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采用Perkin反应合成肉桂酸,可使其产率由原来的65% ̄70%提高到85% ̄90%。  相似文献   

2.
本文说明了在 K_2CO_3催化的 Perkin 反应合成肉桂酸中,催化剂碱应是 K_2CO_3,而不必经过 CH_3COOK 催化。证实了 K_2CO_3催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无水氟化钾作催化剂的Perkin反应,合成了八个化合物。与无水醋酸钠或无水醋酸钾比较,用无水氟化钾作催化剂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氯化铵(TB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AC)合成肉桂酸苄酯的方法,考察了各种催化剂的用量和时间对反应及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可将肉桂酸制成肉桂酰氯,再与苄醇反应制得肉桂酸苄酯,讨论了物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肉桂酸和氯化苄为原料,利用相转移催化法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的方法,收率达917%。  相似文献   

6.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水硫酸氢钠催化乙醇与肉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乙酯。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氢钠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肉桂酸/乙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肉桂酸/乙醇/硫酸氢钠的摩尔比=1:19:0.51,回流3h)下,所得肉桂酸乙酯的产率为97.1%。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无水氟化钾催化Perkin反应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季铵盐能提高无水氟化钾对Perkin反应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N-乙基哌啶、N-甲基吗啉为原料,采用微波合成方法合成了6种离子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确认。探讨了价廉易得,环境友好和无毒性的离子化合物催化的芳香醛与乙酸酐的Perkin反应。该反应具有催化剂经济易得及其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磷钨酸作催化剂,合成了肉桂酸乙酯。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尔比12: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2.8%,反应时间2.0h反应温度100-110℃,收率可达95.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催化剂催化合成α-呋喃丙烯酸的Perkin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总的反应对于各组元分别接近准一级.提出Perkin法合成α-呋喃丙烯酸过程中乙酸酐碳负离子产生的可能机理为:乙酸酐碳负离子是由烯醇式乙酸酐转变而来,催化剂碱性、结构及溶剂极性和溶剂形成氢键能力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肉桂酸合成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肉桂酸的制备是以苯甲醛和醋酸酐为原料,无水醋酸钾或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制得,实验时间长,产率低.改用KF/K2CO3为催化剂,实验时间缩短,产率明显提高,并找到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桂皮酸为原料,将其酰化,再与哌嗪反应合成桂皮酰哌嗪.通过这种方法合成得到了目标化合物.经红外光谱、质谱、氢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在无水FeCl_3和Ph_3P催化下,CCl_4可对苯乙烯加成得到1:1加成产物1,3,3,3-四氯丙基苯(Ⅰ)。在Fe_2(SO_4)_3·7H_2O和HOAc作用下,化合物(Ⅰ)水解生成肉桂酸(Ⅱ),其收率分别为92%和85%。  相似文献   

14.
肉桂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丙二酸为原料,经催化合成制得肉桂酸,通过考察催化剂,配料比、反应时间、溶剂和稀释剂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以L-脯氨酸/吡啶为催化剂,正己烷做带水剂,用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nenagel缩合生成肉桂酸.探讨带水剂的种类、原料比(丙二酸与苯甲醛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肉桂酸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肉桂酸的最合适条件:原料比为1.0∶0.9,L-脯氨酸用量为丙二酸质量的4.0%,反应时间 4 h,在此最佳条件下,肉桂酸的收率达到99.0%.  相似文献   

16.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琼脂渗透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MFC)的测定发现了肉桂酸及其衍生物(p-甲氧基肉桂酸和p-羟基肉桂酸)对常见几种代表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羟基肉桂酸对细菌类抑菌效果最好,对枯草杆菌的MIC为0.5 mg/mL,MBC为0.75 mg/mL.对真菌类,肉桂酸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为0.125 mg/mL,MFC为0.5 mg/mL.本文通过研究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对常见几种菌的抑菌活性,阐明了它们之间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相转移条件下钴系催化剂催化羰化合成苯乙酸王进贤,胡雨来(化学系)第一作者简介:王进贤,男,55岁。196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1987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化学系、渥...  相似文献   

18.
将混合相转移催化剂应用到Reimer -Tiemann反应中合成水杨醛 ,经优化条件 ,得率可达71 45 % ,并避免了焦油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醋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转移催化法,以正丁醇和乙醇酐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醛酸丁酯,其特点是反应仅需10min,收率85%-90%,酯含量98%-99%。  相似文献   

20.
新的反应控制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的反应控制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Ph(CH3)C·HN(CH3)3]9PW9O34,第一次将手性引入到反应控制的相转移催化系统的催化剂中,这为扩展该催化系统的应用(从非手性环氧化到手性环氧化)提供了可能性.对查尔酮的初步环氧化反应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