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上旬,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大师霍金,来杭参加一次国际性数学会议,同时,受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因他的光临,杭城刮起了一阵科学热,他的科普新著《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也因抢购而脱销。8月15日,他在浙大邵逸夫礼堂作题为“膜的世界”的讲座,3000个座位座无虚席。不过许多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坦言,虽霍金作了通俗性的解释,但这些深奥的宇宙学概念还是难以听懂。其实这一点霍金早就知道,他曾说:“要完全看懂《时间简史》的人,须是理论物理学博士。”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世界最富有影响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继推出轰动全球的《时间简史》后,奉献的又一部神圣的精华,这部新书将撩开在倍受赞誉的第一部著作《时间简史》首版以来理论上最重要突破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
接触霍金始于高中,那时读《时间简史》就像读一篇情节复杂的创世神话,于是大学后再次精读。为什么对《简史》有如此的热情,细想起来可能是这样:虽然是理论物理的门外汉,但宇宙的故事仍能让我激动不已。不过教科书上那些可怕的数学公式实在让人畏而远之,而《简史》却用我能理解的话语生动地描述了宇宙的一生。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宇宙史诗的雄浑与美丽。这就是霍金在《简史》里书写的宇宙史诗:  相似文献   

4.
斯蒂芬·霍金教授访问杭州,是发生在去年夏秋之际的事。这位科学巨人的传奇经历和惊人成就,令人不胜惊愕;身居方寸之地,却在思考着浩渺无垠的太空问题。一个囚禁于轮椅上的人,竟然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在21岁时,他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消耗肌肉的的疾病(卢伽雷氏症),预计只能存活几年。然而,这位对科学充满憧憬的有志青年,却不甘心命运的摆布,他在轮椅上写作了大量的科学论文和书籍,其中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风靡全球。20世纪70年代,他又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共同获得了著名的1988年的…  相似文献   

5.
正史蒂芬·霍金的昔日同事们撰文回忆这位重要的宇宙学家,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物理学界。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在牛津大学学习物理学、在剑桥大学学习天体物理学。霍金的很多研究工作是研究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相互影响。1974年,他推导出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之一:黑洞的事件视界附近的量子效应将会导致黑洞发出黑体辐射。他1988年出版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今仍是向公众普及现代宇宙学最为成功的尝试之  相似文献   

6.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瘫痪的神经系统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剑桥大学的教授、畅销书《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就因患这种病在轮椅上渡过了近30年。最近美国麻省总医院以罗伯特·布朗为首的研究者们为一种新的可能的治疗方法打开了大门。他  相似文献   

7.
正斯蒂芬·霍金,科学苍穹中最耀眼的明星,他的真知灼见塑造了现代宇宙观,激励了全球各地数百万人。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于2018年3月14日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他曾经说过:"如果宇宙不是你所爱之人的家,那就不能称之为宇宙。"对于其他科学家和霍金所爱的人来说,霍金健康状况不佳的身体和合成的声音成为人类思维具有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史蒂芬·霍金出生的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忌日。这是许多有关霍金的传记文字都会提及并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似乎这预示了某种科学使命或超人天赋的传承。在2013年出版的自传《我的简史》中,霍金也未能免"俗"。不过,开篇谈到此事时,他又写道:"我估计  相似文献   

9.
刘辽 《科学》2002,54(3):59-61
当代最负盛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第一部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早已是蜚声全球的名著.自1988年出版以来,该书荣登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首达创纪录的4年之久,而后也保持前列.  相似文献   

10.
霍金打赌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因写《时间简史》而一举成名。此书向普通大众解释了宇宙的运行模式,深得广大科学爱好者的好评。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常常喜欢就自己研究的黑洞理论,与人进行打赌,而且往往是输多赢少。这不仅使得他在世界科坛上趣闻不断,同时也告诫人们,对专家和权威的话盲从不得。今年夏天,国际物理学界在爱尔兰召开了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大会。霍金教授在会上当众宣布了他对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认为,黑洞不会将进入其边界的物体的信息淹没,反而会将这些信息“撕碎”后释放出去。该假设的提…  相似文献   

11.
科学过春节     
《知识就是力量》2015,(2):10-11
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几千年来,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古老的历法,悠久的风俗,很多都沿袭至今。新时代,过年应该怎么过,又有了新的答案。购买年货,需要懂点营养学;年夜饭吃鱼,天南海北有啥不同呢?节日出游,不懂天气状况怎么行?假期去哪儿玩,让科普达人告诉你吧!科学过春节,生活更健康!  相似文献   

