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锗芯光纤的CO_2激光退火温场分布进行仿真,比较了不同的光纤轴向移动速度和激光功率对锗芯光纤加热区温场分布的影响,初步得出了在不同光纤轴向移动速度条件下对应的较合适的激光功率.对于内径和外径分别为80μm和300μm的锗芯光纤,当轴向移动速度为4 mm/s、8 mm/s、12 mm/s、16 mm/s、20 mm/s时,对应较合适激光功率分别为1.5 W、2.0 W、2.5 W、3.5 W、4.0 W.该仿真工作为CO_2激光退火优化锗芯光纤性能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使用低温电热膜对平板型太阳热水器板芯加热,对其加热部位、加热面积、加热时间、加热功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低温电热膜,可以使平板型太阳热水器在冬季避免结冰膨胀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热针法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可测量软性材料导热系数的热探针法,所用热探针由20匝直径为0.02mm的漆包铜丝紧密封进外径为0.3mm的不锈钢针管制成,铜丝同时起加热和测温元件作用.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采用适当延迟测量时间可以克服因热针壁厚引起的误差.测量误差估计小于±3%.  相似文献   

4.
从温状态下元件的实际年龄出发,讨论了温状态下串联系统的实际年龄.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α-萘乙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α 萘乙酸甲酯化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α 萘乙酸甲酯 ,从而测定α 萘乙酸的含量 .实验中选择了最佳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为 2 m× 3mm不锈钢柱 ,内填 8% E 30 / chromosorb W(A .W.DMCS) 6 0~ 80目 ,柱温 :2 50℃ ,正六十烷作内标 ,用外标法定量 .实验数据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 .实验操作过程简便 ,是一种较好的α 萘乙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  相似文献   

6.
在交流激励、电容-电压转换测量方案中,针对测量信号微弱、干扰、温漂大的问题,从测量原理、误差产生、抗杂散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转换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引入了负反馈,并对反馈元件取值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得出了实验仿真与调试结果,并给出该电路的误差分析与校正曲线。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在抗杂散性、抗温漂、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方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常温气敏元件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敏元件不但在煤炭、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部门有着广泛应用,而且在民用上也日趋增加,如宾馆、饭店、家庭等。但是,目前应用的气敏元件基本上都是加热元件,常温元件很少有报道[1]。常温元件与加热元件比,它的突出特点是不需要加热,因此带来一系列优点,如工艺结构简单、功耗低、成本低、灵敏、稳定、安装使用方便、减少引起火灾的不安全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空气管道在运行工况的保温性能和工况转换的散热性能,是管道热工设计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以DN500高温高压空气管道为例,建立了以硅酸铝棉为保温材料的管道热工性能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管道正常运行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相差很大,管道内侧导热系数接近0.151 W/(m·K),是外侧的7.5倍.稳态工况...  相似文献   

9.
在对三层PE生产过程包覆段钢管中频加热、空气散热等过程传热方式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中频感应理论、传热理论及自动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三层PE生产过程中钢管传热的理论建模方法,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频无极汞灯是汞离子微波频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射频加热作用,光谱灯处于过热工作状态,直接影响194.2 nm光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最终影响整机输出频率信号性能。因此,光谱灯散热结构设计和热分析是汞离子微波频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设计以铝合金灯罩作为散热基座,试验表明,灯罩能明显改善光谱灯的散热性能,使光谱灯温度接近工作点温度。同时,利用热仿真软件Flotherm对光谱灯进行热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跟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Fluent软件对大功率LED的平行翅片散热器进行模拟,分别研究了基板尺寸、厚度及翅片高度、间隔、厚度对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基板尺寸、增大翅片高度、适当地降低翅片间距(增加翅片数量)和适当地减小翅片厚度均能有效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改善LED芯片散热,但前两者的改善作用都基于增大散热器体积,增加了成本,而后两者的取值不宜过小.通过仿真,优化得到了较为合适的散热器参数.  相似文献   

