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维锰钒配位聚合物Mn2(phen)2(VO3)4(H2O)2在水热的条件下被合成出来,并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面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分析表明,此化合物是三维结构.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显示出了有意义的信号,g值为1.997说明分子中V原子呈现 4价氧化态.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颖配位化合物[Cu(pic)(Histindine)(OH2)]·2H2O (1) (picolinic acid, abbreviated as Hpic;Histindine, abbreviated as H2is),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该配位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成具有纳米级空洞的三维网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将4,4′-二甲基二苯胺依次经硝化和还原后,合成了双(4-甲基-2-氨基苯基)胺.此化合物与三苯基氯甲烷进行N-烷基化反应,高产率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氨基-NNN钳形配体2,2′-二(三苯甲基氨基)-4,4′-二甲基二苯胺.该配体在空气中稳定,且能与(t-BuO)3W≡CPh反应形成一种新型的钨卡宾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该卡宾配合物研究发现,配体的3个N原子并未全部参与配位,而是有1个N原子取代基上的苯环参与了配位.通过DFT计算,发现NNC型配合物比NNN型配合物能量更低.  相似文献   

4.
三维锰钒配位聚合物Mn2(phen)2(VO3)4(H2O)2在水热的条件下被合成出来,并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面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分析表明,此化合物是三维结构。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显示出了有意义的信号,g值为1.997说明分子中V原子呈现 4价氧化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剂热合成法/溶剂缓慢挥发法,以一类双官能团有机配体(5-四氮唑基-间苯二甲酸(H_3TZI),(5-(4-(1H-四唑基)苯基)间苯二甲酸(H_3TZPI))为连接器分别与Dy~(3+)/La~(3+)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化合物[Dy(TZI)(H_2O)_4]·4H_2O(1),[La(HTZPI)(HC_2O_4)(H_2O)_3]·H_2C_2O_4(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1与化合物2分别为包含双核基本单元的一维双链和二维层状结构.结构分析发现该类双官能团有机配体与稀土金属中心的配位时四氮唑基团皆未参与配位.同时,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钒(Ⅳ)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V(Ⅳ)配合物[VO(phen)(C2O4)(H2O)],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中存在着丰富且相互平行的氢键,从而将配合物分子网联成1D配位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300~80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光伏响应,且呈现出P型半导体的特征.此外,讨论了化合物的UV-VIS-NIR及IR光谱.  相似文献   

7.
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bipy)2SO4]2·2SO4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双晶胞铜配位聚合物[Cu(bipy)2SO4]2.2SO4(bipy=2,2′-联吡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390(2)nm,b=1.1294(5)nm,c=1.4960(2)nm,α=110.1830(6)°,β=96.5160(4)°,γ=99.8380(4)°,V=1.1345(4)nm3,Z=2,R1=0.0886,wR2=0.1583.在[Cu(bipy)2SO4]2.2SO4中,bipy通过2个N原子与Cu2+配位并通过SO24-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相邻的bipy环的π-π相互作用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酰肼类化合物可提供氧、氮等配位原子,与生物环境接近,它们能与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作用产生抗结核和抗肿瘤的效果.由于-NH2基团的影响,这类化合物对有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减少其毒性,近年来人们较多的关注氨基与羰基缩合的腙或酰肼类化合物[1,2].为了探讨酰肼和酰腙的生物活性,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很有意义.我们对糠醛水杨酰腙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3],本文报道了两个新的糠醛水杨酰腙钴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1实验仪器:R IGAKU R-AX IS RAPID 18KW IP单晶衍射仪,PE-2400型元素分析仪,Perkin E lm…  相似文献   

