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加工番茄专用肥肥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工番茄专用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可达96159kg/hm^2,比对照80248kg/hm^2增产15911kg/hm^2;同时,加工番茄滴灌专用肥可显著增强加工番茄的生物学性状。加工番茄专用肥对加工番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腹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的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滴灌覆膜条件下,加工番茄养分吸收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于茎、叶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加工番茄的生长重心逐步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分配于果中的养分越来越多。加工番茄植株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特点是:番茄植株中磷的含量明显低于氮和钾的含量,而且在各个不同生育期,加工番茄植株的不同部位其养分含量及其分配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钙措施对加工番茄脐腐病发生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喷施氯化钙、滴施硝酸钙对加工番茄果实含钙量、脐腐病发生率、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施钙措施都可降低脐腐病发生率,滴施硝酸钙处理可提高加工番茄果实含钙量和加工番茄果实硬度,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到140t/hm2,分别较不施钙和喷施氯化钙处理增加了22.8%、14.3%。硝酸钙滴施对加工番茄品质影响不大,但加工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于2017-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设置4个灌溉水平和3种施氮梯度的完全组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水氨水平下土壤含水率、作物耗水和加工番茄各器官对氮素吸收分配的变化.结果 表明: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在不同水肥耦合作用下,均于果实膨大期达到...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准备、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新疆地区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加工番茄田间小气候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里格尔87-5番茄为材料,研究了膜下滴灌与沟灌两种方式的田间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滴灌番茄生育前期提高土壤温度,旺盛生育期有降温效应,保持土壤湿度,防止灌溉水渗漏,光照强度和光合速率优于沟灌,明显改善了番茄生育期的生态小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和加工番茄红果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棉花叶片和加工番茄的果实等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含量,分析影响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以加工番茄叶片饲喂的棉铃虫上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6.04 d、幼虫存活率最高54.44%,蛹羽化率最高83.58%,以加工番茄红果发育历期最长26.17 d,幼虫成活率最低3.67%,蛹羽化率最低0.00%。因此,4种食料中棉铃虫的适合度为:加工番茄叶片棉花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加工番茄红果。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加工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5.14%、C/N为0.91;加工番茄红果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3.04%、C/N为9.65。因此,植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低、C/N小、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设施番茄滴灌肥水耦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滴灌肥水耦合技术,在不同施肥水平下,设备番茄滴灌适量施肥(中量水平)比大水漫灌肥施N、P、K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5.84、16.93、14.13个百分点,水分生产效益提高4.79kg/m3,番茄增产27.12%,VC含量增加2.05mg/kg,NO3-N含量减少11mg/kg,减少了灌溉水用量和肥料投入,实现了棚菜生产高产优质低耗,提高了棚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立东 《科技信息》2013,(18):464-464
本文就新疆加工番茄生产过程存在的田间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果实浪费严重,种植品种和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生产中需要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建立种植规范,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加工番茄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积极提高加工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建立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加工番茄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技术模式,实现新疆加工番茄种植生产的规范化、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科技》2011,(4):3-3
<正>7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健强和农学院副院长陈青云一行12人来石河子考察与学术交流。上午,专家们听取了中国农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班学员论文进展汇报,并对每个学员后期工作提出了要求,之后一行人员参观了石河子农业科技园区麦后复播青贮玉米、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滴灌水稻种植等示范地。  相似文献   

12.
在夏季果实成熟期,加工番茄果实发病和腐烂造成大幅度减产减收以及加工制品的品质下降的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根据2003—2004年新疆北部加工番茄病害的情况,2005年有针对性地选点、抽样和跟踪调查,重点研究了加工番茄田间果实发病和腐烂的主要类型、特点及病因、病原菌;调查研究了田间发病情况及其与果实发病与腐烂的关系;研究了人工接种条件下主要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情况。通过研究与分析,对加工番茄田间果实发病与腐烂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生产上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加工番茄籽在加工番茄籽清选装置及排种器中的碰撞接触模型,结合恢复系数的基本定义,采用FASTCAM-10K系列Model 500高速摄像机、自制跌落仪及PC机构建了加工番茄籽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加工番茄籽的弹性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选择目前新疆广泛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的种子进行研究,采用L12(31×24)混合正交试验研究各相关因素对加工番茄籽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加工番茄籽法、切向恢复系数的显著影响因素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采用L4(23)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建立了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与法、切向恢复系数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4.
杜伟 《巴州科技》2010,(2):27-30
低压大流量滴灌系统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节水、增产、管理方便等特点,适合棉花、番茄、辣椒等作物。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脐腐病、裂果病和日烧病三种。近几年由于加工番茄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对农民种植加工番茄的积极性挫伤很大。为确保加工番茄的加工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多年经验,将加工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番茄脐腐病:又称顶腐病,蒂腐病。初发时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病斑凹陷变褐,最后形成直径1~2cm的黑疤,严重时扩展到小半和果实;发病后期遇湿度大时,腐生霉菌寄生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而且多发生在第一、二穗果上,同一花序上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 因结果期水分供应失常,造成番茄生育前期水分充足,果实膨大期需大量水分时遇高温干旱,使大量水分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而散失,果实发育所需水分不能正常供应,使钙素的吸收和代谢造成障碍,果实生长发育受阻,花脐部分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天山北部地区加工番茄上ToMV和CMV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加工番茄上ToMV和CMV消长动态,采用RT-PCR方法对新疆天山北部6个地区采集的加工番茄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138份加工番茄样品中,石河子、奎屯、乌苏的样品在存在CMV和ToMV,并以CMV为主,ToMV次之;从石河子蔬菜研究所,按不同品种不同时间采集的加工番茄660份样品中,CMV的检出率为21.5%,ToMV的检出率为12.1%,2种病毒的复合检出率为8.9%,病毒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往年;CMV和ToMV分别在6月25和7月11日左右开始发生,CMV比ToMV早发生10-15 d。2种病毒的发生高峰期都在8月中下旬,复合侵染发病期在7月下旬;品种间2种病毒的消长动态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和静县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作物面积也逐年上升,从2001年随加工番茄价格不断攀升,种植加工番茄的面积也不断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已达5459亩,而加工番茄的病、虫、草害问题也就日趋突出,现根据我们在拉布润林场蹲点调查的经验将加工番茄主要病、虫、草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长期连作对加工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位微区试验,研究了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苗期至成熟期连作3、5和7年加工番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导致其产量下降,连作3年、5年和7年的产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46%、15.61%和33.94%。说明在加工番茄整个生育进程中均表现出连作障碍效应,连作影响加工番茄叶片的光合性能,进而决定其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择不同的滴灌带布局、行距配置,实现节本降耗、增产增效,以选择适合本地区番茄机械采收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一膜3带、70cm等行距栽培模式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加工番茄CMV与ToMV的ELISA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针对CMV和ToMV的单克隆抗体对田间表现病毒病症状的137个加工番茄自然病株进行了间接ELISA检测,检测结果表明,CMV和ToMV在加工番茄上的侵染率分别为83.2%和61.3%,并且2种病毒常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率达58.4%。用Eviews3.0软件借助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分析CMV和ToMV在病株上的带毒量,结果表明,2种病毒在病株上的积累是相互影响的,互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