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常易发生骨痛甚至骨折的一种慢性全身性骨胳疾病[1]。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大类:一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龄人群;二是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约在1/3~1/4更年期后妇女中发生。  骨质疏松症常可见到如下表现:一是骨折。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约占骨折总发生率的50%,它有一个长的临床前期。老年人多发生于髋部(股骨颈、股骨粗隆间),其在致病程度、死亡率上都是最严重的;更年期后妇女容易发生脊椎压…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疾病,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本文对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参与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及其相互关联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揭示了雌激素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最近已经研制出两种新的防治骨癌和骨质疏松症,减轻和缓和骨癌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药物。据介绍,今后骨癌及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这两种新的途径,来对付损害骨质的细胞,防止骨癌的发生,阻止癌细胞扩散,减轻由骨癌细胞转移所造成的疼痛,效果十分显著。   由于人体的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剧烈的人体运动,因此人的身体必须通过不断地将骨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从而使骨不断恢复原状,以适应承受巨大压力和剧烈运动的需要。然而,人体中骨的一些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或骨癌等,却破坏着“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那…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与细胞因子改变有密切的关系。部分细胞因子表达增加或降低会影响骨的微环境中细胞的增殖,分化,使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发生紊乱,骨代谢偶联失衡,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体育运动可以改变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回顾并分析了纯中药制剂骨疏康(GSK)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结果显示:(1)GSK在药理学方面具有特殊性,含有了多种西药的联合效价.(2)在1085例临床报告中(病例选择偏重于绝经期后1型骨质疏松症女性病人),GSK对绝经期后妇女和1型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疗效可靠性高于其他类型(包括男性、合并压缩骨折,高龄等);通过骨密度测定,GSK可以明显增加骨密度(BMD),即提高骨量,但对于改善骨的体积密度(BVD),即改善骨质的效应尚不能明确肯定;GSK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稳定可靠,所有文献均有较满意的正向结论,可大致归结为:3个月疗程,75%的显效率.  相似文献   

6.
患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多发病的第七位。研究证明像骨质疏松症这样的老年疾病可以预防,而预防则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骨骼是孩子身体逐渐长的支架,是不停变化的活体组织。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投资”骨健康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作用特点也各不相同,临床治疗选择与应用较为复杂。大部分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是抑制骨吸收药,本文主要对骨质疏松治疗中的抑制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性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降钙素等四类骨吸收抑制剂进行概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的根本内容指的是骨的成骨细胞减少,类骨构成及钙、磷堆积缩减,骨矿物质,骨的有机物所占的份额缩短,骨的结构可见骨小梁稀疏,变窄,最终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记载中属于骨痿的范围,其多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常与肝、脾、肾等脏有重要的关系,同时血瘀也是其促进因素。本文就中医药医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为学者提供思绪。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的运动防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已被认为是1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其机理有调节性激素、增加骨血流量、对骨产生机械应力、增进骨发育、提高骨钙阈值和钙吸收,增加肌肉力量等。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包括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根据骨质疏松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用心率来确定运动强度,以及适宜的运动时间、频率等。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丢失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病,可增加骨脆性,从而增加骨折风险~([1-3])。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世界十大慢性病之一,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30%的女性和10%的男性都患有OP~([4])。本文主要对近年来OP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对7例已确诊有骨质疏松症的骨移植患者进行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患者成骨细胞活性指标(血清特异性骨碱怀磷酸酶、骨钙素和I型前胶原蛋白羧基末端前肽)和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正常。提示肾移植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高,但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维生素D代  相似文献   

12.
韶关地区成年人定量超声骨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骨定量超声法测定了809名正常体健者的右侧跟骨宽带超声衰减(BUA)和超声声速(SOS).结果表明:男女性跟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年龄组,二者均随增龄参数值缓慢下降,但女性从50岁开始各参数值加速下降,持续约25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超声骨参数值下降速率一致,跟骨BUA和SOS值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下降,女性从50岁以后下降趋势更明显,女性OP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3.
邬祎丹  林梅 《科技资讯》2013,(6):225-225
骨质疏松症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多发病之一,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数病人在严重的骨痛或者发生骨折后才会发现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因此早期的预防保健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如何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加以保健进行指导,旨在减少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后骨折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的一种老年骨病,浙江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用小苏打给骨头"穿铠甲","击退"骨质疏松元凶破骨细胞,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 国家卫健委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的常规抗骨吸收药和促骨合成代谢药已广泛用于临床,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老年人的骨量丢失,但往往无法完全逆转已经破坏的骨质.同时也存在着耐药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血中一些激素、细胞因子、骨钙素等含量 ,证实这些物质均对骨代谢有一定调节作用 ,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关 ,从而为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活性维生素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延敏 《科技信息》2011,(27):I0399-I0399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加钙剂或单纯钙剂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9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与骨化三醇加钙剂或单纯钙剂治疗,比较骨痛缓解情况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骨化三醇加钙剂组骨痛较对照组明显缓解,但骨密度变化不大。结论:骨化三醇加钙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讲座对住院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及骨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病房中年龄为6075岁的符合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10名进行相关防治知识和骨健康行为的评估,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认知明显提高,对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有一定的提高(P<0.01);患者骨健康行为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专题知识讲座的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帮助老年患者充分认识疾病本身及其危害,骨健康行为明显改善,生命质量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以及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并伴有骨脆性增高而极易导致骨折的疾病。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但因单纯的骨质疏松症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往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多数患者是在骨折或腰腿痛作骨密度检查时发现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同年龄人。骨折以后由于制动又可加重脱钙,影响骨折的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和家庭负担。我院对1998年、1999年两年因腰腿痛、骨折来门诊、住院的初诊患者1657例作骨密度检查,发现患骨质疏松症的占检查总数的78.62%,其中30岁以上占51.59%。可见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骨骼疾病,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作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是机械性应力刺激减少而导致骨量丢失的骨质疏松病症,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麻烦和负担。目前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及其防治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该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十分流行的疾病,已被人们看作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骨质疏松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在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中,运动疗法已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但关于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的献报道差异性很大,为此本从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两方面归纳总结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