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组合试验方法,分析了窨制时间、配花量、窨制温度和茶坯含水量等因素对蜡梅花茶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窨制温度和茶坯含水量对花茶的条索和色泽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窨制温度对花茶香气、滋味和总分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窨制时间和配花量对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窨制温度和茶坯含水量对叶绿素b的含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结果,确定蜡梅花茶窨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窨制时间30~40 h、配花量70%左右、窨制温度14.5℃~18.5℃、茶坯含水量18%左右.  相似文献   

2.
以种植在四川茶区的乌牛早等4个特早生茶树品种为材料,观测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遭受1级霜冻危害的芽叶与正常芽叶的长度、质量,测定芽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进行茶样的感官品质审评.研究比较了早春霜冻对不同茶树品种新梢生长量、芽叶生化成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正常茶样,受冻茶样的芽长、芽重,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降幅分别为1.72%~7.76%、4.29%~10.26%、3.82%~20.06%、1.99%~8.31%;游离氨基酸组分、儿茶素组分总量的降幅分别为3.42%~8.17%、9.06%~21.78%.霜冻胁迫对氨基酸含量、游离氨基酸组分总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有显著性影响.感官审评结果也表明,各品种受冻芽叶所制茶样的品质均下降.研究结果还显示,早春1级霜冻对名山特早芽213、福选9号的芽叶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的影响程度大于川茶3号和乌牛早品种.  相似文献   

3.
花茶的窨制技术是花茶必须而最重要的工序,本研究是以茶树花窨制红茶的囤窨和堆窨技术为研究对象,设定两种窨制技术为A、B,通过设定的技术参数,分析两种窨制技术对茶树花红茶品质和加工过程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起花时处理A和处理B的含水量分别增加为10%和40%,叶温分别为32.5℃和37℃,窨制品烘焙的时间分别为100 min和120min,品质综合得分分别为95.30分和91.80分。感官品质以处理A为好。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临沧市永德县12个茶山茶样为材料,通过理化成分显著性分析和感官审评,研究分析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永德12个茶山茶样理化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各茶山感官审评结果不尽相同.12个茶山中,以大雪山地区茶样内含物质最为丰富,而木瓜寨茶样内含物质含量相对最低;结合感官审评的结果发现,内含成分与茶样品质呈正相关;结合12个茶山茶园状况,生态环境及茶叶品种是影响茶样品质特征的因素之一.分析结果表明,永德12个茶山的普洱茶品质均较优,均具备生产优质普洱茶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影响硬糖感官品质的关键因素.分析果葡糖浆、柠檬酸的添加量以及熬制温度、熬制时间对硬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硬糖感官品质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熬制温度、熬制时间、果葡糖浆添加量、柠檬酸的添加量.随着熬制温度的增加,硬度呈增大趋势,脆性先增大后趋于平稳,感官评价分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熬制时间的增加,硬度和脆性都呈增大趋势,感官评价分值呈下降趋势;随着果葡糖浆添加量的增大,硬度及脆性都呈下降趋势,感官评价结果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大,硬度、脆性和感官评价分值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前两者变化趋势相同.熬制温度为155℃、熬制时间为5min、果葡糖浆和柠檬酸的添加量分别为10%和0.50%时,硬糖的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轻火、中火武夷岩茶金锁匙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对其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为武夷岩茶的科学品饮、储藏、运输、营养保持等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轻火、中火金锁匙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生化成分与干物质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贮藏12个月轻火、中火金锁匙茶多酚、儿茶素、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分别降低21.03%、19.48%;21.87%、17.24%;30.58%、26.76%;10.25%、6.45%;17.60%、13.36%。轻火金锁匙贮藏6个月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32%;中火金锁匙贮藏8个月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25%。贮藏前期,轻火、中火金锁匙火气逐渐退去,感官品质得到提升;贮藏后期,其滋味变得更加甘醇,但香气鲜锐度略有下降,因此感官品质得分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轻火金锁匙贮藏6个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中火金锁匙贮藏8个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贮藏有利于提高武夷岩茶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茶树花为主要原料,发酵制作茶树花饮料并优化其发酵工艺。以感官审评得分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菌种、料液比、加糖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饮料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茶树花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值1/54 g·mL-1、加糖量6.5%、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1.5 h时,得到的茶树花饮料茶香、花香、甜香最协调,苦涩味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饮料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降低,发酵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7%。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对鄂茶10号绿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适当低温杀青能有效改善绿茶色泽,保证滋味及香气的品质;270℃杀青处理下绿茶色泽嫩绿明亮、花香高长、滋味鲜醇,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该处理下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较高,萜烯类、萜烯醇及酯类等香气物质种类丰富,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我校自动化研究所在福州茶厂协助下研究成功CH型茶花自动配比控制装置。经过一个花季的生产运行,证明装置性能良好,花、茶比例均匀,它解决了花茶生产连续化、自动化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该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1.茶计量累积误差不大于5%。 2.花计量累积误差不大于.6%。 3.配比间隔平均误差不大于7%。 4.茶(花)流量应满足1小时内完成200担茶叶的配比指标。 5.花、茶比例设定能适应各种窨次的配比要求. 6.装置设有花、茶瞬时流量指示,花、茶流量累积记录显示。 茶花配比是窨(熏)制花茶的关键性工艺,但是在我国的花茶生产中,至今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奶添加量88%,老鹰茶添加量5.08%,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比例为1∶1,低聚糖添加量为7.73%;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接种量6.2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h.在此条件下,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指标符合GB19302的相关规定,乳酸菌数为1.7×107 CFU·mL~(-1),茶多酚含量为4.1mg·mL~(-1).  相似文献   

