利用磁场导航,且目前已获得最多磁生物学研究结果的一类高等生物。大量的行为学实验证明,候鸟在长距离迁徙的过程中主要靠对地磁场的感应来确定方向,它们的大脑能记录下每一个特殊地点的磁特征,并据此找出到达各个目的地的飞行路线。不仅如此,部分鸟类的磁导航还有一定程度的蓝光依赖性、会受到异常磁场的干扰,这种现象可以用生物磁受体的磁铁矿的感应假说和化学感受假说来解释。很多生物,包括人类也都有与候鸟类似的磁受体,有些动物能用它们感受磁场并以此作为视觉和听觉的辅助,而其他生物的磁感应能力也许已经在进化的某个阶段被别的功能替代或是直接消失了。目前人们对于生物磁现象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未知的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多令人惊讶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11,(2):7-7
最近,科学家捕捉蛇飞行的镜头,从而解释了五种蛇之所以能飞行最多达30米的原因。这五种树栖蛇都是生活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金花蛇,它们运用滑翔式飞行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  相似文献   

16.
正5月8日,我们迎来2021年的第一个"世界候鸟日"。每一年的早春和金秋,无数鸟儿展翅高飞,不顾一切地踏上吉凶难测的迁徙之旅。无论是小巧轻盈,还是壮硕矫健,每一只候鸟都是自然界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在年复一年的飞行中,它们究竟能够超越生命极限到何等程度?试着追随几种候鸟的旅程,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又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4,(1):73-73
你相信吗?从2毫米长的虾到1. 5米长的鱼,当它们达到一定大小,即身体最大体积的75%时,许多物种会改变性别。这是由英国的科学家告诉我们的。 许多物种,包括蠕虫、甲壳类、软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7,(7):4-4
假如矿道中有毒气,栖居在里面的鸟儿就会摇摇晃晃甚至坠地而亡,而矿工们见状就会赶紧逃生。科学家近日宣布,蜜蜂的集体鸣叫也能提供类似的生物警示作用。但跟鸟儿不  相似文献   

19.
动物是否和人一样具有记忆力呢?这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科学家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 科学家们发现蚂蚁的记忆力较强.如果将蚂蚁行走的路线进行观测,可以看出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是从它们腹部末端的腺体里排出的一种分泌物,过去认为蚂蚁主要是依靠它来认路行走.近来又有人进行试验,把气味完全抹去,蚂蚁仍能记住原来复杂的路线.这说明蚂蚁不光靠嗅觉,还有记忆力.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9,(2):6-6
从2008年夏天开始,大量巨型海蜇突然“入侵”日本海域。这些家伙最长可以长到2米,体重最高可达220千克。它们堵塞渔网,用自己的毒刺“污染”网中捕获的鱼,从而对当地渔业构成威胁。此外,历史上还不乏海蜇毒死人的记录。迄今为止,科学家对巨型海蜇的交配和迁徙习惯还所知甚少。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