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并与62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的血浆HCY水平和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均P<0.01)_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中高血浆HCY水平患者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之一,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并与62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的血浆HCY水平和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中高血浆HCY水平患者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之一,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王静 《科技咨询导报》2011,(28):233-233
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有关,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血清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标记,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测定血中HCY浓度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如何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取骨科病人下肢骨折及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上对其进行系统的预防、治疗.结果:骨科对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经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疗效标准达优.结论:对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对发病率的控制及治疗疗效的提高,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含量在肝硬化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并分析47例肝硬化患者及55例健康者血浆tHCY含量,以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血浆中20种氨基酸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tHCY水平(12.98±3.73μmol/L)与正常对照组(10.29±1.96)μmol/L相比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14.96±4.74μmol/L),与对照组、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肝硬化Child-pugh B级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CY变化与血清ALT、AST、ALB、TBIL、PALB、BUN、Cr、BCAA/AAA无相关性,而与氨基酸分析中蛋氨酸(MET)成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可作为评价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对116例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16例病人经抗凝、溶栓治疗一周的复查、超声示血栓段静脉管腔缩小血流通畅,血栓再通.结论:超声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早期、无创、高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ey)水平的变化,探讨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和6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y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e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ey水平两两比较,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脑梗死病变的程度,其升高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90例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二聚体浓度检测,并采取常规血栓防治流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13.85%),明显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5例,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19例(46.34%)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52.0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骨折后24 h内D-二聚体浓度300 ng/m L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 ng/m 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应从急症诊断开始给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中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4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左下肢28例,右下肢11例,双下肢6例。结论CDFI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血栓的形态、类型、管腔阻塞情况、血流状态及急慢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流变除栓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5例12d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置入6F或8F两种型号Oasis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以2.5mL/s的流率和5171kPa的压力注入,行流变血栓清除术,并辅以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血管开通、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变血栓清除术后,25例重建了前向血流,并清除了绝大部分血栓物质,技术成功率(残留狭窄<50%)为72%(18/25);8例附加球囊扩张,其中7例附加内支架治疗;3、6个月的初始血管开放率均为100%,经平均8.5个月的随访,治愈率为84%(21/25),后遗症发生率16%(4/25);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重心轨迹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从理论上建立人行走时重心轨迹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重心轨迹控制系统,并对此重心轨迹控制系统进行了机构运动学仿真.对机构所能得到的模拟重心轨迹与理论得到的重心轨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重心控制系统的最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可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人体下肢自由度进行简化,建立了人体下肢运动学方程并求得正解.采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和SimMechanics设计工具建立人体下肢的运动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研究,得到下肢各关节的运动轨迹与实际测量的轨迹基本吻合,证明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为实际的康复医疗及机构的控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有效控制策略对于人机系统运动的协调一致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提出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结合ADAMS和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以角度误差和关节力矩作为系统输入输出量,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保证人体与机器人之间的运动协调性和一致性的良好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正常人髋、膝关节运动数据建立人体关节数学模型。将Brunnstromc与训练过程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相结合,规划出对不同患者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的人体生理学训练步态。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获取患者自身健康腿的关节运动数据,并结合Matcom实现混合编程,可避免医疗师将数据提取再用Matlab进行处理的过程;同时由于下肢具有的步态对称性,可作为步态协调性康复训练的参考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多方面的结合及应用,加深了对步态规划方法的认识与理解,也为康复训练临床试验及寻求更稳定合理的步态规划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试假肢的性能,本文设计了下肢运动平台,平台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四个直流电机,4个伺服驱动器,一个控制板卡和一台电脑.根据仿生学将他们连接起来,并以固高控制卡为控制核心,以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角度信号作为下肢平台的运动控制信号,在VC环境下编程控制电机,通过四轴同步刷新的方法控制平台运动,使平台在运动过程中比之前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7.
选取湖北省801名7~19岁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动作协调性发育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7~13岁)向对称协调转变;9~13岁,在完成最大速度的动作时,完全由对称交叉反射协调关系取代.13岁以前,两腿交替动作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在安排小学和初中体育健康课的内容时,应注意适当安排发展四肢交替的对称性运动能力的发展.△K作为表征协调性发展的动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单个重复动作和两腿交叉性动作速度发展的动态变化;可在普通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健康课教学效果检查中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