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用沟谷密度、切割深度、坡度特征值、相对高度及平均侵蚀模数等指标,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延河流域黄土地貌组合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说明了黄土地貌组合的特点,为进一步分析黄土地貌的发育过程以及进行土壤侵蚀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可以定量识别土壤侵蚀的敏感区域,进而探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和评价流域治理效益,甚至对水土保持规划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并参考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获得该流域土壤侵蚀的敏感性评价指标,以对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该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土壤侵蚀敏感区域面积为6 728.81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8.25%;2)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土壤侵蚀现状评价进行对比,两者表现出的结果明显不一致;3)该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为主。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度以上敏感区集中分布于赫章县、纳雍县、六枝特区、织金县、普定县和西秀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制图工作实践,探讨了黄土地貌系列专题制图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以规范地图图例系统。  相似文献   

4.
试论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级方法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两种方法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间接指标分级法的适用性。直接指标法以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或年均土壤侵蚀厚度为指标划分侵蚀强度级别;而间接指标法以下垫面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为指标,判断土壤侵蚀强度。实际应用中直接获得侵蚀模数和侵蚀厚度比较困难,因此一般用间接指标法评估土壤侵蚀强度。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法,用间接因子评估了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通过与遥感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了间接指标法的适用性,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为理论基础,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了山地城市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0,2005,2010年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与水土流失面积以验证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并对土壤侵蚀敏感性各强度类型之间时空变化来源与去向及其与下垫面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敏感性面积与水土流失面积总体一致;重庆市2000—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敏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20 676.10,1 995.89km2,水土流失极强度和土壤侵蚀极敏感区面积增幅分别为63.08%,59.1%,且土壤侵蚀极敏感区域并不一定发生极强程度的水土流失;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降级地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地区,土壤侵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山区,其时空分布格局与降雨侵蚀力高度一致;未利用地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Index of soil erosion potential danger,SEPDI)最大,其次是草地、林地、耕地、湿地、人工表面,总体上SEPDI值随着海拔和坡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年间,局部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恶化趋势比较明显,但研究区土壤侵蚀整体情况有所改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两种方法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间接指标分级法的适用性。直接指标法以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或年均土壤侵蚀厚度为指标划分侵蚀强度级别;而间接指标法以下垫面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为指标,判断土壤侵蚀强度。实际应用中直接获得侵蚀模数和侵蚀厚度比较困难,因此一般用间接指标法评估土壤侵蚀强度。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法,用间接因子评估了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通过与遥感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了间接指标法的适用性,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壤侵蚀普查是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一个重要普查专项,它在摸清我国土壤侵蚀基本情况,推动数字水土保持,为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建设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土壤侵蚀普查工作性质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管理特点,利用GIS技术实现图形与数据的显示、查询、编辑与应用,运用可视化的方式,为土壤侵蚀普查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一种崭新的、更为先进的解决方法,从而极大的提高土壤侵蚀普查的工作效率.论文首先对土壤侵蚀普查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通过对普查工作流程的叙述,论证了升级土壤侵蚀普查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以C#为开发语言,ArcEngine为开发组件,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进行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的开发实现.最后以土壤侵蚀普查具体调查单元的数据处理操作为例,对系统的使用能力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制图工作实践,探讨了黄土地貌系列专题制图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以规范地图图例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尧都区、襄汾县等地"地漏"现象的勘测,认为它是岩溶和黄土地貌的一种现象,与地震无关.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黄土风情为主要特色.论文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到资源的美学价值、民俗文化、科学考察、生态教育价值权重较大,反映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方向.论文结合山西省中阳县实际,对该县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柏洼山民俗生态旅游区得分最高,为一级,上顶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吴家峁黄土地貌生态旅游区、暖泉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二级生态旅游资源.根据评价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中阳县生态旅游开发以黄土地貌观光、科学考察、黄土民俗体验为主,综合发展森林生态游、农业观光游等项目.  相似文献   

11.
对黄土高原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黄土高原地貌与沉积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黄土层下6种不同类型的基底地形,其上黄土层厚度与黄土地貌的空间差异均与基底地形的类型有关.根据黄土高原的地貌结构与成因,结合晋陕峡谷区新生代晚期地壳平均抬升速度的讨论,论证了黄土高原在成因类型上完全不同于剥蚀高原、构造高原、熔岩高原等各种高原类型,它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叠加高原.正因为其类型的独特性,黄土高原在周缘特征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上,均有别于其他任何类型的高原,也使它成为水土流失量和速度最大的高原.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水保前后河流含沙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区间的主要支流为例,利用其近30年的水文测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流域地貌条件下的河流水保前后含沙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河流含沙量受水土保持的影响显著,反映水保前后含沙量变化的特征值尸与流域水保面积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推求出黄土丘陵区河流水保面积达到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0%以上时,河流含沙量会显著减少.对于流域内同时存在沙砾丘陵区与黄土丘陵区的河流,水土保持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的植被破坏和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壤环境的恶化是无容置疑的事实。问题是我们怎样做才能改良土壤,使其有良好的结构和最高的肥力,从而生产更多更好的第一性产品。我们知道,森林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最广,生物总量最大的植被类型,而且具有最高的种的多样性、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很高效能流程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本文就黄土高原土壤改良中森林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土壤侵蚀产沙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神经网络模型特点具有某些相似的基础上 ,采用三层前馈网络模型 (BP算法 ) ,模型的第一层有 5个结点 ,分别代表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前期降雨量 (用前 1 0天降雨总量表示 )、径流深 ;第三层只有一个结点 ,表示土壤侵蚀产沙量 ;隐层的结点数采用“试错法”确定为 3个。利用四川某地水土保持试验观测资料 ,对土壤侵蚀产沙量进行模拟及预测 ,通过分析比较 ,显示了具有较好的模拟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流域泥沙过程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土高原地质地貌复杂,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为代表.沟壑区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侵蚀产沙现象,并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出迥异的水沙运动规律.为此需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大系统分别研究,本文描述坡面侵蚀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和沟道水沙运动的主要现象,分析各水沙过程的主要机理.揭示出可依据坡面径流建立坡面侵蚀产沙模型;根据水流的诱发作用,用沟坡土体失稳的随机力学模型模拟沟坡重力侵蚀;考虑影响水沙运动的多种要素,建立沟道系统的高含沙水沙模型.流域泥沙过程机理的研究为建立符合实际物理图景的水沙模型系统,完成流域泥沙过程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是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川中丘陵土壤侵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及该地区泥沙输移比的时间变化。笔者认为,川中丘陵的土壤侵蚀与泥沙外移是不同步的,沟谷的运移能力对侵蚀物质的外运极为重要。所以,对丘间沟谷的系统研究可为川中丘陵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苏维词 《贵州科学》1991,9(2):117-122
本文通过对皇甫川流域一组树木年轮资料的分析,重建了皇甫川流域自十六世纪以来的降水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皇甫川流域的现代水沙变化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反推出近500年来皇甫川入黄泥沙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森林植被不同层次对降水影响所引起的径流量、径流能量和径流的挟沙能力及其减小的效应。研究得出:植被保持水土主要是由其不层次同时连续消耗径流量所致;不同的效应叠加使土壤侵蚀量急剧减小,实现了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特有的湿陷性导致的路基病害主要有路堤陷穴、下沉、路堤冲蚀及路堑坡面坍塌等.本文对以上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及处理措施,为T程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