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对乙烯基苄基丁二酰亚胺)树脂(简称丁二酰亚胺树脂)对苯酚和水杨酸等酚酸类物质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树脂对苯酚和水杨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R2都在0.99左右,吸附为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速率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表观活化自由能都小于40 kJ/mol.  相似文献   

2.
N,N'-4,4'-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的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顺丁烯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两步法合成N,N-4,,4′-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以甲苯和N,N′-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水沉析、旋转蒸发两种方式处理产品,并且对比了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干氢催化树脂的催化效果。还讨论了反应温度、DMF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催化效果优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第一步酰胺化在室温下反应,第二步在树脂催化作用下,溶剂和水共沸不断蒸出生成的水,而且加入DMF可使环化反应在均相状态下进行。由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合成的产品,其纯度高。产品熔点在155~159℃之间,最高收率达92.1%。  相似文献   

3.
由顺丁烯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两步法合成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以甲苯和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水沉析、旋转蒸发两种方式处理产品,并且对比了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干氢催化树脂的催化效果。还讨论了反应温度、DMF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催化效果优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第一步酰胺化在室温下反应,第二步在树脂催化作用下,溶剂和水共沸不断蒸出生成的水,而且加入DMF可使环化反应在均相状态下进行。由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合成的产品,其纯度高。产品熔点在155~159℃之间,最高收率达92.18%。  相似文献   

4.
新型酸性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入手,尤其就化学结构方面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在以氧修饰的超高交联树脂NJ-8上引入邻羧基苯甲酰功能基团,合成了一种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酸性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并测试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这种树脂对酚类有机化合物的吸附量,与NJ-8及大孔吸附树脂XAD-4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促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是一种新型促渗剂,具有毒性小促渗效果好等特点.用=4%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处理小鼠皮肤可使皮肤给药的小檗碱血药浓度大幅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提高11.56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促渗剂氮酮只能提高生物利用度3.86倍,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的促渗效果是氮酮的2.99倍.在进行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和红细胞作用的实验时,也观察到可以引起细胞溶血,且存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6.
陶果  徐友辉  朱斌 《科技信息》2010,(16):I0012-I0013
本文研究了氯化亚锡催化还原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NPMI类化合物——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考察了温度、催化剂、中合剂、萃取剂、酸度和萃取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在反应温度60℃、n(氯化亚锡):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5:1、n(盐酸1:1):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20:1、无水碳酸钙作中合剂、乙酸乙酯作萃取剂、萃取次数6次的条件下,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收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7.
多种树脂混配使用,才能制得性能优异的涂膜,而多种树脂的混配使用常常存在着相容性问题,通过接枝技术,控制适当的条件,合成一种可与多种树脂相容的中介树脂,将之加入到含多种树脂的涂料体积中,改善多种树脂的互容性,从而提高涂膜的表现性能,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炭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和结构材料,能否保障炭材料制品质量的关键在于使用粘结剂性能的好坏,沥青树脂粘结剂因与炭素材料有良好的亲和性而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多聚甲醛为交联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沥青树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沥青树脂的软化点、结焦值和β树脂等指标的影响,采用FT-IR表征了沥青树脂的合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与多聚甲醛发生了阳离子型缩聚反应,沥青树脂的软化点在136.2~177.3℃、结焦值在27.64%~38.05%、β树脂在22.79%~41.89%可以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研究了金丝桃素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果表明,贯叶连翘醇提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40%乙醇洗脱可以除去大量杂质,80%乙醇可以解吸吸附树脂柱上的金丝桃素,该方法操作简单,消耗低,产品中总金丝桃素含量可达2.13%,提取率为81.3%。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4种大孔树脂对成草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筛选出适宜的X-5树脂,考察了成草总黄酮提取液初始质量浓度、pH值、树脂用量、振荡温度、转速等因素对X-5树脂静态吸附成草总黄酮的影响,以及V(乙醇):m(树脂)和乙醇体积分数对其静态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质量浓度为1.00~2.51mg·mL^-1,树脂用量为4g,在35℃、转速为110r/min振荡条件下,X-5树脂对成草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性能,pH对吸附的影响不显著;采用体积分数为60%乙醇,V(乙醇):m(树脂)=25:1.其解吸效果较好,解吸率为75.73%.  相似文献   