9.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o(BDC)(phen)-(H2O)n·3nH2O(BI)C=1,4-benzenedicatboxylate,phen=1,10-phenanthroline),并通过元素分析,IG光谱,他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2)空间群组;晶胞参数a=9.795(5)A,b=10.752(5)A,c=11.271(5)A,α=75.903(5)°,β=65.306(5)°,γ=86.042(5)°,V=1045.3(9)A3,C20H22coN2O8,Mr=477.13,Dc=1.908g·cm-3,μ(MoKa)=1.637mm-1,Z=2,R1=0.1586,wR2=0.3906.该化合物表现出Z字连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条件下,一个新的拥有一维锯齿链超分子的二维化合物 [CoO6V10O28]Cl4·17H2O被合成.并用元素分析,IR光谱,TG分析和 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表征,晶体的结构是空间立体的.其空间结构是:a=9.0511(A);b=11. 328(A);c=11.749(A);β=97.60,V=1118.9(A)3,Z=2.同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显示, 标题化合物是由一个[V10O28]6-阴离子,6个氧原子配位的钴原子,4 个氯原子和17个结晶水构成.另外,分子的配位水之间存在氢键作用.结果标题化合物结构拓展成为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计算多氯代苯胺脱氯加氢反应中苯环上各C原子电荷分布和亲电取代σ配位化合物能量的变化,研究多氯代苯胺脱氯加氢合成3,5-二氯苯胺反应的定位效应.结果表明:多氯代苯胺邻、对位C原子电荷数和σ配位化合物能量明显小于间位C原子的电荷数和σ配位化合物能量,邻、对位会优先发生脱氯取代反应,即理论上朝着生成3,5-二氯苯胺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1,3-bip(1,3-二(咪唑基)丙烷),H2bpdc(4,4’-联苯二甲酸)和Ni(NO_3)_2·6H_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1,3-bip)(bpdc)·0.5H_2bpdc]_n,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粉末XRD和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配位聚合物是一个具有五重穿插三维结构.其中,配位聚合物中每个Ni(Ⅱ)离子可被视作一个三连接的节点,通过拓扑计算,该配位聚合物的骨架具有(10~3)二硅化钍型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1种Zn(Ⅱ)配位聚合物{[Zn(C4O6)(H2O)2]·2H2O}n, 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标题化合物是由酒石酸根作为六齿配体与Zn(Ⅱ)离子进行配位形成的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同时对化合物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二苯基氧化磷及亚磷锂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HN(CH3)2和LiBun反应制备LiN(CH3)2,然后与对苯二腈加成及随后与一氯二苯基膦反应生成化合物C6H4{1,4-C[N(CH3)2](=NPPh2)}2,再用氧化剂H2O2与此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了离子型超分子化合物C6H4[C(NH2)(NCH3)2]2 2·2[Ph2PO2]-(1)和配位聚合物Li2(Ph2PO2)2[Ph2P(O)H](2),对2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锂离子的配位多面体是四面体型,锂离子和氧原子交替连接形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讨论了化合物2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配合物[Na(B15C5)(H_2O)]_2[Co(NCS)_4]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_(2h)~2-P2_1/n,晶胞参数α=16.868(5)A,b=13.004(3)A,C=21.500(7)A,β=112.78°,Z=4.用重原子法解得配合物的结构,井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全部原子的坐标参数及其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进行修正,得最终的偏离因子R=0.085.研究表明,与钠离子配位的氧原子形成五角錐构型,并且钠离子处于锥底的冠醚孔穴之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Co(Ⅱ)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Co(phen)2(L)]NO3·4H2O[L=CH3COO(1)和NH2COO(2)].它们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两个化合物都是由[Co(phen)2(L)]^2+,NO3^-和H2O通过氢键自组装而成的,结构的主要特征是阴离子和结晶水分子形成了无限的1D氢键链(1)和2D氢键层(2),链与链和层与层之间在C—H…O、O—H…O及N—H…O型氢键作用下与阳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了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此外,讨论了2种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DFT/B3LYP方法对三-(五氟苯基)咔咯锰配合物(TPFC)Mn(Ⅲ)与DNA的4种碱基以及碱基对的轴向配位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以相同碱基的不同原子作为配位原子时,与(TPFC)Mn(Ⅲ)的配位能力不同,其中氧原子的配位能力强;(TPFC)Mn(Ⅲ)主要以插入的方式与A=T和C≡G碱基对结合;无论...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苯并15冠5冠醚配合物:[K(B15C5)2]2[Hg2(SCN)6],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数据:a=1.119 6(4),b=1.392 6(4),c=1.393 6(4)nm,α=70.803(4)°,β=68.992(5)°,γ=78.498(6)°,υ=1.906 3(10)nm3,z=2,Dcalc=1.656 Mg·m-3,F(000)=948,R1=0.042 8,wR2=0.114 5.配合物由两个[K(B15C5)2]+配阳离子和一个[Hg2(SCN)6]2-配阴离子组成.每个汞原子与三个SCN基团的S原子配位成键,每个汞原子另外配位位置被SCN基团N占据,这样每个汞原子通过SCN基团搭桥成键,从而形成二聚体结构.K+与2个冠醚环10个氧原子成键而形成夹心型结构.两个苯并15冠5的苯环相对钾原子呈顺式排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2-硝基咪唑与硝酸镉在甲醇溶剂中120℃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Cd(Nim)2](CdIF-14),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XRD)表征.与已经报道的咪唑镉配位聚合物[cadmium imidazolate framework(CdIF)]的三维结构相比,CdIF-14呈四连接二维平面结构,为典型的(4,4)网格和(4.4.4.4)拓扑构型:Cd2+位于四连接网格的顶点由4个去质子的2-硝基咪唑配体(分别以4个N原子配位和4个O原子弱相互作用形成相互倒置的N正四面体和O四面体)连接成正方形网格.虽然,ZIF的二维网格结构已有所报道,但是具有(4.4.4.4)拓扑的平面结构的ZIF尚未见报道,是金属咪唑配位聚合物结构中罕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1D配位聚合物[Ni(bbi)(3,5-tp)2(H2O)2]n(1),[bbi=1,4-二咪唑基丁烷、3,5-tp=3,5-二硝基苯甲酸根],并通过红外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2.753(5),b=13.233(3),c=10.132(2),β=101.96(3),V=2984.2(10)3,Z=4,R1=0.0448,wR2=0.1247。此外,室温下,固态标题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也被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