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文学创作者与读者接触更亲密,沟通更频繁,而这正是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重要影响之一。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还具体表现在作者文学创作欲望表达的扩张、题材与文体的拓展、文学形态的变化、文本创作与传播方式的变换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种网络体层出不穷,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它们有着以下特点:怪异性、多样性、幽默性,而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它们被大众接受并广泛流传。而这种模仿使用也令网络体成为一种语言模因。本文将模因论的观点应用于对网络体的分析,阐述了网络体的特点对其做为模因进行复制的积极影响、网络体作为语言模因复制传遍的方式、网络体中成功模因的决定因素等问题,旨在更好地理解网络体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文学传播方式经历了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和网络传播三个阶段,每一种传播方式都规定了特定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在口头传播阶段,作品通过口耳相传,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了面对面的接触关系,文学活动具有密切的人际交流性质,作品简单质朴,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体。书面传播阶段,创作和接受都成为个体行为,作者有可能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极大发挥了语言的潜能,形成个人的写作风格,文本在流传过程中虽然具有了较大稳定性,但读者的接受却体现出很大创造性。网络传播阶段,文学借助于网络广泛传播,扩大了文学的影响面,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接受都突破了传统文学体制的限制,体现出自由性和随意性,创造了特有网络文学文体——超文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近几年网络产生的流行网络体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体的产生原因、类型特点,发展影响等,从语言学角度探究其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网络广告以网络为载体,具有随时访问、双向交互、超级链接、多媒体展示等优点,它面向青少年的特征更加明显,利用流行文化的形式渗透宣传。各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中,网络宣传成为重要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6.
曹方 《上海信息化》2011,(12):80-82
诗人艾略特曾经说,"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明年的话等待另一种声音"。时下风头正劲的网络文体,可以说是对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从"淘宝体"到"TVB体",从"咆哮体"到"蓝精灵体",从"知音体"到"校长撑腰体"……这些几十字到上百字不等的语段,或源自对童年的怀恋,或表达对生活的不满,或呼唤社会良知的回归,以集体喷发的态势,超越"雷"、"囧"、"给力"、"神马"等风靡一时的字词,成为网民疏解情绪、表达意见的新媒介,甚至跃升为网络语文的强势形态,在互联网内外方兴未艾、遍地开花。那么,网络流行文体因何而生,为何如此受欢迎,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和传统音乐的紧密结合使传统音乐的创作、贮存以及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于传统音乐形式的网络音乐。而从庞龙、香香、刀郎、杨臣刚为代表的网络歌手的火爆程度也不难看出目前网络音乐在中国社会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在现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网络音乐及其创作和传播艺术特征,规范和引导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体是伴随着社会变革与网络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网络体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现实及人们社会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网络体的流行离不开语言的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共同作用。根据其语用功能,网络体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演化趋势:有些网络体会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再活跃、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乃至最终消失;还有些网络体则会通过大量使用与广泛传播扩展到网络语境之外,进入主流媒体,继而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社会交际语言中。  相似文献   

9.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对媒介的选择有特定的要求.为了使更多的受众群体感知到就必须选择大众化的媒介.网络很自然的成为了原创动画片的首选传播平台.本文从网络上传播的原创作品《泡芙小姐》和《BB象》入手,着力探讨在网络背景下动画的选题走向,为以后动画创作选题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电影流行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客容 《科技信息》2008,(31):190-190
该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阐释了网络电影的流行的四个特点:参与性、自主性、个体性和匿名性,及其所带来的个性的伸张与自我的释放,由此刺激作品的丰富,引发观赏的热潮等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体及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丰富了网民们的网络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变化和创造语言的能力。网络语言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沟通手段,成为时代的宠儿,关注度空前提高。"甄嬛体"作为最近开始流行的网络语言,从其出现的背景、句式、语体、修辞等方面分析"甄嬛体"风靡的原因,以期窥探其未来的归属。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内部格局的变动给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生态带来了许多新特点, 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文学的网络传播冲击了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网络创作与阅读活动的后现代特征和网络本身极大的发表空间,使文学对期刊、书籍等印刷媒介的依赖有所松弛,但由于作为网络文学的特质的互动性不足等原因,网络文学传播与其应有的革命性相符的文学观念与价值体系来路尚远.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公关及其传播方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网络公共关系是新经济条件下公共关系的全新表现形式 ,并日益成为现代企业和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及战略基点。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相比较于传统的公共关系活动 ,网络公关所具有的内涵、发展历程、规则及特点等 ,并重点描述了网络公关的主要传播工具、窄段传播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元代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治体制、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思想禁锢的松弛,为散曲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机缘。遍及城邑的勾栏歌楼,既是散曲创作、演出的平台,更是散曲传播的"集散地";文人雅士广泛参与散曲创作,且与艺人关系密切,成为散曲传播的重要"媒介";而散曲作品及相关史料的整理与出版,决定了散曲这一"卑体"持久传播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传染病传播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中常用的传染病传播模型也越来越接近于现实世界.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传播模型,考虑了复杂动态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的刻画传染病传播问题.依据传染病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类社会关系网络的一般属性,本文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在适应性网络中加入了潜伏期和"随机重连"机制,提出动态社会网络中的传染病传播模型,并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病毒——HIV病毒为例,阐述了该模型在动态社会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平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无线共享通信及安全机制等固有特征出发,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恶意软件传播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随机几何图建立平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恶意软件SI(Susceptible-Infected)传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固有特征和传播特征,模型建立引入MAC机制和随机密钥预分布方案.分析和仿真表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间局域化结构特征、无线信道共享机制和安全管理应用主导了传播增长效果,限制了恶意软件传播速度,降低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规模流行恶意软件的风险.文中提出的模型能够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恶意软件传播行为,为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竹枝词或称竹枝歌,是我国古代诗词中一种颇具特色的诗歌体。历史上宁波曾经是竹枝词非常流行的地方。宁波古代的竹枝词创作内容十分丰富,描写了宁波古代的物质民俗、意识民俗、社会民俗、节日民俗及民间口传民俗,体现出重要的人文价值,是宁波民俗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将编码人c-myc羧基端bHLH/LZ结构域的92个氨基酸的cDNA片段(c-myc-c92)对框插入pGEX-2T原核表达载体中,使之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编码基因融合,并将重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由IPTG诱导融合基因高效表达,并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柱纯化融合蛋白GST-c-Myc-c92,凝胶阻滞(EMSA)分析显示该纯化蛋白能与CACGTG序列特异结合,并且只有高浓度的GST-c-Myc-c92才能与探针结合,结果表明在体上情况下高浓度c-Myc羟基端能自身二聚体化,此发现丰富了Myc-Max-Mad的调控网络,并为进一步研究c-myc的功能和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免疫技术是抑制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网络病毒免疫策略未考虑的网络节点异质性,以及现实网络中免疫策略流行度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免疫策略流行度的策略研究方法,并将网络节点异质性考虑在内。通过建立无标度网络的病毒传播模型,研究网络节点异质性和免疫策略流行度,在控制网络病毒传播所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期之前,独<草堂诗余>广泛流行于文人雅士与市井百姓之中,嘉靖之后<花间集>始与之并行词坛.<草堂诗余>民俗性的分类、明人对词体言情浅俗的认同以及明人对总结词乐的热情,是导致<草堂诗余>在明代词坛极为盛行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明词创作的千篇一律,不善学<草堂>者使得词体创作中世俗气日益严重,于是更多一些文人情韵之气的<花间集>得以不断刊刻,成为除<草堂诗余>之外,人们作词效仿的又一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