11.
用漆酚树脂固载化三氯化铁高分子催化剂合成醋酸异戊酯,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该催化剂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当醇酸物质的量之比为0.6:1,反应3h,催化剂用量为醇质量的2.3%-3.4%时,酯化收率可达88%,产品纯度达99.5%.且该催化剂具有腐蚀性小,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环己酮为溶剂,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co-N-苯基马来酰亚胺无规共聚物.通过调节单体投料比,制得含N-苯基马来酰亚胺质量分数为17%~55%之间的二元共聚物.采用FTIR、元素分析、13CNMR技术对共聚物的化学组成、链序列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证明该共聚物链序列结构无规、化学组成均一,这种结构特征将大大提高其与被改性的基体树脂的相容性.此外,用DSC,TGA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得出共聚物组成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含量与其耐热性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曲线.随着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的增加,共聚物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提高.所以该共聚物是一种理想的树脂耐热改性剂.  相似文献   

13.
以乙醇,乳酸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常压下合成乳酸乙酯.研究了树脂种类、反应温度、树脂用量、酸醇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在不分离产物情况下,合成乳酸乙酯的反应条件为:酸醇比1:4,反应时间180min,催化剂用量(以乳酸加入质量计)10%,沸腾状态下反应,乳酸的单程转化率达72.53%.催化剂可重复使...  相似文献   

14.
耐温型碳纤维拉挤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石油开采的抽油杆长期耐温使用的需要,研究了4种不同树脂基体的碳纤维拉挤复合材料的抽油杆样品,采用DSC分析了4种树脂基体的固化特征,通过力学性能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了所得的4种碳纤维抽油杆样品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并初步进行了碳纤维抽油杆的动态服役和实验室模拟的介质腐蚀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种具有不同耐热等级的碳纤维抽油杆,可满足国内深井和超深井石油开采的抽油杆的耐温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和耐温性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孔树脂法提取大豆废料中金雀异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孔树脂法提取大豆废料中金雀异黄素为目的,提出其精制工艺路线,即提取液经等电点沉淀、离心与萃取处理,初步去杂,AB-8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纯化。结果表明:离心、萃取等方法可以除去大部分油脂和蛋白质等:AB-8树脂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树脂。高浓度样液以较低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可以提高动态吸附的吸附速率;梯度洗脱的最佳工艺流程为蒸馏水→20%乙醇→70%乙醇一次上柱洗脱,40%乙醇→70%乙醇二次上柱洗脱;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金雀异黄素纯度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酸性树脂为催化剂,由苯甲醛与丙酮合成苯丁烯酮,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苯丁烯酮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0.4g,反应时间3h时,产物收率可达463%,催化剂经7次重复使用后其性能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N—正丁基—苯甲酰—2—碘酰内亚胺促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是一种新型促渗剂,具有毒性小促渗效果好等特点。用φ=40%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处理小鼠皮肤可使皮肤给药的小檗碱血药浓度大幅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提高1156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促渗剂氮酮只能提高生物利用度3.86倍,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的促渗效果是氮酮的2.99倍,在进行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和红细胞作用的实验时,也观察到可以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高吸水树脂的发展史、研究概况及其前景。采用接枝共聚的实验方法,对玉米淀粉与甲基丙烯酸接技共聚制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吸水和吸盐方面性能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到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23%,过硫酸铵为淀粉的1.5%-3.0%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淀粉的0.70%-0.85%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吸水倍率在97~260倍的高吸水性树脂。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相似文献   

19.
【专利名称】负载型催化剂在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应用【发明人】刘琳,钱建华,王道林,等【简介】N-苯基马来酰亚胺是合成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刚性耐热单体,也是一种医药、农药和染料的中间体。可作为聚合物的原料和ABS树脂的耐热、耐冲击性改性剂。而且在PVC、PMMA树脂和感光材料中可作为耐热改性剂,也可作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中硫化交联剂,用来制造耐热聚合物,植物生长促进剂等农用化学品。N-苯基马来酰亚胺也具  相似文献   

20.
当量粘度法判断RF树脂粘合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量在线取样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以下简称RF树脂)溶液的当量粘度,来间接判断RF树脂的粘合性能。在NaOH质量分数为0.25%、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分析得出在反应时间为5h、F/R=1.8时合成的RF溶液粘合性能较好。并对此试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与测当量粘度结果一致,说明当量粘度法问接判定RF树脂的粘合性能的可行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