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山区类型划分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界定山区范围,认识中国山区空间格局特征,为中国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战略因地施策提供决策支撑。论文基于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多指标结合的地貌形态分类体系,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对90m分辨率的SRTM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中国山地面积,结合县域行政区划和不同地貌类型面积比例,构建一套可量化的中国山区分类体系,对中国山区范围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4.70%;从山区分布的总体格局看,山地县比例最大,占全国面积42.36%,丘陵县比例最小,仅占全国面积的12.55%;从地带分异格局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平原县面积占比最大,分别占东部和中部国土面积的62.64%和55.21%,西部地区的山地县占比最大,占西部国土面积的54.52%;从省域分布格局看,我国大陆地区有14个省级单元的山区比例高于60%,宁夏、青海、云南、贵州、甘肃和西藏7个省(自治区)的山区比例均高于99%,是中国山区分布最集中连片,山区特征最典型的省份。  相似文献   

2.
闽南丘陵山地降香黄檀不同海拔造林初步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水西 《海峡科学》2008,(12):95-96
降香黄檀为我国热带珍贵乔木树种,由于木材和药用价格极高,近几年来闽南丘陵山地广泛引种.为了掌握降香黄檀在引种地正常生长所能达到的海拔高度范围,在2006年开展了不同海拔降香黄檀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时,2a生降香黄檀保存率达83%以上,年平均高生长量可达0.7m以上,而且受到冻害比较轻微.海拔高度超过500m,降香黄檀保存率和生长量均较大幅度下降且受冻害加剧.降香黄檀在闽南丘陵山地造林适宜的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  相似文献   

3.
前言     
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开发的严峻挑战。人口爆炸和资源的要求,迫使人们要开发山区;这对我国尤为重要,也是当今国际地学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1990年在成都“长江流域山地开发与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上,中国山地研究会决定于1992年在贵阳召开“山地环境与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委托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贵州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进行筹备。此间,我们得到中国地理学会及有关部门和全国同行的热情支持。经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地研究现状和相关学科发展,提出山地系统科学概念、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建立山地系统科学的框架.山地系统科学,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以“3S”集成等新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支撑,从时间序列、空间结构、动态过程和耦合关系等多维度入手,对山地系统的动态过程、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耦合关系等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从时间序列上,重点研究不同时期自然及人为作用下山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与山地资源灾害的时空响应机理,辨识环境演变与资源灾害过程的驱动力,揭示山地环境演变过程和山地灾害的成因机理;从空间结构上,开展山地系统结构、功能及成山过程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山地环境、资源与灾害的空间分异规律;在时空耦合界面上,探讨重大山地环境和灾害问题,建立评价和区划指标体系,研究山地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以及生态经济环境质量综合评估,地质——生态环境演变趋势预测,人——山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体系,提出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和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理论和技术措施,推进山地可持续发展.鉴于研究对象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山地系统科学必须把许多相关理论熔合出自身理论体系,形成统一观点和普适方法,同时为西部大开发和贫困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太行山区地貌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地形上由西向东,山地海拔高度不同,依次分为海拔高度〉1000m的深(中)山区,500~1000m的低山区及〈500m的丘陵台地区等特点.通过将地貌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叠加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在地貌影响下形成的自然风光多分布在深山区,人工景观多分布于浅山区;旅游风景区呈东西两线南北向带状分布;人文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浅山区和深(中)山区的过渡地带等3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审视山地经济发展,是实现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融合,解决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了山地系统结构及其变迁的技术途径,再阐述山地系统结构变迁的驱动力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山区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别,划分相应的农业主体功能区,采取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技术组合,实现山区优化发展.结合国家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重庆市近年来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治理贯彻实施的大政方针为宏观背景,以三峡库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为个案,并将该区域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再到从抽象到具体对实践的指导,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与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整合,做出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洋 《科技潮》2009,(5):20-22
新绿色革命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0年举行的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会议上提出的,新绿色革命最初设想的发展趋势有三点:一是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向农业其他领域扩展;二是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相对贫瘠的旱地、低地、丘陵山地扩展,改善其维持的20亿农业人口的生计;三是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基因革命”。  相似文献   

8.
<正> 一。深刻认识江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坚定发展江西特色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江西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78%是山地和丘陵,22%是平原和水面。气候宜人,南暖北温。贫脊红壤土质占多数。江西自然经济开发自东汉始,唐代已成为农业大省,唐宋年糟运粮达200万石,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南宋时,人口南迁,江西人口居全国第一,沿鄱阳湖和赣、  相似文献   

