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外加状语的研究,语言学界多从句法角度、语法一语用角度、语篇连贯角度方向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人际意义视角对外加状语的语言功能进行新的诠释。作者认为,外加状语的人际意义主要从语气、情态、评价三个方面呈现话语者的认知图式及判断评价,突显话语者的主观态度和社会地位,缩短话语双方的交际距离,促进语言交流和人际沟通。  相似文献   

2.
李欣 《科技信息》2011,(24):402-402
本文根据Halliday&Hasan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衔接理论,对奥巴马2009年11月上海高校英语演说辞语篇中进行了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手段方面的分析,通过实例,阐述了衔接与连贯在英语演说辞语篇中的运用,说明了熟练使用衔接和连贯能够对英语演说辞语篇结构有系统性认识,既有利于讲话者传递主题信息,又有助于听者或读者掌握作者意图,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根据Halliday和Hoey的衔接理论,结合西方报刊商务英语语篇实例,探讨了复现与搭配这两种词汇手段衔接语篇的功能及其形式特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连贯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商务英语语篇的信息与交际意图,从而更好地发挥词汇衔接在商务英语语篇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衔接是语篇建构的必然手段,它主要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来实现。作为一种语用现象,语用预设通过语法手段对语篇的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用以突显语篇中的重要信息,且有助于把语篇发展成为一个结构紧凑、衔接紧密、意义连贯的整体,实现语篇语言的简洁性和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本文拟就衔接的语法手段,从语用学的新角度探讨语用预设对语篇衔接具体实现的运作机制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和语境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语境决定篇章性和语篇结构,语篇是语境中的语篇并在一定程度上从词汇和语法角度反映语境。衔接作为一个语义概念,是建构语篇结构的必要因素,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和衔接力的大小与语境类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系统功能主义的语境观通过收集一定语料,分析探讨了语境、衔接力和语篇连贯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语篇的衔接纽带首先要符合语篇的语境,在此基础上其衔接力越强,语篇的连贯程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连贯是语篇领域中的一个复杂概念,它可能由衔接手段实现,也可以由非衔接手段实现。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特征的连贯。连贯呈现出显性与隐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微观性与宏观性的二元性特征。语篇连贯的二元性特征揭示了连贯是语言形式、语用、心理认知在语篇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徐田霞 《科技信息》2009,(21):227-227,140
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中语篇衔接与连贯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作者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衔接手段的教学训练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质量的影响。作者最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语篇衔接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马立杰 《科技信息》2013,(14):160-160
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对奥巴马连任就职演讲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衔接手段对语篇连贯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衔接手段,为篇章的连贯提供了基础。词汇在语篇中形式上的衔接隐含着作者(或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本文在综合各种词汇衔接分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重复、同义、反义、泛指词、上下义、整体一部分、搭配等词汇衔接方式,主要分析他们在语篇中的交际功能和文体功能。旨在进一步理解语篇的文体风格及交际意图,从而更好地把语篇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0.
蒋大山 《科技信息》2011,(13):226-227
韩礼德与哈桑在1976年所著的《英语的衔接》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语篇衔接的各种手段,并围绕衔接的作用谈到语篇的连贯标准,认为语篇衔接是连贯的必备条件。通过分析韩礼德的连贯理论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问题,发现语篇衔接不一定连贯,而连贯的语篇不一定衔接,即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篇的“衔接”是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根据胡壮麟先生对语篇“衔接”方式的分类,“同构”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此种衔接手段在中英文互译中不一定对应。本文通过各种实例分析,指出同构衔接现象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非同构”现象。最后笔者从语音、美学及哲学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篇结构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张宁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2):28-31,35
衔接是为了实现语篇的连贯。照应是常用的衔接手段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衔接手段方面有一些共性和差异,翻译时应根据英汉语言的形式要求,自然贴切地转换衔接手段,从而为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篇章中词汇衔接手段的特点和功能。指出:词项之间的衔接力是由它们在意义上和篇章中的接近程度决定的;就衔接范围而言,词汇衔接手段比语法衔接手段大;在词汇衔接中,同一词根的派生词衔接作用基本相同。词汇衔接关系是篇章构成的重要一环,它往往反映出篇章语义层上的事件线和参与者线,同时也揭示出篇章的主题。这些结论不仅适用于英语,对其它语言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什么样的语篇才叫连贯的语篇,以及连贯、衔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文章对连贯、衔接作了简略的回顾,从而得出了一个关于它们的工作性或临时性定义。接着,从认知、文化、情景语境、语篇与情景、语境间的连接,以及语篇内衔接等方面对语篇的连贯性作了探讨。然后,分析了语篇理解中连贯、衔接的一般运用程序,并以例说明这一程序在具体运用中如何使语篇教学更有效。最后,文章对一些衔接机制或手段是否在具体语篇教学中实用、有效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但读者看到的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即文本,它是作家和读者交流的媒介。因此,欲探究冰山之谜,还须以文本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作品的特色和内涵。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一切视角都是全知视角变形的产物,并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为例进行证明,同时分析了文本中叙述者的真实面目,也从侧面对"冰山"原则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文章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分析探讨了词汇衔接手段的形式特征及其功能。复现和搭配是词汇衔接的两种类型,它们有组织和联结句际间词汇语义的功能,起到连句成篇的作用。对词汇衔接的研究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篇章连贯的关系,把握语篇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8.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而替代衔接在中英文中的作用有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