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晓田 《科技信息》2010,(32):I0026-I0026,I0029
韩国基督教在独裁时期和民主化时期,积极入世,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从此奠定了主流宗教的地位。韩战后基督徒人数飞速发展,促使儒家传统意识从顶到下崩溃,儒学并没有成功包容基督教,反而是基督教本土化后,彻底击败了儒学,对韩国儒学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失败。本文通过对基督教对儒家传统的替代作用的研究,探讨儒学思想发扬光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主流宗教与基督教精神进行了比较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的幸福 ,基督教强调来世的完满 ;中国宗教比较宽容 ,基督教则比较独断。  相似文献   

3.
儒学性善论作为国人社会心理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与之融合方能融入国人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性善论认为人生而即有区别于禽兽的善性,并称此善性为人性。此善性作为苗芽,需后天培养才能长大;又因人生而亦有不合于人性的兽性,故需后天的修身养性,人才能成为一善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则将人的全部生理—心理本能均视作一般的人性,又将人能动的实践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类特性。一般的人性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人身上,通过人能动的实践的类特性,在后天得到发展与实现,此即具体实现的人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能够将性善论的积极方面吸纳进自身,同时亦能为性善论人性更好地实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是二者关系研究中的基础性课题,学术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基本概念分析不足、理论框架缺乏反思等问题。为此,我们从语言和概念分析、比较视角和层面的厘定、辩证思维的运用、比较目的的确定四个方面考察了进一步推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西诗歌因中西文化内在精神与历史传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范式,我们可从文艺学学科内视角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中西诗学进行比较,以探寻两者的异与同并以此为基本动机,深化中西诗学在多元语境中的对话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运用弗莱的“向后站”理论审视剖析王安忆的《长恨歌》,指出《长恨歌》世俗素材都是对于宗教精神的暗示。这一暗示揭示儒学的现世快乐追求、基督教的灵魂拯救、佛教的人生超脱都无法让人类安身立命,从而引发对宗教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唐代郊祀活动中祭祀主神的家族体系特征及其至上神的确立;《开元礼》祭祀法典特征和对郊祀活动的行为及思想观念的研究,认为唐代是儒学宗教化倾向进一步加深的关键阶段,天命论和不可知论的广泛存在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唐代郊祀活动中祭祀主神的家族体系特征及其至上神的确立;《开元礼》祭祀法典特征和对郊祀活动的行为及思想琨念的研究,认为唐代是儒学宗教化倾向进一步加深的关键阶段,天命论和不可知论的广泛存在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9.
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正确地认识宗教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行动等。文章分析了中西方宗教在目的论上的一致性和在宗教精神上的主要区别,阐述了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对各自文化生活的影响,重新审视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以期能使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晚期希腊哲学与宗教的整合主要有两股潮流:一股是斯多亚派与各类宗教的整合,使宗教超越了狭隘的民族性,具有了世界主义特征;另一股是希腊哲学,主要是柏拉图主义与犹太教的整合,建构了一神论的理论体系。二者的汇流,产生了世界主义的一神教——基督教。思格斯关于基督教产生的论述,代表他所处时代的学术水平,有其正确之处,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加坡宗教法规的宗旨、管理机构、宗教团体机构、政府官员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相应和中国宗教法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的全盛时代,初始是犹太人的民族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宗教。但基督都在成长过程中信徒的民族成分、阶段成分、教义以及与罗马帝国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终一步步发展为罗马帝 略阶层人士都信奉的帝国宗教。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东亚经济飞速发展的思想根源。它具有独特的应对力,成功地使东亚各国保持儒家文化,应对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期,对于康有为及孔教派的儒教(孔教)观及儒学宗教论,各思想派别都给予了激烈的反驳或回应。尽管其论争的出发点有较浓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意味,但它促使人们开始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重新审视和检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部分的儒学,因而对于学术思想史来说不无重要意义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文化,宗教文化是人类自觉思维的产物,不同宗教文化的表述形式及表述内容都对其本民族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而被中国本土化了的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精神意境和人生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基督教与佛教不同的宗教理念,从生命意识、家庭伦理以及人际交往三个方面入手来此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探讨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在英语语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具体表现在词汇,习俗,禁忌等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做好基督教元素的引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语言和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宜根据实用、适度、灵活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实施基督教元素的引介。  相似文献   

17.
罗萍 《科技信息》2011,(24):127-127
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的根基,早在唐代就传入中国,却始终未能融入中国社会,本文分析了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它对现代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儒学复兴运动在中国与东亚的兴起,已经成为事实.在新世纪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学的理论形态将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成型于上世纪中叶的熊十力、牟宗三新心学、冯友兰新理学、马一浮新经学固然有其发展的空间,但恐怕很难突破经院哲学的藩篱而为普罗大众所接受;成型于世纪之交的新儒教虽然将在民间聚集信徒,但决不可能像倡导者期望的那样成为中国的国教.而面向生活实践的生活儒学与重视道德人文精神的民主仁学则提供了一个有可能深入社会生活与大众理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人类的文化创新之关键在于开发出新的最根本的人性本体与生活世界之原理,而儒学正逢其时。要创新和复兴儒学,需要深刻认识儒学之本。从中国文化之本源出发,可以引申出一个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创造理论:无极而太极的层级创化论。此亦儒学的基础及其开始。儒家的开发建立在周易哲学的创造思维与人性自觉的基础上。儒学为知本之学,亦为本体用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