9.
以环太湖山地为研究对象 ,以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 ,探讨了人类开发利用山地资源方式和山地丘陵覆被变化的相互关系 ,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科学界定山地和山区类型可为山区因地制宜施策提供参考。运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统计单元面积,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处理DEM数据,提取横断山各类山地面积,以县级行政单元对横断山山区类型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使用均值变点法确定移动窗口面积14.98km~2为横断山地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面积;横断山山地面积占比大,山地与非山地面积之比约为94∶6,山地省际空间分异明显,四川省的山地类型以次高山、高山为主,西藏自治区的山地类型以高山、极高山为主,云南省的山地类型以中山和次高山为主;横断山县级行政单元多数是山区县,其中有16个半山区县,6个准山区县,11个显山区县,65个整山区县,只有1个非山区县。整山区县的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地的中部及其以北地区。  相似文献   

11.
广西石灰岩山地是石山地区的主体,采用“封、治、堵、改”的措施、“林、农、牧、工”综合发展是山地农业的基础,理顺了“开发与治疗”的关系,山地农业是治山之本,兴山之路,对于南方峰丛山地区亦有重要的借鉴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宝鸡山地资源及其优势,并探寻山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模式。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模糊评判分析法。结果表明山区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主要原因是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提出了适合山区特点的分层开发模式。结论提出山地资源开发应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建立富有山区特色的区域商品生产系统,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北部丘陵山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地的南缘,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和山多、水多、林多、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等优势.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提出了在山地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林业;在耕地上下功夫,努力搞好粮食生产;在水资源上打算盘,做到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等综合利用开发山区的战略方向和主攻目标,为制订区域衣业发展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突变理论在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变理论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泛应用于“软”、“硬”科学领域.根据山地环境中出现的突变现象及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初次将突变理论应用于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中,建立了山地生态环境灾害致因突变模型.在分析山地环境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状况,并建立山地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中的归一公式,求取山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度,从而判断该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并对此方法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丘陵山区香型酒花气候适应性研究”课题,已于去年12月在黄岩县通过技术鉴定。香型酒花在亚热带丘陵种植适应性研究,是由椒江市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黄岩县农业局等单位承担的。他们从气候可行性分析,引种试验,到酿造出符合国家啤酒质量标准的香型啤酒,先后花去三年时间。在此三年中,他们在黄岩县平田乡海拔400~500米的山地进行多点大田试验,通过对酒  相似文献   

16.
在地貌学上山地是许多山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而山区是泛指山地、丘陵以及较崎岖的高原地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据1976年统计,在全国2331个县级行政区中,有1062个县级是山区县,占68.7%。可见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开发山区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鲁山山地地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鲁山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断块构造中一低山地,作者对该断块山地地貌的基本特征、山地中的水系及河谷良、山地的层状地貌结构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将山区划分了七种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山区面积广阔,除嘉兴、嘉善、桐乡三县(市)外,其它各县、市都有一定面积的山地。其中,永嘉、文成、泰顺、龙泉、云和、遂昌等28个县的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70%以上,属山区县或全山区县。山区资源状况总体说来虽较丰富,且有一定的经济开发潜力,但由于我省山区的山坡度大、土质薄,生态系统又不稳定,加之缺少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工业用的煤、铁资源较为贫乏,储量有限,而且山区的交通运输极为不便,所以我省山区经济的发展还较为落后。由于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开发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对人口数量的承受力等因素的影响,山区人口自然较平原、河谷、盆地地区的人口要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定量分析四川省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地形分异特征,以便从宏观上了解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方法】借助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和地形地貌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和分布指数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四川省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0—2020年四川省植被覆盖度波动变化以轻度波动类型为主,然后依次为稳定、中度波动和重度波动类型,它们的占比分别为55.28%,25.55%,13.96%和5.21%。在高程小于或等于1 500 m和大于5 500 m,坡度小于或等于15°,坡向为东北坡、东坡、东南坡和南坡,地貌为台地、丘陵、小起伏和中起伏山地区域,植被覆盖度波动变化以稳定类型分布为主;在高程范围为>1 500~2 500 m区域,植被覆盖度波动变化以轻度波动类型分布为主;在高程范围为>2 500~4 500 m,坡向为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地貌为大起伏山地区域,植被覆盖度波动变化以中度波动类型分布为主;在高程范围为>4 500~5 500 m,坡度大于15°,坡向为平地、北坡,地貌为平原和极大起伏山地区域,植被覆盖度波动变化以重度波动类型分布为主。【结论】2000—2020年四川省植被覆盖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地形地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后续的生态植被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湖北是一个多山多水的省份.在丘陵山地所在区域(简称“山区”,下同),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结构复杂多样,生产潜力很大.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山区生产,对于实现全省经济起飞,对于实现全国经济“东靠西移,南北对流”宏图,都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加快山区生产建设步伐,取得最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有关战略决策问题,我们仅就近几年实地考察所感,阐述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