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过程中,采用相对变形法确定承载力试验需要进行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试验。本文借鉴工程勘察中载荷试验快速外推法求得慢法试验结果的相关内容,对该方法在复合地基检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检测实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对使用快速法试验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软粘土中导管架海洋平台桩基的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用多项式拟合法和加权残值法(WR)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土抗力的分布,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将利用加权残值法得到的p-y曲线与API建议的软粘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试验数据用折减系数法对API建议的软粘土p-y曲线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残值法比多项式拟合法得到的土抗力分布曲线更合理,试验软粘土的p-y曲线在泥面附近处低于API建议曲线,由修正的p-y曲线得到的模型桩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软粘土中导管架海洋平台桩基的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用多项式拟合法和加权残值法(WR)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土抗力的分布,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将利用加权残值法得到的p-y曲线与API建议的软粘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试验数据用折减系数法对API建议的软粘土p-y曲线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残值法比多项式拟合法得到的土抗力分布曲线更合理,试验软粘土的p-y曲线在泥面附近处低于API建议曲线,由修正的p-y曲线得到的模型桩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在轴承套圈磨削参数优化设计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碧君 《河南科学》2001,19(4):402-406
用正交试验法对轴承套圈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优选方案提高了轴承的加工精度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轴承套圈磨削工艺参数时 ,必须设置整套重复试验 ,给多指标试验方案以科学的综合评价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以增加优选的工艺参数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5.
褚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695-3698,3702
本文主要对动量法翼型阻力测量的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动量法测量原理和试验飞机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两种测试设备:尾流探头和尾流耙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飞行试验方法和测试难点。最后初步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和不确定因素分析。在国内尚未开展翼型阻力测量方面的飞行试验下,可为今后的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两个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问题,应用零成分搜索法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对苦参碱聚丙烯酸树脂微球的制备工艺试验和荷叶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从两个实例看出,零成分搜索法与传统优选法不仅结果保持一致,并且提供了更多关于试验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以自来水作为试验用水,分别采用定水头法和落水头法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进行测量。研究了自来水、透水混凝土试件饱水与否对两种试验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来水作为试验用水,对落水头法无影响;但是对定水头法影响很大,气泡堵塞在透水混凝土孔隙内致使定水头透水系数随时间的持续不断减小,气泡之所以能够堵塞在孔隙内,是因为溢流水槽中的水起到了水封作用。此外,透水混凝土试件饱水与否对透水系数试验影响甚微。最后,对两种透水系数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应用正常情况法对六种管簇结构进行了交雷诺数换热试验,提出了试验结果的准则方程.对五种管簇结构进行了纵向各排的放热试验,作出换热系数随纵向深度的变化曲线.文章介绍了正常情况法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并对其优越性及适用条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西北某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西北某铀矿山工业堆浸试验所需试验参数,对该铀矿矿石进行了搅拌浸出条件试验和-5 mm、-10 mm两种不同粒级的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该铀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较低,适宜采用酸法浸出;2)氧化剂对酸法浸出的作用不明显,而对碱法浸出有一定的效果;3)铀矿石粒度对铀的浸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唐茂勇 《科技资讯》2012,(9):52+54-52,54
本文针对土钉支护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从理论研究层面对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进行了概括,然后从试验研究层面,分别对美、日、法、德等国家从事的相关试验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替代工质R134a在水平强化管外的核态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查明了热流密度、蒸发压力和沸腾换热系数的关系,拟合了适合于本强化管的沸腾换热系数计算式.并对R22和R134a在强化管外池沸腾换热的特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机车用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传热状况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各种最新的传热系数公式对机车柴油机的传热量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另外还对不向的气缸壁温度时柴油机的散热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缸壁温度对柴油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上海桑塔纳轿车用散热水箱的传热性能进行试验,依据实测数据,将管外横掠管簇的对流换热系数从传热系数中分离出来,并整理成无量纲准则式,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对管内外的传热特性、阻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目前考核散热水箱热性能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75kW微型燃气轮机回热器传热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等流量法在高温回热器试验台上的应用.用等流量法(修正的等雷诺数方法)对75kW回热器进行传热性能试验,并进行传热数据分析.从总传热系数K中分离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h,获得了有工程应用价值的Nu-Re准则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分离式热管蒸发段流特性的基础上,对其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文中着重分析了核态沸腾传热区及飞溅降膜传热区的传热原理;根据试验数据回归整理了相应的换换系数无量纲准则关系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相当好;分别与大空间池沸腾传热和整体式热虹吸管热管蒸发段降膜区传热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分离式热管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圆柱形和三角形电极的EHD强化管内沸腾换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123为工质,对圆柱形电极和三角形电极进行了电水动力学(EHD)强化管内核沸腾换热试验研究。试验换热管为垂直套管式,外层为加热水路,内层为工质回路,中心布置着电极。电场强度范围为0~2.133MV/m,热流密度范围为1.5~10.0kW/m2,换热系数的误差为±9.7%;相应的强化因数的误差为±12.2%。结果表明:两种电极的最大强化因数接近,分别为2.15和2.11;在达到最大强化因数时,三角形电极所需要施加的平均电场强度和能耗比圆柱电极低得多。  相似文献   

18.
A second look has been given at the mechanism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based on the analogy between convection and conduction with heat sources. The strength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fluid velocity and fluid properties, but also on the coordination of fluid velocity and heat flow fields. Hence, based on the included angle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vectors, the presence of fluid motion may enhance or reduce heat transfer. With this concept, the known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may be understood in a deeper way. More important is that some novel approaches of heat transfer control can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9.
对轿车散热水箱中圆、扁两种形状的管子进行了热性能试验并取得数据,在传热,风阻和水阻的综合特性上作了比较,评价管子形状对传热和功耗的影响,得出扁管散热水箱的最佳管内水流量为1.14kg/s,此时水阻为48645Pa。指出选用扁管作为散热管,既具有强化传热的优点,又可降低管内水流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用于高温气体换热的列管换热器的设计,提出在传热计算中应考虑热辐射问题.建立了关于辐射传热计算的简化处理方法,得出了辐射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