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L—鼠李糖的变温远红外光谱,发现糖类分子在远红外区有许多特征吸收峰.当温度低到60℃时,光谱几乎无变化;65℃时,各峰强度大大减弱,但没有峰消失;75℃时,有7个峰消失.这些消失的峰与体系中氢键振动和晶格振动有关,反映了体系中分子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线和Co60照射联合诱变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JCM1553菌株,选育得到1株L-乳酸高产突变株SCT-10-10-60.经77代传代培养证实该菌株L-乳酸发酵遗传稳定.在37℃,200rpm下,该菌株摇瓶发酵葡萄糖60h的发酵液乳酸浓度达到最大,为195.67g/L,发酵糖酸转化率达到95.33%,比出发菌株最大乳酸产量、发酵速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6.24%、50.13%和17.81%.相同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木薯淀粉84h的乳酸浓度达到最大值,为203.33g/L,糖酸转化率达到78.85%,比出发菌株最大乳酸产量和发酵速率均提高了29.49%,糖酸转化率则提高24.53%.该菌株发酵产物的L-乳酸含量高达96.75%,与出发菌株(96.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该高产菌株乳酸发酵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菌体增长速率加快.其L-乳酸发酵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生产菌株,具有较高的潜在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鼠李糖乳杆菌L7-13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到的鼠李糖乳杆菌L7-13进行增菌培养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吸光度和活菌数的测定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葡萄糖65 g/L、酵母粉15 g/L、牛肉粉28 g/L、大豆蛋白胨30 g/L、KH2PO43 g/L、无水乙酸钠3 g/L、柠檬酸铵2 g/L、Tween80 1.5 mL/L、MgSO4.7H2O 1.0 g/L、MnSO4.4H2O 0.5 g/L,培养28 h,所得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最大菌体密度约1010cfu/mL.此增殖优化培养基适于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4.
2L搅拌发酵罐培养重组酵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L搅拌发酵罐中对一株表达α-淀粉酶的重组酵母进行了发酵工程研究,探讨了高密度培养条件下SCU2启动子控制的外源基因产物诱导表达方法;确定了基本底物的分段流加策略,并建立了基于指数关系的脉冲流加方式,对菌体增殖和α-淀粉酶表达水平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溶解氧实验表明,改善通气状况亦对提高产物表达水平有利。 相似文献
5.
气升式发酵罐生产核酸酶P1发酵过程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L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初步研究了桔青霉分批式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核酸酶P1的发酵动力学过程。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菌体的生长动力学规律,Luedeking-Piret则比较好地描述了发酵过程中的核酸酶P1的活力与菌体生长的关系,并利用此模型可以判断桔青霉发酵生产核酸酶P1的过程中,核酸酶P1的产出与菌体的生长是属于部分耦联的,其发酵过程属于部分耦联型发酵。 相似文献
6.
高孔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
发酵罐是酵母生产的主要设备,目前我国酵母工业中,多采用鼓泡式和半密闭机械搅拌通风式发酵罐,这些罐的鼓泡直径大至10毫米,溶氧效率低,生产能力低,功率消耗大.为了提高酵母产量、质量,降低成本,我们采用50米~3四弯叶自吸式发酵罐连续生产酵母,效果良好,不须要空压机或鼓风机等附属设备,可节省发酵罐设备基建投资约40%左右.这种发酵罐采用四弯叶形叶轮,叶轮小(直径仅为罐径的1/7~1/8),转速高,充气能力大,氧的利用率高,单位容积干酵母产量等于机械通风搅拌罐的2.5~2.8倍,每吨干酵母的电耗节约700度以上,节电率40%以上.设备结构严密,便于加压杀菌,空气又经高效过滤器净化处理,保证质量.叶轮小,由马达直接传动,结构紧凑,运转平稳.主轴与罐底之间采用双端而密封,密封效果良好、可靠.消泡器效果良好,适用于酵母连续发酵.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加之胃肠液的破坏作用,导致益生菌到达肠道后活菌数大大降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益生效果.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Lacto bacillusrhamnosusL427)是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益生菌菌株,为提高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到达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微胶囊技术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进行微囊化.以海藻酸钠和刺云实胶为壁材,采用挤压法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以活菌数和包埋产率为评价指标,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刺云实胶浓度0.5%,氯化钙浓度0.3mol/L,菌液-壁材体积比1:6;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的活菌数达4×108 CFU/g,包埋产率为94.51%.经模拟胃液处理1.0h后存活率为54%,在模拟肠液中处理1.5h后释放菌体完全,为7.64log(CFU/g),表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胃酸环境耐受性和肠溶性.为该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TG—3菌为亲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的复合诱变,定向选育抗单氟乙酸、耐高糖、耐高谷氨酸、以谷氨酸为唯一碳源不长和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生长良好的突变株,选育出TG—866谷氨酸高产菌.在实验室的摇瓶试验中,连续4批达到平均产酸8.37%,平均转化率55.1%。在500L发酵罐上以淀粉水解糖为原料,取得了连续5批产酸7.5%以上,转化率50%以上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真菌转化菊糖生产低聚果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97转化菊糖生产果糖的适当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初始pH为5.5 ̄6.0,菊糖浓度为2%,接种量5%,控制前期发酵温度为28 ̄33℃,36h后发酵温度为32 ̄33℃,发酵周期为42h左右,最高产酶达254.7μ/ml,在10L自控发酵罐中,产酶达到同样水平。产品总还原糖含量68%,其中果糖95%,葡萄糖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苹果酸的三种结构及其来源,详细介绍了国内外L—苹果酸的研究生产动态以及L—苹果酸在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中的各种用途。 相似文献
11.
