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核心环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打造思政教育新课堂、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等,而目前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方面面临着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充分、思政教师队伍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性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较薄弱等问题,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从用活用好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培训等多措并举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以及转变观念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红色故事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文化基石和不竭源泉。通过在安徽13所高校中开展问卷调查,发现红色故事融入思政教育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高校应以教学理念上明确“为何融入”,教学内容上厘清“从何融入”,教学方法上探索“如何融入”三个方面全面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思政课育人格局,提升思政课的立德树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闽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为大学英语提供大量的课程思政素材。将闽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有机融合,在提升闽西红色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调查发现,龙岩学院师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闽西红色文化持肯定态度,但仍存在“闽西红色文化失语”现象。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可通过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完善考核机制等方式促进闽西红色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对加强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逻辑主要体现为情感逻辑、理性逻辑、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在情感逻辑方面,红色文化资源主要以鲜活材料赋能思政课;在理性逻辑方面,红色文化资源主要以...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有效融入“四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爱国热情、责任意识和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四史”教育同思政教育在历史、逻辑和实践三大逻辑层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深入研究“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路径,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激发高校思政教育系统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既能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堂教育。枣庄地方文化包含了始祖文化、先贤文化、城邦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对地方文化现状的梳理和整合,把枣庄文化本土资源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党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政治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运用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在“叙什么”“谁来叙”“如何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与难点。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激发叙事主体、优化叙事内容、创新叙事方式与拓宽叙事场域等方面重构党史故事教学叙事体系,不断增强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力度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红色音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在音乐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是激励全国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日趋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红色音乐道德涵养、精神传承和价值引领的价值功能日渐凸显。教育状态的潜隐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结果的有效性诠释了红色音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独特优势。强化红色音乐育人理念,提升教师音乐和数字化素养;遴选优质红色音乐素材,建设红色音乐数字化资源库;找准红色音乐融入视角,精准科学赋能思政课教学共同构建了红色音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视角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思政课”的价值本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将新时代道德教育有机融入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打造高质量专业课程,强化健康责任与体育精神,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合力育人体系是“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在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在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方面融合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有效应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教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红色家书是红色时代的产物,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充分挖掘红色家书的研究价值,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调查为起点,凝练红色家书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功能,探寻其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点,参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研究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实践、文化、网络"育人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为实践教学提供独特的育人资源。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丰沛的红色资源和厚实的革命文化基因。在一体化视域下,闽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但在横向融通、纵向衔接、整体运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亟需进一步增强一体化共识、统筹一体化内容、优化一体化设计、搭建一体化平台,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教学达到新高度、新境界。讲好“大思政课”,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应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讲清、讲活思政课程。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成为时代有作为的新人。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是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重要阵地。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对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与增强高校思政课感染力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要重视理论阐释,把深刻的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要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内容,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课理论体系;要创新党史教育方法,增强党史教育的吸引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党史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讲好中国故事是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回应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课程之切,顺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之需,满足提高课程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实践之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抓手,其内容、价值导向和目标与思政课相互关联。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优化中国故事内容、丰富讲述形式是增强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育人实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我校电磁学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团队教师多方面构建思政建设基础、深挖思政元素,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课前思政引领,课中思政实施,课后思政强化”的路径,将思政教育全程隐性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的“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逐渐成为推进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针对当下高校社团思政教育现实困境,着眼文化育人的时代要求,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团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所进行的研究探索,旨在通过联动“四个课堂”,实现社团思政教育专业化、精品化、长效化、时代化,持续深化文化育人内涵,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让高校社团思政教育有学校本色、文化特色和中国底色。  相似文献   

18.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是以课堂话语为媒介,教师和学生共同诠释思政意涵、构建价值理解、达成理性共识的过程.分析英语专业的12节课程思政课例,梳理教师在课堂话语中融入的高频思政元素,构建了涵盖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的思政元素框架图.教师运用以互文性为前提的互动、意义协商和突显信息焦点的课堂话语策略,形成"对话—理解—共识"的课程思政教学路线,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未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提升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以价值引领为基本,掌握并拓宽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对高校思政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红色资源转变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一要做好红色资源"进教材"工作,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二要做好红色资源"进课堂"工作,转变思政课教学方式;三要推进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思政课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古典诗文类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典诗词散文并且在引用古诗词方面率先垂范,党和国家大力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国古典诗文具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政内涵,加之悠久的“诗教”传统与丰富的“以文化人”经验,使得高校古典诗文类课程具有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高校古典诗文类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兼顾文学性与教育性原则的基础上精选古典诗文作品,构建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教学效果——无一字讲思政但整堂课、整门课都是思政,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