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影子般的机构,它负责窃听世界范围的电信号。它也许正限制使用比较高级的数据加密方法,也可能阻止使用简单的加密手段以保护美国企业的利益。很不幸,没有任何人能够确信哪一种说法更为可靠,NSA自己也没有说过。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斯诺登揭秘事件发生以来,美国的数学家们开始质疑他们与国家安全局这一保密机构的长期关系。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据说是雇用数学家最多的机构,每年他们都要在各个大学招募新员工。这份工作曾经非常诱人,"你将每天与有趣的难题打交道,工作充满挑战,"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数学家说。在"911"之后接踵而来的恐怖袭击中,"我觉得,如果我可以用我的数学能力来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那么我有义务这样做。"在过去十年中,  相似文献   

3.
金钉子:地层划分的国际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9年5月,在美国,由加州向东修建的中央太平洋铁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和在已有的美国东部铁路基础上由依阿华州向西修建的联合太平洋铁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在犹他州北部汇合,成为第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太平洋铁路,这是美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叶,美国进化遗传学家多布然斯基(T.Dobzhanskv)曾经这样评价过进化论,"只有从进化的角度才能解释生物学的事件".在纪念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这位"进化之父"诞辰200周年之际,不妨依据此话,也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一看200年来科学家对生命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4月,美国联合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政府的军事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美英法联军当天共向叙利亚目标发射了103枚战斧巡航导弹。你了解战斧巡航导弹的技术和战争故事吗?本期,笔者将带你全面了解它。威力"战斧"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巡航导弹投入战争的国家,也是使用巡航导弹"驾轻就熟"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战斧巡航导弹更被称为美国近年来历次战争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6.
梅雨期EAP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与中高纬Rossby波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揭示了梅雨期EAP(东亚/太平洋)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和中高纬Rossby波活动对它的作用. 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反位相演变过程. 在对流层上层, Rossby波能量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及亚洲急流区向下游频散, 形成EAP事件中高纬度2个异常中心的基本形态. 在这一层, Rossby波能量也从中纬度异常中心向高纬度异常中心经向传播. 在对流层中低层,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动异常可形成EAP事件的副热带异常中心, Rossby波能量从这一中心的北界向北频散, 有利于中纬度异常中心的维持和加强. 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上层西风带背景环流中准纬向频散和在对流层中低层东亚夏季风环流中准经向频散, 其对应的异常环流在东亚沿岸地区相互作用和相互锁定, 形成正负EAP事件盛期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必将向其他星球移民,除了月亮以外,最近也是最可能成为首选天体之一的就是火星,因为它的表面有水。1997年美国向火星发送了一枚火箭,把一架"环火星探测者"送上了围绕该星球的轨道,开始对火星实施全面的观测。这可说是向这个红色星球"移民"计划的初始阶段,目的是绘制火星全境的地图。由探测器上的"火星轨道相机"发回的遥感  相似文献   

8.
世间真有"时间隧道"吗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片<时光倒流七十年>风靡全球,首次以电影形式揭示神秘莫测的"时间隧道"这个概念.本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相似文献   

9.
风无处不在, 它经常以它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也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讲述的20 世纪初英国巨轮沉入海底的悲剧,令无数人感慨.这艘驶向北美洲的豪华游轮在穿过凶猛的西风带时,猝不及防地撞上了北大西洋冰山,而把冰山吹入"泰坦尼克"号航道的, 正是此处盛行的西风.那么,西风带是何方"神圣"?为何会给...  相似文献   

10.
你听说过"幽灵潜艇"吗? 我们常好奇天空中是否存在"不明飞行物"(UFO),那是否同样好奇海洋中存不存在来历不明的水下不明潜水物(USO)呢?长期以来,所谓水下不明潜水物出没于辽阔的海洋中的传说一直存在,而最常出现的就是"幽灵潜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的追踪、搜索,都劳而无获.所以它究竟存不存在,也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1.
张闯 《科学》2013,65(5)
正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世界是无限的。格拉肖(S.Glashow,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教授1994年应邀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题为"高能物理的未来"演讲时,用一条首尾相衔的蛇向听众讲述了物质从宇观的天体、宏观的物体直到微观的  相似文献   

