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除了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外,中国预计在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也让国人倍加关注,"太空行走"一词随之在各媒体上频频出现."太空行走"顾名思义是在开放的太空中行走,这实际上是一种通俗的表述,规范的术语应为"舱外活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航天科学技术名词>(2005年公布)中收有"舱外活动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2.
被中外学者推崇的“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6年10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审定工作启动,并已于2001年5月完成审定,计619条,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在《医学名词7》(科学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  相似文献   

3.
被中外学者推崇的“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6年10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审定工作启动,并已于2001年5月完成审定,计619条,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在《医学名词7》(科学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  相似文献   

4.
科技术语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或者限定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符号。科技术语在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教育、学术交流和新闻出版等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何正确表达和使用科技术语,如何使科技术语规范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科技术语规范化工作中,不但需要重视科学概念的准确性,表达的简明性,而且还需要仔细考虑和充分发挥汉语的特点。汉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每个汉字都同时有其形、声、义,同西方国家的文字或其他拼音文字很不相同。例如,各种鱼类名称的汉字带有鱼字旁;各类树木名称的汉字带有木字旁。汉字的这一特点还可以解决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产生的一些科技术语的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这里主要谈谈关于sonar的译名问题。sonar是英文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关于“sonar”条的译名和解释主要是:“声呐是指利用声的回波探测水下目标的各种技术……”。Webster English Dictionary(韦氏英语字典)关于“sonar”的说明是:“利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声波或超声波探测水下物体(如潜艇或深水水雷)的存在和位置的一种仪器”。从历史上看,几种主要的物理学名词出版物中,早期没有sonar词条,50年代以后的物理学名词出版物中有“声拿”、“声纳”、“水声测位仪”和“声呐”等译名,分别列于下面的表中。为了进行比较和讨论,表中也列出相关的“电纳”和“导纳”的译名。表中引用的资料有:《物理学语汇》([清]学部审定科,1908),《物理学名词汇》(萨本栋审订,1932),《物理学名词》(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重订,1956),《英汉物理学词汇》(科学出版社,1975,1985)、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1988)。从下表中可以看出,1988年由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为“声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声呐”的定名是根据其科学内涵和科学概念及汉语特点来确定的。为什么要将以前sonar的译名“声纳”重新定名为“声呐”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将sonar译名为“声纳”前,早已把acoustic susceptance译名为“声纳”了。这个“声纳”是表示声波在传播中的导声能力量度的声导纳的一个分量,正像“电纳”是表示电流在电路中传输时的导电能力量度的(电)导纳的一个分量一样。这种声学量和电学量的互相对应关系可以从下表中清楚地看出来。因此如果把sonar定名为“声纳”,就会造成“声纳”作为一个科技术语表示两种科学内涵或两种科学概念的情况。第二个原因是将sonar定名为“声呐”同汉语的意义是符合的,正像将acoustic susceptance译名为“声纳”,将电学上的susceptance译名为“电纳”符合汉语的意义一样。根据1997年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纳”有接受的意义,可以表达接受声波通过和接受电流通过的意义;“呐”有呐喊和大声喊叫的意义,可以用来表达声学现象。这样对“声呐”的定名就既表现和发挥了汉语的声义兼顾的特点,又避免了一词两义的缺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同时还比把sonar译名为“水声测位仪”更为精练,正像“雷达”比“无线电波测位仪”或“无线电波测距仪”更为精练,也像“激光”比“受激(发)发射光放大”更为精练一样,从而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总之,从“声呐”(sonar)命名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科技术语的定名,既要充分了解其科学概念和科学内涵,又要仔细考虑其汉语的特点和相关科技术语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做到定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由“淤”“瘀”为语素构成的词的使用情况,对其中七组词进行了调查,并对照了常用语文辞书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发现这些词在医学期刊和书籍中使用十分混乱。分析了这七组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7.
1989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遗传学名词》(第一版),审定了遗传学名词1519条,少数名词附有简短释文。2001年,中国遗传学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组成了第二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修订第一批公布的名词并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专利代理行业正确应用科技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于2009年2月12日下午共同举办“常见科学技术名词的规范应用”讲座,40多名专利代理人与专利工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专利代理行业正确应用科技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于2009年2月12日下午共同举办“常见科学技术名词的规范应用”讲座,40多名专利代理人与专利工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10.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11.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术语研究》2012,(1):F0003-F0003
第四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规范化”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在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举行。主办单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津外国语大学和黑龙江大学,承办单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学研究所、《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术语研究》2006,8(2):F0004-F0004
《科技术语研究》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创刊于1998年,它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实现科技语言的规范化,是一本领域独特个性鲜明的杂志。曾开展了对virtualreality,Internet、intranet等汉文规范名的讨论,以及对“象”与“像”,“炭”和“碳”,“征”、“症”、“证”等科技名词的讨论和界定,组织了医学界专家进行“非典”命命的讨论,为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它的主办单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有200余位院士、2000余位专家从事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工作。国务院批文明确指出,经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科技术语研究》的办刊宗旨:1.宣传国家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2.研究术语学理论及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3.交流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经验和成果;4.促进科技名词统一,包插台、港、澳地区的汉语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再谈prion 的中译名,兼论“朊”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能给prion这一外文术语确切的中文译名,学术界多年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2008年4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生物学三个分支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协调会议上,prion的定名仍然是一个热点,观点分歧较大。笔者作为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在此再次阐述我们的观点,同时,对“朊”字进行申辩。  相似文献   

15.
一 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面前。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改进以往之不足,尽快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编辑机制和渠道,填补我国科技史名词的空白,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术语研究》2001,3(4):13-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 0 0 1年 1 0月 1 8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讨会”。教育部语言应用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心理学、医学、电工等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学者 2 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对在科技界“象”与“像”用法混乱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2 0世纪 50年代 ,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 1 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像”作为“象”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给prion这一外文术语确切的中文译名,学术界多年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2008年4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生物学三个分支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协调会议上,prion的定名仍然是一个热点,观点分歧较大。笔者作为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在此再次阐述我们的观点,同时,对“朊”字进行申辩。  相似文献   

18.
关于航天、空间、太空等词,全国科技名词委曾多次组织了审定,最后,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空间”“太空”等词界定及用法的意见(见本刊2004年第2期),明确了这些词的概念。 在“航天(空间)活动”相关法律法规中,使用“航天活动”还是“空间活动”,是命名为“航天法”还是“空间法”,学术界争执不下,其实质是这些科技名词如何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先生 :我最近查阅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天文学名词》 ,没有找到“残月”这词 ,而“新月”作为“朔”的“又称”列在里头 ,“残月”与“新月”应是相伴而生的 ,而且在我国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 ,“残月”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请问《天文学名词》中为何未收入“残月”一词 ?读者牧岭牧岭先生 :编辑部委托我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残月”一词 ,未收入主要刊载规范的基本名词和术语的《天文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系列之一 )的理由是对其内涵尚不明确。日前修订《大百科天文卷》(第二版 )“月球”词条 ,我用的月相是 :…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0月14—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在福建省厦门市联合举办了第十期“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培训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近75家科技期刊、图书出版单位的95名编辑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研讨会在很大范围内普及了规范应用科学技术名词在新闻出版行业中的重要意义,对科技名词规范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宣传,加深了出版工作者对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编辑工作者规范应用科技名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