从受重油和焦化废水污染的水及土壤中分离出产鼠李糖脂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12株,发现其菌群分布、糖脂产量与特定污染环境有一定相关性,产糖脂量较高的假单胞菌群是该污染环境中的优势降解菌. 相似文献
12.
SM型气升式发酵罐中利福霉素发酵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M型气升式发酵罐对利福霉素发酵进行试验研究,以了解菌株ZG178的生长与代谢基本规律。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方法,获得一系列相关数据,推导出菌体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动力学公式:菌体生长速率与基质浓度关系可用Contois方程表示,产物合成属于与生长无关型。据此可将SM型气升式发酵设备工业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果浆发酵生产苹果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探讨了果浆酿制苹果酒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品质,研究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糖度的变化。确定了果浆发酵苹果酒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制得的成品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酒味浓郁,口感丰润,色泽金黄清亮,为今后苹果果浆发酵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芦柑醋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403-406
以芦柑果汁、果渣为原料,采用液态静止发酵法酿制果醋,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8℃、果汁、果渣比7:3,起始酒度5.0(v/v)、接种量15%,可达到较高的产酸速度、转酸率和维生素C保存率、生产出优质果醋。 相似文献
15.
以菌株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液态发酵生产衣康酸,进行碳源、氮源和镁铁盐、磷酸二氢钾含量与衣康酸的产率关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37℃下,180r/m的恒温振荡器中连续培养5d,其发酵培养的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为碳源,含量为5g;NH4NO3为氮源,含量为0.2g;MgSO4.7H2O能够促进菌体生长和发酵产酸,其含量为0.16g;FeSO4.7H2O为0.004g及KH2PO4为0.006g.此时,衣康酸的产率最高达4.5%.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甜面酱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世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5)
研究甜面酱、豆酱各自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它们各自的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综合各种数据找出各自最佳的生产工艺及参数,并结合数据开发研究新型黄豆甜面酱的生产工艺方法。结果表明:黄豆面酱原料配比10∶1,浸泡时间60m in,蒸煮时间常压4h,或0.2Mpa30m in,制曲温度37℃,盐水用量为原料的90%,浓度约为12%,温度45℃,前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前期约40天;后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约30天。同时进行成曲及半成品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黄豆甜面酱采用半成品配比要比成曲配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康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降解稻草提供工艺参数,以康氏木霉(T.koningii)N18为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康氏木霉(T.koningii)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稻草:麸皮的最佳比例为6:2,最佳氮源为(NH)SO,碳氮比为6:1,含水量为200%,最适产酶pH为6.0,最佳产酶温度为28℃,最佳产酶时间为7d,康氏木霉(T.koningii)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321.64U.mL,滤纸分解酶活力为59.58U.mL。4 2 4-1-1 相似文献
18.
果胶裂解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生果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该酶的性质。实验表明,该酶的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1):麸皮60,玉米秸杆40,尿素20,K2HPO4·3H2O 2.0,KCl 7.0,CaCO310.0。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 6.0,30℃,接种量8%,培养2 d,此时酶活力为8.47 U/mL。该酶的最适温度50℃,最适pH 6.0。 相似文献
19.
黑曲霉发酵生产果胶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激光诱变提高黑曲霉产生果胶酶的作用,并对产酶条件及提取工艺进行了全面研究。实验表明:在以麸皮为主的培养基中,黑曲霉空变株B1在30℃下,经38-40h培养,产生果胶酶能力可达28000u/g其酶提取总收率能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甲醇为唯一碳源,对生丝微菌TH205进行培养,研究了甲醇流加速度、Fe^2 浓度对细胞生长及吡咯喹啉醌(PQQ)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7μg/mL的Fe^2 ,并控制甲醇的流加速度使培养基中甲醇浓度为1mL/L时,细胞的生长情况较好,且此时PQQ的发酵产量为26.6μg/m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