11.
含茶多酚大豆分离蛋白抗菌膜的制备及其性能和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天然抗菌抗氧化剂茶多酚加入大豆分离蛋白制成了新型可食性抗菌膜,并对其阻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阻水性能和拉伸强度有显著提高,添加2g/L茶多酚所制得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降低了24.5%,拉伸强度提高了93.2%。将所制成的涂膜液用于圣女果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储藏12d后,涂含茶多酚大豆分离蛋白膜组与未涂膜组比较,圣女果腐烂指数降低了60%,失重率降低31.1%,最终圣女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2.155×10-4,总酸度为0.24%,分别为未涂膜组的1.21和1.41倍。  相似文献   

12.
金花茶茶花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扶绥中东金花茶、毛瓣金花茶、普通金花茶茶花中茶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96%、13.78%,均高于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且在三种金花茶中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含量与其他两种金花茶具有极显著差异,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差异不显著,总黄酮含量与其他两种金花茶具有极显著差异,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有显著差异,表明毛瓣金花茶的花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扶绥中东金花茶的花次之;(2)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叶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花中茶多酚含量比幼叶中的稍低但比成熟叶中的高,毛瓣金花茶花中总黄酮比叶高约10%,表明金花茶的花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3)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含量比其他两种金花茶接近于市售成品茶,表明毛瓣金花茶的花较适合制茶.  相似文献   

13.
以信阳地区栽种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和采摘时间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水溶性总糖含量(%)在同期春季茶样中差异不显著,含量范围为(8.69~9.62),冬茶中最高(20.90);总黄酮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信阳本地种2最高(9.65);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茶树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信阳本地种1(2.96)本地种2(1.86)福鼎大白茶(0.35),随采摘时间变化显著,且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差异不同;茶多酚总量(%)在春季茶样中含量范围为7.17~8.38,冬茶中含量最低(0.59),但单酚类物质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随采摘时间变化显著,而冬茶中除没食子酸含量比同种春茶增加81.69%外,其他单酚物质含量均显著下降;生物碱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明显,随采摘时间延后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原水为研究对象,从改善低浊水混凝条件优化净水工艺角度,对生产废水的回用条件和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回用具有适当含固率的生产废水可以改善水处理过程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节药率一般为10%~40%;存在改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的最佳含固率和最佳混合水浊度范围,最佳含固率为0.1%~0.7%,最佳混合水浊度为60~400 ntu;含固率和混合水浊度具有相关性,在生产过程中,建议以最佳混合水浊度控制生产废水的回用.  相似文献   

15.
茶叶硒含量测定及影响富硒茶硒浸出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茶叶本身硒含量和浸泡时间;茶水中所浸出的硒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茶叶中硒的浸出率以冲泡水温为(95±2)℃时为佳;饮茶时第1次冲泡的茶水中的晒含量是第2次冲泡的茶水中硒含量的4~7倍。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横县无公害茉莉花为研究目标,结合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该地区茉莉花茶园环境大气、灌溉水、土壤、茉莉花茶鲜花、加工前茶叶、加工后干花和成品花茶的卫生质量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环境中的大气、灌溉水、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在17项农残检测中,仅在茉莉花鲜花中检出5项,茉莉花茶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表明横县窨茶用茉莉花的产地环境和产品卫生质量已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7.
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可以形成热可逆、弹性优良的凝胶,适用于果冻的生产。以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作为凝胶剂,添加白芽奇兰茶粉和白砂糖制成茶果冻。通过优化实验,探究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比例、复配凝胶剂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白芽奇兰茶粉添加量对茶果冻质构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κ-卡拉胶和魔芋胶复配比为7∶5、复配凝胶剂添加量为0.4%(质量分数)、白芽奇兰茶粉添加量为0.11%(质量分数)、白砂糖添加量为8.0%(质量分数)时,茶果冻的配方最佳,研制的果冻具有茶汤的橙黄色,茶香怡人,滋味协调,口感爽滑,质构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