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综述了非线性滞弹性现象的发现及其主要表现,说明它的基本物理过程是点缺陷与位错的交互作用.用两种程序对于点缺陷在位错芯区内的纵向扩散和横向扩散所引起的非线性反常内耗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结果作比较.这与新近发现的晶界与邻域位错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非线性反常内耗峰一起,奠定了非线性滞弹性这门新学科的实验基础.讨论了这两种类型的非线性滞弹性现象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继续前文关于点缺陷在位错芯区内的纵向扩散所引起的非线性反常内耗峰的理论分析,报道了用直接求解运动方程的程序来处理关于点缺陷在位错芯区内的横向扩散的问题.另外,对于新近发现的晶界与邻域位错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非线性反常内耗峰进行了物理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3.
与位错和点缺陷交互作用有关的非线性滞弹性内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非线性滞弹性内耗的主要实验规律和物理模型.结合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研究实验室对Al-Mg合金中出现在室温附近的非线性滞弹性内耗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对产生这些内耗峰的微观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结果表明,其微观过程是点缺陷(溶质原子)在位错拖曳下在位错芯区内的扩散过程.由于位错拖曳溶质原子的力与外加应力是非线性的,所以导致了非线性内耗峰的出现.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所得到的溶质原子在位错芯区的扩散激活能与内耗峰的激活能一致.这些结果使我们对非线性滞弹性内耗峰产生的微观机理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尝试用低频近似法建立点缺陷与弯结之间的一个简单的交互作用模型,从而至少能够半定量地论证位错与可动点缺陷之间的交互作用怎样能够引起具有反常振幅效应的滞弹性内耗峰。所得的理论结果与在Al-Mg和Al-Cu在室温附近所观测到的内耗现象例如P1’峰的结果相合。已经认定P1’峰与溶质原子在位错芯区内的横向扩散(TCD)有关。 相似文献
5.
6.
应用但错弯结气团模型,通过求解在准静态外力作用下溶质原子的横向漂移和纵向漂移的扩散方程,得出了这种扩散过程所对应的滞弹性蠕变的驰豫强度和弛豫时间,它们和外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进而求出了交变应力下的内耗和模量亏损的近似解析式。 相似文献
7.
应用位错弯结气团模型,讨论了坐落在弯结部分和坐落在弯结两端的直位错段部分的溶质原子的扩散情况,并引入溶质原子在(x,y)位置出现的几率密度或分布函数的概念,当弯结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侧向运动时,上述的分布函数发生相应的变化,用弯结链向外弓出的模型来描述弯结链在外力作用下的重新分布,从而算出所导致的能量变化,进而同施加于溶质原子上的横向力和纵向力,式列出溶质原子的横向漂移和纵向漂移的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内耗的测量研究了锌铝共析合金中黏弹性-滞弹性的转变;采用阶梯变温的方法研究了锌铝共析合金的内耗-频率谱;运用不同的力学模型对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随着测量温度的不同,材料的内耗表现出不同的频率依赖性。研究表明,当内耗测量频率趋于零时,-60℃为材料黏弹性-滞弹性的转变点。 相似文献
9.
李作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1):93-94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检测动物的滞弹性为主,并同时能用于动物生理、药理和病理学中对肌肉收缩律、心脏搏动和小肠蠕动等机理研究的多种功能测试方法. 电子换能装置通过压力敏感的等强度悬臂梁半导体胁变传感器把低频或甚低频机械型振动转换为脉动电压信号,并被直接耦合到运算放大部分的输入级,经直流放大,其输出信号幅值U_0由U_0=Kα(U_ -U_-)决定,式中U_ 为放大器输入端信号幅值,其与U_0同相位;经一级放大其增益可达46 dB,二级放大则可获得70 dB以上. 电子换能装置的框图如附图所示,包括压力传感器、电子放大线路和示波器.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若干年以来,我们对于出现在Al-Cu和Al-Mg系中的表现正常和反常振幅效应的坐落在室温附近的温度内耗峰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得的激活能接近于溶质原子在位错管道中扩散的激活能,从而认为内耗峰的基本过程是溶质原子在位错芯内的扩散,并且提出了位错弯结模型,在70年代,Schilpf等根据弦模型对于位错芯内的扩散进行了理论计算,推导出有可能出现两种类型的内耗峰(纵向和横向扩散)还描述了它们的非线性表观以及内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Cu-12Al-5Ni-1.6Mn-1T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逆相变时弛豫时间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逆转变时,弛豫时间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开始迅速衰减,当升温速率较大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马氏体逆转变量越少,弛豫时间越短,分布参数越大,并逐渐趋近于Debye滞弹性弛豫. 相似文献
12.
戴德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Z1):54-61
非线性振动理论中的模态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先决条件,本文研究非线性系统非限定线性模态问题,提出了线性模态不存在的充条件,并指出了非自满,非线性系统中线性模态存在的充要条件不成立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分析滞环的物理特性和自适应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来解决以滞环为输入的非线性系统的追踪控制问题,而不需要构建滞环的逆.其中所探讨的系统的输入部分是一个"反冲类"的滞环,其模型采用微分方程形式表达,但方程中的参数未知,只知道其界限.这一新的方法确保了非线性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和对给定信号的有效追踪.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确定性混沌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法。在应用科学领域,它为许多非随机系统内出现的不规则、反常行为提供了令人震惊却又令人信服的解释。而混沌理论与真实世界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根据非线性动力学对实际系统所进行的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弹性矩形板的自由振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7):78-82
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效应,研究了一个四边简支非线性弹性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问题,计及静载变莆对板动力特征的影响,利用Galerkin原理,得到了板的关于时间部分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及其相应的解析解,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刘萌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2):162-164
在堆石料大三轴试验基础之上,提出了一适合于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将Duncan-Chang模型与本新建非线性弹性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对存在有界扰动下的滞环非线性系统,建立了适合于最小相位和非最小相位情况的自适应控制算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给出了控制误差上界。仿真实验表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