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周边外交战略的核心概念。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不仅要大力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一东盟高铁黄金走廊”等,形成活力四射的中国周边经济圈,“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媵,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获得裨益和助力”,  相似文献   

2.
正周边外交需要思考的问题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对今天的中国周边外交,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中国的主要对手是谁?或者说,影响中国发展的主要对手到底是谁?谁有能力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才能对周边外交有更加清晰的思路。第二,怎样处理中日关系?我认为,中美日这三角关系是互动的。中日关系越近,中美关系就越近;中日关系越远,中美关系就越远。道理很  相似文献   

3.
近期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那就是“中国外交成熟了”。现在,它变成了全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共同认识。国际社会为什么会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我国外交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国际社会才认定中国外交“成熟”了?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由于中国自身变化的原因,还是别人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这一“成熟论”有什么关系?如果说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成熟”了,那么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是什么?我们这些年的外交工作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是成功经验,哪些方面还不成熟,是需要改进的?今天请专家就上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学通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管理让我们从问题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清中国式管理,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管理”?其次什么是“中国”?再有什么是中国“式”?管理是本原,中国是地域、民族和文化的范畴,而“式”是模式,搞清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搞清中国式管理的来龙去脉。什么是“管理”?搞清中国式管理首先要对西方现代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负责部属工作的人”到“负责知识的应用和绩效的人”,管理者的定义几经变迁;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管理的重点也在应时而动,中国式管理首先要把握的就是管理的发展规律。什么是“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看,更趋向于个人道德修养而不是什么组织管理体系。“管理家庭”与“管理企业或组织”,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孔子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把它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了管理上的事实标准。中国式管理需要对传统管理思想条分缕析。什么是中国“式”?中国式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从“人”的角度看,中国人的哪些本质特性决定管理的特点?二是从“物”的角度看,或者说从管理规律的角度看,中国人的哪些本质弱点需要加以改善?在探讨过程中我们需要防止“走偏”,一是把写在“故纸堆”里的所谓中国人本质当作目前的真实;二是把转型期的暂时现象看成本质规律;三是缺乏全球视野闭门总结中国管理特点。中国式管理的前景如何?对中国企业而言,在管理上一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二要吸收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三要创新、发展,这没有退路,也没有捷径可走。  相似文献   

5.
张洁 《世界知识》2023,(8):14-17
<正>大国博弈正在显著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作为进攻方的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持续以所谓“印太战略”为抓手,在地区层面发起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即使是乌克兰危机的升级也未能迟滞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这是因为,美国将中国视为“惟一具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和能力的国家”,声称中国正在“胁迫”和“侵略”全球,尤其是“印太”地区,而“印太”的战略态势将“界定国际秩序的基本性质”。因此,美国必须“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在中国周边形成“规锁”中国之势。  相似文献   

6.
<正>三个方面的研究意义应该讲,周边外交是习近平时代中国外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时代中国周边外交有三个方面的研究意义。第一是具有大战略意义。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六个海上相望国家;再延伸出去,东面是亚太,西面是整个欧亚大陆。也就是说,中国周边的辐射面占了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周边外交的布局不只是一个地区战略,更不仅仅是一个周边战略,而是一个真正的大战略。所以我们的周边  相似文献   

7.
<正>“以战略应对战略”张洁:这些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虽然复杂多变、动荡不安,但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为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依托。面对当前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整体环境,中国需要以战略应对战略,坚持和发挥既有周边外交政策经验,优化完善周边战略,对冲美“印太战略”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与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周边外交战略的核心概念。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不仅要大力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等,形成活力四射的中国周边经济圈,"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获得裨益和助力",而且也要妥善处  相似文献   

9.
“三变”与“两弊一利” 1999年,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错综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不利方面和有利方面都有增加,反映出世纪之交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有三。战争的因素有所增长,军事安全问题凸显。科索沃战争虽然发生在远离我国的欧洲巴尔干  相似文献   

10.
马燕冰 《世界知识》2013,(21):25-27
近两年来,中国周边尤其是南海地区的一些国家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围堵中国”。一时间,中国周边外交向何处去,中国的东盟政策向何处去,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国内战略界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1为什么说今后20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温家宝总理讲,未来10到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机遇究竟在哪里?我以为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表现为:第一,日益扩大、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这是最大的发展机遇;第二,中国需要主动、快速应对全球知识革命的挑战;第三,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与社会进步,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最大挑战,也产生最大的需求;第四,从模仿型增长向创新型增长发展模式转型的需求;第五,国家财政能力明…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记者什么是“热钱”?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有多少?我们如何得知有“热钱”流入中国? 黄金老“热钱”(hot money)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国际游资。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大约有200亿美元。根据1995年-2001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平均为负150亿美元左右,而2002年则为正77亿美元,由此估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有两名航天员随“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实现至少5天的太空飞行。 对于外界来讲,“神舟六号”还是一个谜。中国航天员们正在进行什么训练?到底谁会随“神六”上天?中国首批航天员的总教头是男性还是女性?“神六”上如何完成人的日常生理活动?请看下面介绍: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 在人们的想象中,中国航天员的总教头应该是男性,长得魁梧、强壮并且非常“严厉”。但是,黄伟芬恰恰不是如此,她脸上最常见的表情就是微笑,而且基本上是不笑不说话。下了班的她,身着一身红色运动衣,走起路来,辫子一甩一甩,有些像竞走…  相似文献   

14.
新大纲高度强调“东北亚局势紧张论”,进一步将矛头转向中国,声称“中国在周边海域加强了与主权权利相关的单方面要求”,中国海军在日本周边海域活动频繁,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新大纲对中国动向的表述升级为明白无误的“担忧”和强烈的警戒。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13,(24):14-27
筹备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与“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是目前外交界和国际关系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安邻、睦邻、富邻”政策,十几年来已为人们耳熟能详,而周边地区在我国总体外交布局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大国”处于“关键”地位)。中国发展了,周边外交也在持续推进,当然随发展而来的问题也在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10月24—25日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并立即引起国内国外的注意和热议。那么,座谈会体现的一系列理念创新,意义何在?它是对过去周边外交工作的革故鼎新,还是继承发展?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战略、目标、举措如何?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应该发扬,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应该调整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水乡在哪?大多数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江南。但在经过数十年科考和研究后,我国科学家提出了新说:在中国,仍然保持天然本色的“水乡”是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上有1091个面积  相似文献   

17.
论书法艺术     
<正>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人的喜怒哀乐的内心感情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书法都无法达到的境界。而中国书法竟何以有如此的神妙和魅力呢?形象美我国文学的产生,基础是“象形”。最初,“写字就是画画”(鲁迅语)。汉字的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信息化》2001,(4):42-45
中国即将“入世”,“入世”以后对我国的电信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是当前我国电信业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因为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与邻国的陆地边界线总长达22000多千米,尤其是与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大国直接毗邻,另外周边还存在着众多的核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周边安全,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与此同时,中国的周边安全中是否需要"缓冲国"或"缓冲区"一直是大家热议的问题之一。地缘政治学中的"缓冲国"(buffer state)、"缓冲区(buffer zone)"在国际学术界是被普遍使用的,但在我国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和中国政府日益重视周边外交的背景下,中国周边外交亟需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未来十年的"大周边外交战略"。树立"大周边"外交理念"大周边"理念是相对于"小周边"而言的。"小周边"通常是指与中国领土领海直接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蒙古国以及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诸国。而"大周边"概念超越传统的地理范围界限,是指同中国海上、陆上有相同战略利益需求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