12.
继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后,人类对空间探测计划,尤其对地球临近的行星探测活动热情日益高涨.近年来,美欧科学家对火星的科学探测取得了巨大进展,这是前所未有的,但也存在不少未解之谜.本刊特选登一组有关火星的文章,使读者从中了解火星探测的新近动态.  相似文献   

13.
近15年来,美国资深气候学家大卫·特拉维斯致力于研究飞行云对气候的影响,"9·11"事件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世贸大厦被撞后3天内,美国全国实行禁飞,这使他得以发现一个事实:飞行云迹对全球变暗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4.
穆穆  段晚锁 《科学通报》2005,50(24):2695-2701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满足一定物理约束条件, 且在预报时刻有最大非线性发展的一类初始扰动. 它不仅可以代表某一天气或气候事件的“最优前期征兆”, 而且可以用来研究预报时刻对预报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初始误差. 在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或敏感性)问题研究中, 它还可以代表最不稳定(或最敏感)的初始模态. CNOP还可以被用来估计某一天气或气候事件预报误差的上界. CNOP的上述物理特征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可预报性研究和海洋热盐环流(THC)的敏感性分析中得到了实现: 在一个海气耦合ENSO模式中, CNOP代表了最容易发展成ENSO事件的初始模态(即最优前期征兆); 在ENSO事件的预报误差研究中, CNOP代表了在预报时刻对ENSO预报有最大影响的初始误差. 当CNOP作为观测ENSO事件的初始扰动时, 它给出了ENSO事件预报误差的上界估计; 当CNOP作为THC的最不稳定(或最敏感)的初始模态时, 它揭示了THC对有限振幅扰动的非线性不对称响应. 最后, 讨论了CNOP方法在较复杂模式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CNOP方法对于较高维数的模式也是适用的, 对应的优化算法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日前,英法两国成功试射了一种名为"风暴阴影"的新型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将作为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替代品.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隐形巡航导弹,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一直是个声誉卓著的机构,但如今却面临着空前大量的批评意见.美国<科学>杂志将最近对IPCC的各种批评和评论意见分为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报道:1."冰川门"事件;2.非洲农作物问题;3.灾害损失评估问题;4.IPCC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是否牵扯太多"利益冲突";5.IPCC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0月,23岁的美国人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s)虚构了一个广播节目:火星人入侵,现已在新泽西州登陆…….他尽可能逼真地讲述着,其中不时穿插着“权威性的新闻公报”和“目击者的报道”.尽管节目一开始就说明这是科学幻想,却仍有大批缺乏头脑的人因此惊惶失措,甚至奔波逃命.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火星人究竟是否存在?他们也不懂大多数天文学家不认为火星上存在智慧生命的原委.这段历史今天看来显得非常可笑.但倘若人们对地球外是否存在其他生命,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乃至是否存在其他文明世界仍旧茫然无识的话,那么这类笑话就未必不会重演.  相似文献   

18.
鲨鱼的烦恼     
其实不光是澳大利亚,美国近年来鲨鱼袭人的事件也屡有发生,仅佛罗里达海滨浴场发生此类突发事件也比往年多出近3成,一些海滨旅游胜地纷纷紧急招募防鲨保安员,借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那鲨鱼为什么袭人,它伤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9.
正把铅笔竖起来并不难,但要把铅笔扔上天,让它掉落的时候仍然竖着就很难了。如果有人说,他能让扔上天的铅笔掉落时平稳地竖立在晃荡的海面上,你信吗?想要完成海上竖"铅笔"挑战的其实是一家来自美国的公司,而且这支"铅笔"还是一枚巨大的火箭。最终,Space 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火箭在完成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任务后,稳稳地落在了位于大西洋的遥控船上,挑战成功!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最令人期待的天文学事件如期上演——超过40亿年高龄、却仍在发育中的彗星"艾森"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在此,本刊为你讲述——就像任何一颗大彗星一样,"C/2012 S1"彗星(它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的俗名是"艾森")是注定要死的。科学家说,"艾森"的死亡故事早在2012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在俄罗斯的基兹洛沃茨克附近观测巨蟹座和双子座附近的天空时,偶然看见了一个暗淡、模糊的天体。这就是"艾森",当时它正加速飞向太阳,其外层不断分解、不断扩散。"艾森"之死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