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bipy)(H2O)2SO4](bipy=2,2’-bipyri—dine),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5434(5)nm,b=1.2706(6)nm,C=0.6699(8)nm,β=102.106(0)°,V—1.2847(4)nm^3,Z=4,Dc=1.828g/cm^3,μ=2.101mm^-1,F(000)-720。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一个2,2’-联吡啶、2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直链,一维链再通过π-π堆积形成双链结构,双链结构通过O—H…O氢键扩展成二维网,二维网进一步通过C—H…O氢键构建为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2.
用多吡啶配体L(L=4′-苯基-2,2′:6′,2″-三吡啶)合成了两个镍配合物[Ni(L)2](NO3)2(1)和[Ni(L)2]Cl2·10H2O(2),其单晶结构均属于三斜晶系.中心镍离子与两个配体上的六个氮原子配位构成变形八面体结构.配合物2中由Cl2A…O6A…O5A… Cl2B…O6B…O5B构成的六员氢键环呈椅式构象.用电子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DNA的加入,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14nm)并伴随有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表观键合常数疋,,分别为1.34×10^6和1.27×10^6mol^-1L.结果表明,两配合物均以较强的插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3.
室温下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个新的2,2’-联吡啶锌化合物[Zn2(2,2’-bipy)6](SO4)2(H2O)15(1),(2,2’-bipy=2,2’-联吡啶),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563(1) nm, b=2.3046(3) nm, c=2.3426(2) nm,β=104.887(1), V=7.0766(10) nm3, Z=4。该化合物是由配位阳离子[Zn(2,2’-bpy)]2+与SO42-和无序的水分子构成,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水分子层,水分子层进一步通过与 SO42-氢键作用链接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同时,还测定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光谱。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化合物[Ni(Hpdc)(2,2’-bipy)(H2O)2].H2O(H3pdc=3,5-吡唑二甲酸,2,2’-bipy=2,2’-联吡啶)。用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该配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金属离子位于一个变形八面体的中心。镍(II)以六配位的方式,与三个氧原子和三个氮原子进行了配位。构成晶胞的四个配合物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结,芳香环间未形成π-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AA),(2,2'-bipy)](NAA=萘乙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506(15)nm,b=1.28762(16)nm,c=1.3144(3)nm,α=96.792(3)°,β=94.331(3)°,γ=115.843(2)°,V=1.8191(5)nm3,z=2。金属离子Eu(Ⅲ)与三个NAA配体和一个2,2'-bipy配体配位,处于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构型中。配合物中存在点对面式和面对面式的两种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发光主要表现为金属离子Eu(Ⅲ)的特征发光峰。  相似文献   

