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国共合作"策略,从国内、国际背景分析"国共合作"方针提出的时代需要,从政策、态度透析"国共合作"方针的实际落实过程,以及从"国共合作"最终失败的原因探究多方责任,以此来综合认识共产国际对中共三大提出"国共合作"方针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策略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三民主义。没有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国共再次合作;没有国共合作,也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3.
徐骥 《科技信息》2012,(14):76-77
作为共产国际直接领导下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革命进程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涉及共产国际。本文以共产国际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主线着重探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其所犯错误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中占主体位置的是政治思想。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主体即三民主义。本文从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中,揭示了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石的原因,对三民主义和孙中山政治思想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武汉国民政府,是广东国民政府的继续和发展,武汉国民政府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参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的,以国民党左派为主的,国共合作的,执行联俄、职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政权;它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因素,属于新民主主义范畴的政权。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赵友培以倡导三民主义文艺著称,曾试图从批评中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创作纲领",并打开一条"实践之路"。此三者,构成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全部。三民主义文艺运动的工作中心,在于"创作"。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既是对中国优秀文明的继承,又是对"天下为公"的发展与弘扬。"天下为公"是执政者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三民主义"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具体措施: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当时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实行三民主义的目的是为夯实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三民主义"是中国大同理想的传承,又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无产阶级、国民党等问题有偏颇的认识,产生了指导中国大革命的“二次革命”战略,虽然对中国革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但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大革命的失败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论"首先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的盲动主义表现出来。在共产国际第九次执委会和中共六大后,共产国际仍坚持城市是农民暴动的中心和指导者,阻碍中央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在李立三中央时期又以"进攻大城市"的冒险主义表现出来;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支持王明上台,使得"城市中心论"在中国的盛行达到了顶点,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26年2月苏联派布勃诺夫使团到中国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之间二十多年非同寻常的关系。认为在这期间,共产国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共产国际给中国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共产国际与中国的关系的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再好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1.
"三大政策"是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三个方面组成。"三大政策"名称的由来,中学历史教科书认为"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这就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即"三大政策"是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确立的。但笔者查阅了与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相关的史料,并没有出现"三大政策"的字样。换言之,"三大政策"一词并不是在国民党一大上出现的。那么"三大政策"这一提法又是如何形成的?下面笔者就向大家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中共广东支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在著名的南昌起义中,都留下了他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组建中华革命党,创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参加新政协,特别是在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开展新政协运动中,他的主张和影响为民革和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协商建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去世后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三民主义的忠实执行者、三大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十年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虽然不再承认三民主义的革命意义,但在实践上仍然继续着三民主义的革命原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形成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4.
1927年"七一五"国共分裂后,中国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求全党继续执行同国民党合作的政策,希望能复兴"左派国民党"。南昌起义正发生在此期间,因此起义后成立的政权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复兴"左派国民党"的政策脱离了中国实际,受到党内同志的质疑。中共中央一方面贯彻共产国际对这一问题的指示,另一方面也对此政策不断作出调整,最终在9月中旬结束这一政策,随即派专人通知南昌起义领导机关。起义主力失利之后周恩来在流沙布置善后的会议上正式打出苏维埃旗帜。大革命失败后提出复兴"左派国民党"的政策是因为共产国际一直对国民党有过高的评价,并且机械地套用"三个阶段"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思想的核心,1905年孙中山提出旧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旧三民主义有很大缺欠,不能完成民族,民主,民生的革命任务,1924年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了飞跃发展,有重在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始,与三民主义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始终伴随的重要理论课题,三民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无从回避的对象。随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政治实践中的角力,马克思主义对待三民主义经过了接纳、否定、吸收、超越的几个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从实践与理论上对三民主义的利用、吸收、改造中使得马克思主义走上中国化的道路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革命和农民革命中,正确的富农政策直接关系到巩固地团结中农,更好地消灭军阀地主豪绅反动势力的问题.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共六大制定了正确的富农策略,并为农民运动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苏共反对布哈林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公开化,共产国际为了清除布哈林错误对中共的影响.公然批评六大决议存在许多不正确不完善之处以及中共在贯彻过程中犯有严重的错误,强迫中共修正农民问题的策略路线.中共领导人曾经竭力反对,最后迫于共产国际的压力.不得不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坚决反对富农的指示."修正"了六大制定的富农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黄埔军校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期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史实为依据,从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活动期间,共产国际推行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的方针;共产国际不支持中共搞武装,只单方面武装共产党;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对武装力量领导权与共产国际指导失误有密切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活动的负面影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其早期军事活动中的错误当然应负责,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中所犯的错误也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建立国共合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国共合作改造国民党,以重新确立和巩固国民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二是通过国共合作获取苏俄的援助和支持。而这两个目的对后来的国共合作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年代初,苏俄为了摆脱在世界上的孤立地位,迫切需要同中国建立友好的国家关系,以减 轻它在远东的压力。为此,在对华策略选择方面,曾先后采取了"孙吴联合"策略、国共合作策略。毫 无疑问,推行国共合作是正确的策略,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然而,苏俄的对华策略选择,是 围绕着它的国家、民族利益转的。这就使中国革命在发展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