12.
书虫影迷     
1秒钟的世界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中,有时选题构思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特的、有创意的、引人入胜的切入点,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使阅读者更容易接受,也使得阅读的感觉更好,读后的印象更深刻。日本学者山本良一主编,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译作《1秒钟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在选题和写作上独具匠心的科普作品。1秒钟,在普通人眼中,通常是很不起眼的,正所谓弹指一挥间。尽管时间总是在1秒1秒地流逝着,但在每一个特定的1秒钟里,我们这个世界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也许人们了解得并不很多。而一旦认真地统计、总结一下,人们会发现有许多让自…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中学生阅读英语科普文章、书籍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水平,增加科普知识及中文表达能力,引导英语学习的健康发展,培养科普翻译队伍的后备力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翻译委员会、上海市科普作协、上海市中年科技指导站、《世界科学》、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科学与生活》节目、《科学画报》、《中学科技》和《科学》杂志联合举办了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报名参赛的有全市各区县的1500多名学生,以高三学生为主,也有不少高二、高一甚至初三的学生。经过两轮角逐,已于日前评定名次。华东师大二附中尤  相似文献   

14.
<正>叶永烈先生走了,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奉献给了写作。他是我们熟悉的科普大家与科幻大师,许多读者是通过《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科普作品而认识他的,殊不知他还是《科学24小时》杂志的创刊人之一。从20岁就开始写作的他,一生出版的作品逾3500万字,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洋洋洒洒的文字里,倾注了叶老对写作、对科普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15.
淑生 《自然杂志》1993,(1):53-53
去年9月,美国的影迷们在充斥着玛多娜等明星照片的众多电影海报中,发现了一张陌生的面孔。这就是名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坐在轮椅上,在一部由他的畅销名《时间简史》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中担任主演。该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克服了这个题材所带来的障碍,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关于这位人物及其科学研究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6.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或逗耍时常用"奶味语言"(儿语),如"吃肉肉"、"吃饭饭"、"吃果果"或"坐车车"、"睡觉觉"等,以为这样说孩子容易听得懂、容易学。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干什么都是从头学起的,学什么都是同样从不懂到懂。也可以这样说,同样是难懂,又都同样容易懂,因此,何必让他们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21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GR17大会)上,《时间简史》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富有传奇色彩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向来自世界各地、齐聚一堂的科学家和记者宣布,他解决了物理学中重要的一个问题:黑洞究竟有没有破坏被其吞噬的信息。大会上,霍金演讲了他的最新发现,他宣告推翻了自己若干年前建立的著名黑洞理论,并重新讨论了信息守恒的问题。“30年来,这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真是太好了,”霍金在演讲中这样说道。他的有关论文将发表,他将在论文中进一步阐释他的新…  相似文献   

18.
曾甘霖 《自然杂志》2015,37(5):392-396
马丁·加德纳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数学科普大师,他在数学界的地位独一无二。他没有数学博士学位,但他的作品雅俗共赏,让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他主持《科学美国人》的"数学游戏"栏目,并使其成为该杂志的"招牌产品";他善于利用公众对魔术的兴趣传播数学知识,魔术在他那里是一种用来数学科普的工具和手段;他还善于运用数学的手段破除人们对数字的种种迷信。他在数学科普领域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在北京推出一份上乘的大众科普杂志《Newton科学世界》。可以说这在我国科普媒体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波。这个冲击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市场能不能办好一本高品位的科普杂志?我们回答是:“能,但有困难。”只要克服了困难,那么就可以创造人间任何奇迹,办好一本科普杂志也不例外。记得抓年代初,上海有一本《科学画报》,当时印数每期都超过百万大关。一次我去南京出差,某研究所的几个研究人员提出要我设法在上海为他们代订《科学画报》,说在南京订不到,请我帮忙。为什么那时候的《科学画报》这么吃香呢?原因有三:一是科…  相似文献   

20.
黑洞为大众所熟知与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有密切关系,但是黑洞这个概念早在18世纪已被提出.当时光以有限速度传播已经为科学家们所熟知,由此米歇尔(J.Michell)和拉普拉斯(P.Laplace)分别独立提出了黑洞(当时叫做暗星、即dark star)的想法:一定存在这样的星体,在它里面连光线都无法逃逸.他们使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计算出来了此种星体的半径,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值竟然和100多年后施瓦兹(K.Schwarzschild)由广义相对论计算得出的施瓦兹黑洞的半径完全一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