6.
以3-吡啶-4-苯甲酸(HL)和Co(NO3)2·6H2O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雏链状钴配合物{[Co(L)2(HL)(H2O)]·H2O}n(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1362(2)nm,b=1.1688(2)nm,c=1.4104(3)nm,α=93.93(3)°,β=104.25(3)°,γ=116.81(3)°,Z=2,V=1.593(3)nm3,Mr=690.56,Dc=1.658/g·cm-3,μ=0.745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969,wR2=0.1616。配合物1呈现出一维分子钩双链结构,相邻链间通过O—H…O氢键相互作用组装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以1,1’-联萘为骨架的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荧光性质,合成了N,N,N’,N'-四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5种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H2O(RE=La3-,Cd3-,Eu3+,Tb3+,Yb3-).室温下,对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只有Eu(Ⅲ)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Eu3+特征发射,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同时,测定了Eu(Ⅲ)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强度,发现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o-2-(2- 苯骈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BTAMB)-十二烷基硫酸钠(NaLS)体系的显色条件和性质.在pH5.2~7.7内,有还原剂硫脲存在下,形成 Co(Ⅱ)的酸合物λmax=640nm,ε640=1.12×105;在氧化剂(NH4)2S2O8存在下,形成 Co(Ⅲ)的配合物,λmax=690nm,ε690=9.7× 104. Co(Ⅱ)和 Co(Ⅲ)的配合物的组成比均为 Co:BTAM=1 :2,0~6μg Co/10ml符合比耳定律.用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了钴和镍,合成试样的分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不对称舍联萘骨架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N,N,N’-三苄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4种稀土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2H2O[RE—La(Ⅲ),Eu(Ⅲ),Tb(Ⅲ),Y(Ⅲ)].推测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配位数为10.在不同溶剂中,对Eu(III)和Tb(Ⅲ)配合物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受溶剂效应的影响,荧光强度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在相同条件下,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吡啶-2-甲醛缩N,N'-二甲基乙二胺和CuCl2·6H2O为原料反应制得配合物[Cu(pic)2]·2CH3OH·2H2O(pic-H,吡啶-2-甲酸),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2260(5)nm,b=1.4126(6)nm,c=0.8789(4)nm,β=99.761(7)°.配合物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铜离子与甲醇分子中的氧原子存在着弱相互作用,因此Cu(Ⅱ)离子的配位环境也可以描述为拉长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单核铕配合物,二(4,4’-二甲基.2,2’-联二吡啶)-三硝酸合铕(Ⅲ),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2/e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是:a=21.71(5)A,b=10.203(18)A,C:16.08(3)A,B=118.19(11)°,Z=4,Dc=1.630Mg/m3,y=3139(11)A-3。配合物在321nlTI的紫外光的照射下,在616nnl波长处有强的荧光发射,可望成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红光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2-二氧-1,3-苯并二氧口恶茂(DCBZ),并用得到的DCBZ与对硝基酚反应得到2,2-二(对硝基苯氧基)-1,3-苯并二氧口恶茂(DPBZ).对DPBZ用IR、IHNMR进行表征并培养出单晶,经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R=0.0414,Rw=O.1044.晶体结构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7093(4)nm,b=8.7799(2)nm,c=13.5336(3)nm,β=102.840(2)°,V=1819.96(7)nm^3,Z=4.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的弱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形成超分子结构。分子中2个对硝基苯氧基分别处于胡椒环平面的两边。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配合物[Ni(dpc)(PIM)2(H2O)]2.2H2O(1)(H2dpc=2,6-吡啶二羧酸,PIM=2-丙基咪唑),并借助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两种晶体学上独立的单核镍单元,镍中心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在堆积过程中通过O-H…O和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水溶剂中通过2,6-吡啶二羧酸和NiCl2·6H2O反应生成三维配位聚合物Ni(2,6-DPC)2Ni(H2O)5·2H2O(DPC=2,6吡啶二羧酸)1。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量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P2(1)/c。晶胞参数a=8.3261(17)A,b=27.227(5)A,c=9.6...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对称双Schiff碱配体N-(3-羧基水杨醛)-N’-(5-氯水杨醛)缩乙二胺(H3L)及其Cu(Ⅱ)单核配合物HCuL(L3H,L的脱氢阴离子,氧化数为3)合成了Cu—Ni异金属三核配合物(CuL)Ni(CuL),并通过IR谱、电子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其组成为Cu2NiC34H27O95N4Cl2;在5-300K温度范围,测定了该异金属三核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拟合了测定结果,表明该三核配合物的Cu—Ni金属离子间为反铁磁偶合,磁偶合因子J=-88.7cm^-1,g=2.23.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化合物2,2’-二硫代二苯甲酸·乙腈化合物[(H2DTBB)·(CH3CN)]n(1),H2DTBB=2,2’-二硫代二苯甲酸],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423(3)nm,b=1.2785(3)nm,c=2.1119(4)nm,β=109.12,V=4.1897(15)nm3,Z=4。该化合物是由邻巯基苯甲酸经原位合成H2DTBB与溶剂分子乙腈构成,分子间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链接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同时还测定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光谱。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对称双Schiff碱配体N-(3-羧基水杨醛)-N’-(5-氯水杨醛)缩乙二胺(H3L)及其Cu(Ⅱ)单核配合物HCuL(L3H,L的脱氢阴离子,氧化数为3)合成了Cu—Ni异金属三核配合物(CuL)Ni(CuL),并通过IR谱、电子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其组成为Cu2NiC34H27O95N4Cl2;在5-300K温度范围,测定了该异金属三核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拟合了测定结果,表明该三核配合物的Cu—Ni金属离子间为反铁磁偶合,磁偶合因子J=-88.7cm^-1,g=2.23.  相似文献   

18.
通过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2,2'-联吡啶与硝酸铜在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双核铜配合物[Cu2(C8H3NO6)2(C10H8N2)(H2O)2]·2H2O(C8H3NO6=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C10H8N2=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IR和元素分析的表征.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753 4(19)nm,b=1.046 7(3)nm,c=1.204 4(3)nm,α=87.835(2)°,β=74.911(3)°,γ=77.437(3)°,V=0.894 9(4)nm3,Z=1,Dc=1.725 g/cm3,μ=1.277 mm-1,F(000)=474,R=0.038 2.中心铜离子为五配位,配位原子在铜离子周围排列成四角锥状.呈中心对称关系的两个不对称配位单元通过Cu-O键连接形成二聚体.离散的配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和C-H…π等超分子弱相互作用力构筑并稳定了空间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9.
配合物[Ni(spa)2](Hspa=N3-水杨酰吡啶-2-羰基氨基腙)用Hspa与Ni(Ac)2.4H2O反应制备.标题化合物的单晶X射线研究表明,Ni原子是位于两个三齿配体中的吡啶氮原子,氨基腙上的氮原子和甲氨酰基中的氧原子配位的畸变八面体形式中.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63 58(3)nm,b=1.193 80(3)nm,c=1.26 354(3)nm,α=70.109 0(10)°,β=81.722 0(10)°,γ=87.476 0°,V=1.492 87(7)nm3,Z=2,Mr=642.32(C29H29N9O5Ni),Dc=1.429g.cm-3,μ=0.705 mm-1,F(000)=668,对于I>2σ(I)的4 487个反射点,R=0.030 8,Rw=0.080 4.在晶体结构中,存在两个羟基的O—H…N分子内氢键,此外两个N—H…O分子间氢键连接相邻的配合物形成一条平行于c轴的链,另一个N—H…O分子间氢键连接溶剂DMF分子.  相似文献   

20.
将2,2'-联吡啶(2,2'-bpy)与NiCl2·6H2O在二次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以2,2'-bpy为资环的新型单核镍配位化合物.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配合物晶体的化学式为[(C10H8N2)3Ni(OH)2]·7H2O,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525(4)nm,b=1.3438(7)nm,c=2.3700(5)nm,β=104.87°,V=6.9337(11)nm3,Z=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