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FT-IR、XPS和AES研究了无外加阴离子时2-氨基嘧啶(2-AP)在近中性条件下与铜表面的配位化学反应,得出了与Cl-离子存在条件下不同的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无外加阴离子存在时,2-氨基嘧啶(2-AP)在近中性条件下与铜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得出了与Cl^-存在条件下不同的配位模式。用红外光谱(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和AES)研究了2-氨基嘧啶在铜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分析了配合物膜的组成、结构、化学状态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bipy)2SO4]2·2SO4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双晶胞铜配位聚合物[Cu(bipy)2SO4]2.2SO4(bipy=2,2′-联吡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390(2)nm,b=1.1294(5)nm,c=1.4960(2)nm,α=110.1830(6)°,β=96.5160(4)°,γ=99.8380(4)°,V=1.1345(4)nm3,Z=2,R1=0.0886,wR2=0.1583.在[Cu(bipy)2SO4]2.2SO4中,bipy通过2个N原子与Cu2+配位并通过SO24-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相邻的bipy环的π-π相互作用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2-硝基咪唑与硝酸镉在甲醇溶剂中120℃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Cd(Nim)2](CdIF-14),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XRD)表征.与已经报道的咪唑镉配位聚合物[cadmium imidazolate framework(CdIF)]的三维结构相比,CdIF-14呈四连接二维平面结构,为典型的(4,4)网格和(4.4.4.4)拓扑构型:Cd2+位于四连接网格的顶点由4个去质子的2-硝基咪唑配体(分别以4个N原子配位和4个O原子弱相互作用形成相互倒置的N正四面体和O四面体)连接成正方形网格.虽然,ZIF的二维网格结构已有所报道,但是具有(4.4.4.4)拓扑的平面结构的ZIF尚未见报道,是金属咪唑配位聚合物结构中罕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以1-(4-苯甲酰)-2-丙基-1H-咪唑-4,5-二甲酸(H3cpimda)为配体,以MnCl2·4H2O为金属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锰的新型配位聚合物{[Mn(H2cpimda)2(H2O)2]·H2O}n,并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5750(1)?,b=12.985(3)?,c=16.554(3)?;α=88.12(3)o,β=82.33(3)o,γ=78.48(3)o。配位聚合物中的Mn(II)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不同cpimda阴离子上的N、O原子以及2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140℃的水热条件下,5-苯基-2H-1,2,3-三唑-4-羧酸与硫酸锌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5-苯基-2H-1,2,3-三唑-4-羧酸锌,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方法对所得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1.016 16(14)nm、b=1.355 23(18)nm、c=2.664 5(4)nm、α=β=γ=90°、Z=8,其中Zn原子与N、O原子构成略有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相邻的Zn原子通过配体桥联形成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颖的三维网状配位聚合物[Ce4 (tzda)6 (H2O)10]n(H2tzda为1,3,4-噻二唑-2,5-二硫代乙酸),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372 4(2) nm,b= 1.665 3(2) nm,c=1.815 2(3) nm,a=104.270(2)°,β=107.900(2)°,γ= 105.653(2)°,Z=2.在晶体结构单元中,存在有4个晶体学独立的Ce(Ⅲ)离子,4个Ce(Ⅲ)离子均与氧原子配位,其中3个为九配位,1个为八配位;配体阴离子tzda2-则展示了4种完全不同的配位模式,并通过这些配位模式将Ce(Ⅲ)离子连接成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颖的三维网状配位聚合物[Ce4(tzda)6(H2O)10]。(H2tzda为1,3,4-噻二唑-2,5-二硫代乙酸),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3724(2)nm,6—1.6653(2)nm,c-1.8152(3)nm,a=104.270(2)°,β=107.900(2)°γ=105.653(2)°,Z=2.在晶体结构单元中,存在有4个晶体学独立的Ce(Ⅲ)离子,4个Ce(Ⅲ)离子均与氧原子配位,其中3个为九配位,1个为八配位;配体阴离子tzda2-则展示了4种完全不同的配位模式,并通过这些配位模式将Ce(Ⅲ)离子连接成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颖配位化合物[Cu(pic)(Histindine)(OH2)]·2H2O (1) (picolinic acid, abbreviated as Hpic;Histindine, abbreviated as H2is),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该配位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成具有纳米级空洞的三维网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1,3-二咪唑丙烷(1,3-bip),4,4′-联苯二甲酸(H2bpdc)和Zn(NO3)2·6H2O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二重穿插配位聚合物[Zn2(1,3-bip)2(bpdc)2·DMF]n,并采用元素分析、粉末XRD、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Zn(Ⅱ)作为一个四连接的节点,通过配体1,3-bip,H2bpdc连接形成一个二维(4,4)平面,相邻的2个(4,4)平面相互穿插形成一个新颖二维二重穿插的构型.