12.
应用Volterra级数分析BP机互调失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Volterra级数作为分析工具研究了BP机中射频接收板的三阶互调失真.作为一个级联系统,建立了射频接收板的Volterra模型,研究了整个射频接收系统的三阶互调失真与各个电路的三阶互调失真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结果对设计射频接收板是有效的,并且适用其他弱非线性失真接收机.  相似文献   

13.
射频指纹的唯一性是基于射频指纹识别无线发射机的基础问题. 将元件制造容差与漂移容差统一为元件容差,将发射机的所有元件等效为一个元件,建立了等效元件的射频指纹识别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指出元件制造容差、元件漂移容差、ADC精度是射频指纹唯一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容差因素进行实验验证的结果显示,射频指纹具有潜在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化学传感器的晶格畸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原件钙掺杂钛酸铅薄膜材料随合成参数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晶格畸变度,该参数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精细结构确定,并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变量;合成参数作为输入变量,以MatlabTM作为操作平台,利用三层识别方法对传感元件的纳米结构进行评估与预测.实验结果与...  相似文献   

15.
从动物粪便中分离到四株大肠埃希氏菌142A、41A、193C、199T所携带的抗药性质粒pTF1、pTF6、pTF7、pTF8。所携带的抗性基因pTF1和pTF6均为人Ap~r、Tc~r、Sm~r;pTF7为Ap~r、Tc~r、Sm~r、Cm~r;pTF8为Tc~r和Sm~r。它们均可以10~(-3)—10~(-5)的转移颖率转移到不同品系的大肠杆菌中去。抽提各质粒的DNA并进行转化实验,然后再进行接触转移实验均获得予期结果。我们将各转移子E.coli K12W1485(pTF1、pTF6、pTF7、pTF8)分别作为供体,再分别与E.coli XACF-△(lacpro)arg-R if~r进行杂交实验以pro、arg为双选择标记;与E.coli62pro~-、his~-、trp~-、Nal~r进行杂交实验以pro、trp作为双选择标记;与E.coliK12W1177leu~-、thr~-、thi~-、Str~r进行杂交实验以leu、thr作为双选择标记结果均获各重组子。实验说明抗药性质粒pTF1、pTF6、pTF7、pTF8均具有诱动其宿主染色体转移的功能。杂交实验能获重组子,原因是供体染色体在质粒诱动作用下能够向受体转移,进而与受体染色体发生重组。有关质粒的作用及转移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息县水泥厂于1987年引进由武汉工业大学研制成功的曾在1988年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第3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银奖的发明专利,水泥立窑等温锻烧技术,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该技术,既在窑内的高温锻烧带耐火砖和保温层之间沿窑体周向装设3组加热元件,每组加热元件由各微机系统单独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智能散热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多功能智能散热器,它可运用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其目的是同时解决手机以及电脑散热的问题.散热器由两部分组成,核心部件是单片机STC90C516RD,利用单片机做控制元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元件可拆卸且可以实现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18.
用XPS研究了纯铜和纯铁在室温和300℃被空气氧化时的表面氧化产物及其在真空中加热时的热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室温表面氧化物(Cu2O和Fe2O3以及二价铜比合物)在真空中300~350℃加热时可还原成金属,而高温(300℃)表面氧化物Cu2O和Fe2O3在同样的真空加热时则不能还原成金属,高温CuO只能还原成Cu2O.本文认为在"二维表面"内室温氧化物的热力学性质可以不同于本体氧化物.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NAOH作为滴定剂的快速检测硅铬合金中Si含量的方法,改重量法[1]为K2SiF6容量法,实验时间由12 h左右缩短为3~4 h,且无需对样品加热,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生成,降低了检测成本.实践证明新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分析结果准确,误差符合国家标准[2]要求.为K2SiF6容量法测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FANUC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之一.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采用了电气元件作为基本组成元件,而且控制系统的优劣与所用的电气元件直接相关,本文主要就日常机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电气元件故障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