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竹林七贤的阮籍,为受到政治上自己藐视的对象的限制而痛苦,他为了渲泄情绪以饮酒来麻醉自己,并在酒后写下琴曲《酒狂》,这首曲子以琴曲中少有的6/8拍的节奏,表现醉汉跌跌撞撞的样子,而风格更是狂放,怪异且率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对以开盘磁带录音载体为主的古琴历史音响进行降噪、修复、还原的音频技术.研究对象为我国20世纪应用的磁质开盘带采录或转录,并遗存下来的的琴曲音响档案,这些琴曲为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家弹奏或弹唱.研究内容为古琴历史录音修复方法.本文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取样法、经验总结法,修复了大量古琴历史音频,为数字化修复提供了一些方法方面的参数参考.修复中降噪不是最终目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效果器,来还原磁带录音时代古琴固有的音响特征.  相似文献   

3.
董双双 《科技信息》2013,(19):216-216
明、清是中国封建经济获得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各类音乐艺术,也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得到了发展,而作为中国历代文人志趣的承载者,古琴之发展亦不甘落后,本文将从琴谱、琴派、琴曲、琴论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古琴音乐于该时期繁盛之原因。  相似文献   

4.
道教音乐起源于原始巫教的降神歌舞 ,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 ,广泛吸收了古代宫廷音乐、琴曲音乐和民间艺术音乐的精华 ,逐步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风格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音乐起源于原始巫教的降神歌舞,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广泛吸收了古代宫廷音乐、琴曲音乐和民间艺术音乐的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风格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述对象是明代创作的并收录在明代琴谱中的琴曲和琴歌,主要是根据明代刊传的谱集,对其数量、原因、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论证了其在明代古琴发展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邕的《琴操》是汉代琴曲歌辞的一座宝库,在我国音乐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琴操》各种辑本的考辨与分类,并记录其版本,介绍其篇目,分析其异同,有利于对其价值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8.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了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广陵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平沙落雁》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曲调悠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03,(1):56-56
人类太傲慢自大了: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进化得最好的动物,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所有其它动物。人类以自己会讲话和大脑有灰质而感到自豪,为自己的智力成绩和语言而沾沾自喜,夸耀自己,把其它的哺乳动物视为蠢物。  相似文献   

10.
11月7日,在巴黎联合国总部,以中国古琴艺术为代表的2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世界公认。古琴,又称琴、七弦琴,文献记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作为历史渊源最久远的中国弹弦乐器演奏形式,其整体艺术可概括为琴制(形制与制作)、琴弦、琴谱、琴人、琴曲、琴史、琴歌、琴论、琴社、琴派等。古琴艺术是持续三千年不断的、以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文人群落为传承表现形式的、总括了中国文化历史创造精华的艺术遗产。琴、棋、书、画自古以来被视…  相似文献   

11.
1881年12月4日,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维也纳进行了首演,不久,著名乐评家汉斯利克就对该作品发表了猛烈地批评。概括汉斯利克犀利的评论,其关键词就是“醉醺醺”、“野蛮”、“臭味”。柴可夫斯基的这个作品是不是真的如同他所评论的那样呢?本文通过分析、调查,提出了三个与汉斯利克“商榷”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光未然与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成功的一对创作伙伴。光未然的诗激发了冼星海音乐创作上的灵感、激情,使其达到极致;冼星海给光未然的诗插上了翅膀,使之享誉世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因《黄河大合唱》光耀乐坛、永垂史册。人民的诗人光未然亦作为时代的代言人,民族精神的揄扬者,而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13.
梁寅生平及"夫子堂"遗迹概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梁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明初五大学问家之一。他一生既能自学成才,又能广交师友,不断提高自己。他作为征士,应聘为新生的朱明王朝制礼作乐,而在礼成之后,却又激流勇退,归隐乡里从事教学,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他的弟子满天下,其中不乏忠臣、良臣及许多有用之才。在他身后,留下了夫子堂、石门书院等遗迹,而夫子堂保存最好,它布局合理,雕饰精美,体现了中国及新余传统文明的思想理念和择吉文化的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在诸多的词作中,他的写酒写醉词作也别出心裁有所托,为人称道。因为在醉词中,其醉态是假,醉意是真,同样抒发了壮志难酬、立功无名的悲怆情怀,体现了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蓬勃向上的人格精神,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是属于音乐本体论研究范畴。然而,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中乐和西乐,其存在方式卓然异趣,这很让人深思。在此,我们借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常用的哲学概念“自在”与“自为”,对中乐和西乐之存在方式作一比较研究,试图从哲学上揭示中乐和西乐卓然异趣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对与李白知己杜甫的<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一诗进行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证明李白的籍里是唐代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相似文献   

17.
嵇康的音乐形神理论是比较成体系的,这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实属罕见。在他的音乐专论中,他从本体论、创作论和鉴赏论这三个角度,对音乐形神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在继承老庄音乐思想的基础上,他把音乐的本体定位于具有客体之“神”性质的“和”上;而在创作论上,他又暗暗地肯定了人的主体之“神”对音乐之“形”的影响;从鉴赏论的角度,他又赋予了鉴赏者的主体之“神”以主宰者的地位。经过嵇康的阐发,我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终臻完备。  相似文献   

18.
黄自是一名学者型作曲家,还是一名颇有建树的音乐教育家。在历史上遭受过不公正的评判,其音乐作品创作题材广,艺术质量高。他的美学思想具有矛盾性,但在主流上仍是唯物的和现实的。正确评价黄自在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对于推动音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辰翁以文学名世,其书法艺术也享有盛誉。他的墨迹被宋元明士大夫视作珍宝。他对文房四宝的要求与时尚不同,别具一格。每作书,充分酝酿,书兴所至,姿意横生。酒酣喜挥毫。好为人题画,所题诗书堪称双绝,为时人所倾。辰翁墨翰流传至明而佚。  相似文献   

20.
孔子对《诗经》作"正乐"的工作,其目的是要使"《雅》、《颂》各得其所",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从音乐风格的差异明确分《雅》、分《颂》的依据,这是就"辨体"而言;其二是从诗的使用场合、方式等方面使《雅》《颂》"各得其所用",这是就"明用"而言。两个层面结合,正是孔子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