另外,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在330nm的光激发下于414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实验和热力学计算探讨No2O2与CO2反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非晶态Co-Fe-B合金的性质,本文从能量学视角,对团簇Co2FeB2和CoFe2B2各构型所占比例定量分析,探究其稳定性,发现团簇Co2FeB2的结合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随构型能量增加出现剧变点,临界能量约为463.061a.u,主要存在构型为能量低于临界值的两种戴帽三角锥和一种四角锥构型。团簇CoFe2B2的结合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不存在剧变点,有多种异构体共存。高Co含量的团簇有较小的结合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稳定性弱,此结论符合相关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淀法2种不同的方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从400℃到900℃)制备的粉体作为载体对铜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并对吸附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粉体对铜离子有很强的吸附组装能力.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吸附性能优于沉淀法制备的粉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群的研究,得到了一类2-群的结构,进而给出了一类无限2-群有无限的阿贝尔子群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群的研究,得到了一类2-群的结构,进而给出了一类无限2-群有无限的阿贝尔子群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仲丁醇在Cu-ZnO-Cr2O3/SiO2催化剂上的脱氢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Cu-ZnO-Cr2Oa/SiO2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仲丁醇脱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借助XRD,TPD,TPR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载体的预处理对仲丁醇的转化率和甲乙酮的选择性均有较大影响.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反应和催化剂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CeO2在Al2O3及TiO2载体上的分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eO2/Al2O3、CeO2/TiO2复合氧化物载体。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激光Raman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研究了CeO2在Al2O3及TiO2载体上的分散状态。结果显示:对CeO2/Al2O3,CeO2主要存在于Al2O3表面,晶粒小、分散性好;而对CeO2/TiO2,大部分CeO2以体相形式与TiO2共存,晶粒大、分散性也差。此外,也没有发现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晶相变化。CeO2/Al2O3具有比Ce/TiO2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适合用于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aF2含量下CaO-Al2O3-CaF2三元渣系熔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包括熔渣的短程结构、中程结构和键角的变化.结果表明:Ca—F,Al—F,Ca—O,Al—O的平均键长分别为0.2345,0.1895,0.2325,0.1745nm.随着CaF2的加入,Ca2+与配位的阴离子(O2-,F-)存在动态平衡现象,总配位数维持在6~7之间.研究体系中Al—O四面体结构存在由复杂(Q4和Q3)向简单(Q2和Q1)的转变,同时还会发生Al—O四面体[AlO45-向[AlO3F]4-结构的转变,两种转变的综合作用使熔体的网络结构解聚,为CaF2改善CaO-Al2O3-CaF2熔渣的流动性提供了合理的微观解释.键角分析表明F-在体系中更多的是替换原来O2-的位置,以Al3+为核心的网络结构依然为四面体结构,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原子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19.
用二带G-L模型研究了非磁性超导LuNi2 B2C和Yni2B2C的相干长度ξ(T)、速率vc(T)、伦敦穿透深度λ(T)和临界电流密度j(T)在Tc附近对温度T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p是奇素数,运用初等数论方法证明了:如果P=16k4+1,这里k为正奇数,则方程y2=px(x2+2)无正整数解(x,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