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阐述了柔性桩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与沉降变形,分析了实际工程柔性桩复合地基失稳的原因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成功的经验,并对两种类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永翔 《广东科技》2007,(6):130-132
本文通过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阐述,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  相似文献   

3.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短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已逐步成为理论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通过2组刚性短桩、3组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6组单桩承载力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提出考虑桩"上刺"的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可供理论研究参考和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仍然可能滑塌的事实,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开展了研究.基于对桩土作用力的研究,对桩土作用力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了折减荷载法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工程实例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需要分析绕流滑动稳定性,折减荷载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软土地基,多层建筑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并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6.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边缘区域存在着边桩效应,这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失稳破坏存在着直接联系,对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工作性状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模型试验,通过对桩体轴力、桩侧摩阻力和桩土应力的分析,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边桩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桩身最大轴力点位置大约在1/3桩长处,也与桩侧摩阻力中性点的位置基本相同;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内桩分担的轴力比边桩大,且受力比较均匀;桩土应力的分布规律验证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土拱效应的产生,且内桩的桩土应力比大于边桩,体现了内桩相对于边桩在荷载传递中发挥了更为明显的分担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具体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刚性桩复合地基是目前地基处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地基沉降又是其研究的重要部分.对于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以往都是采用按面积置换率法计算复合模量,然后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阐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一般复合地基在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沉降计算方法上的不同,并结合工程实例分别采用按面积置换率和按承载力提高系数的方法计算复合模量,再使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说明以往使用的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面积置换率法在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时是需要改进的.  相似文献   

8.
周同和  郑仪  宋建学 《河南科学》2007,25(4):617-621
桩筏基础的竖向受力工作性状与刚性桩复合地基相似.尝试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有关理论及计算模式来分析桩筏基础的沉降变形工作状态.结果表明,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法比复合地基"规范法"预测变形精度更高;规范法计算复合模量的方法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路堤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帽效应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室内模型试验以及现场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桩帽以及桩帽尺寸的大小,对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比、加筋垫层的应力以及整体沉降特性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桩帽的存在增加了桩顶与垫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起到均化桩顶集中力、减小桩顶向垫层刺入量的作用,使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控制沉降的能力远好于不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帽尺寸逐渐增大,桩间土的应力明显减小,Q-S曲线由"陡降型"向"缓变形"转变,有助于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整体承载力的发挥,从而提高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刚性单桩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针对单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简化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模式,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建立了刚性单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考虑桩-土-垫层体系共同作用的单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结合现场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沉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小,可为工程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影响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室内压缩试验,基于DUNCAN-CHANG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桩长、不同桩径、不同褥垫层厚度和不同桩数(相同置换率)等影响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桩长和桩径的增加,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减小,控制桩长比控制桩径对刚性桩复合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和荷载传递特性,在南京某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现场进行了多项复合地基原位载荷试验与应力测试.根据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四桩复合载荷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对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随荷载水平增加而提高,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为1.16,发挥系数为0.88~1.00;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于15~17之间;加载过程中,刚性桩的承载力发挥滞后于桩间土,桩侧阻力的发挥早于桩端.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提出承载力取值标准的建议,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复合土层压缩模量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复合地基复合土层压缩模量的计算关系到复合地基的选型和建筑物变形计算,本文通过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合地基及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复合土层模量计算式的分析,讨论界定规范公式的使用条件,可供工程界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集中力作用下的Mindlin解位移公式,推导得到圆形和环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沉降公式,将刚性桩复合地基视为桩、土、筏板体系,采用半解析法,通过筏板、桩以及地基相互之间力的平衡与位移协调建立方程,得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考虑共同作用的半解析解。文中方法未知量少,计算速度快,便于实际应用,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郭弘  李勐勋  王昆勇  郭院成 《河南科学》2010,28(11):1446-1449
利用三维有限元弹塑性分析方法,建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刚性基础下褥垫层对复合地基中长短桩的上刺入变形及桩侧负摩阻力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不同位置短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对长桩侧摩阻力发挥水平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特性及长、短桩的竖向传力机制,建议了复合地基中长短桩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复合地基中垫层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了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竖向变形协调方程,从理论上建立了垫层厚度及压缩模量对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性质和形状的影响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的垫层厚度及垫层模量对桩土应力比、桩身最大应力位置、桩身最大应力、桩土荷载传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垫层厚度及降低垫层模量都能缓解桩顶应力集中程度,但等沉面位置下降,桩端应力增大,因此,靠过多地提高垫层厚度和降低垫层模量来获得较低的桩土应力比不可取;垫层的最佳厚度为0.2~0.5 m,垫层的最佳压缩模量为30一100MPa,这与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垫层厚度和垫层模量相符;利用该方法可对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相对经济的半刚性桩一无砂混凝土碎石桩复合地基,并给出了具体设计计算方法及设计参数,该桩克服了散体桩在饱和软粘土中侧限不足的缺陷,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实际工程应用表明,饱和软粘土地基经济该桩加固后,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了中,小型工程的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8.
游小勇 《科技信息》2007,(23):116-116,103
复合地基技术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近年来在北京、河北等地广泛应用。通过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在高层住宅的应用实例,介绍该刚性复合地基技术优点及结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路堤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了路堤的高度、宽度以及压缩模量,以及桩体的压缩模量与复合地基置换率等因素的影响。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路堤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以上几个主要因素对桩土荷载分担的影响和对桩身应力的影响,对比了柔性基础下和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比带帽和不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沉降和受力机理方面的差异,深入地分析了桩帽对复合地基沉降、桩身轴力分布以及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顺序等方面的影响,为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沉降控制和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