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述了圆盘剪的内部结构和剪切功能,分析了铜带材裁剪和分切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提出了改善措施.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刀刃侧间隙和重叠量的调节,刀具和刀垫的合理选配及生产现场的品质控制与规范操作,主要缺陷可以得到有效克服,产品质量可控,质量水平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工序成材率,获取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冷轧产品的表面质量是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决定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要想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就要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本文主要介绍了冷轧薄板生产过程中板带表面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一些企业对铜带精轧机产品质量的提升方案为例,从轧制油的特点及带材表面除油效果对生产的影响出发,对常用的几种除油方法、结构细节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各种除油装置的缺点和不足,提出若干改进措施.根据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实际需要,结合其机组配置情况,对其除油装置进行了多种尝试性改造.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结合后序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改进后的除油装置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轧制油的残留量显著减少;带材表面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拓宽了精轧机稳定生产的轧制速度.  相似文献   

4.
宽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是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决定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要想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就要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本文主要介绍了宽带钢生产过程中板带表面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铜板带质量缺陷的数据统计,得出铜板带材普遍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是表面缺陷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清洗研磨对改善铜板带材表面质量的作用,以及保证清洗研磨效果的四个关键要素,即选好研磨辊刷、选好刷辊线径、选好磨粒目数和选好包括接触压力、研磨量及刷辊速度在内的研磨工艺.文章对现实铜板带材生产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改善表面质量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铜带20辊冷轧机除油装置结构及存在的缺陷.通过技术改造后,带材表面残油减少,轧制速度提高到300~400 m/min,生产效率提高,带材合格率达9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退火是铜带热处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气垫式退火炉是连续热处理的新技术,其应用不仅提高了带材的表面品质,而且强化了铜板带组织性能的均匀性.在对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退火炉的主要组成部分、运行原理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同时,结合多品种合金带材的退火案例,重点分析了铜带退火过程中容易产生断带的几大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方案,通过实践措施和实际应用,形成了可以借鉴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带钢传统的表面质量评价方法仅仅考虑了表面缺陷的数量及等级,而未考虑与客户应用密切相关的缺陷分布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在客户应用及带钢表面缺陷分布数据已知的情况下,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得出缺陷分布数据已知的带钢利用率,并将其与表面无缺陷的带钢利用率的比值作为衡量带钢表面质量的标准,由此得到一个基于客户应用的带钢表面质量评价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客户应用无法体现的局限性,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且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对铜合金带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水平连铸是目前生产铜及铜合金带材的重要工艺。主要从国内外水平连铸技术的发展历史、水平连铸设备、水平连铸的生产工艺流程、结晶器的基本结构和水平连铸的优点等方面对铜板带的水平连铸进行了论述与介绍。并且重点分析了铜合金板带坯在凝固过程中产生表面凹坑、气孔、晶粒不均匀、边部裂纹、反偏析、缩松等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效预防了缺陷的产生,提高了带材的成品率,延长了结晶器的使用寿命。并对铜板带水平连铸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蚀刻加工的工艺特点以及用于蚀刻型铜合金带材的特殊技术要求,分析了国内蚀刻型高密度引线框架铜带的研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蚀刻型引线框架带材的产品质量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全蚀刻产品已实现国产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半蚀刻产品还处于研制阶段;板形控制、残余应力消减及均匀分布等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及检验标准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11.
铜扁线连续挤压气泡缺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铜扁线气泡缺陷的研究,找出了气泡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上引无氧铜杆中的气泡、杆料表面被氧化或污染、腔体堵头发生轻微变形带入的空气、运转工作间隙不合理问题带入气体等.针对产生气泡原因,采用低温熔炼、扩展模、用防尘布包裹、更换挤压轮密封圈、按工艺规定调整工作间隙至规定值等具体解决措施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内外压延铜箔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压延铜箔的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指出厚度控制、表面质量和表面处理是铜箔生产的关键环节,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压延铜箔生产的保证;介绍了电子铜箔的种类、应用领域和工业标准;综合对比了电解铜箔与压延铜箔的性能,与电解铜箔相比,压延铜箔具有更好的延伸性和耐折性,更高的软化温度和强度,更低的表面粗糙度,指出压延铜箔是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基板的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工业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镀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随着通讯和电力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镀锡铜材的需求量随之增加。镀锡铜材的抗氧化能力强,接触电阻小,因而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导电性。热镀锡技术作为镀锡铜材生产中的一种关键工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在电工、电子、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热镀锡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影响热镀锡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包括预处理、助镀剂、镀液的成分等),常见工艺缺陷以及废锡的处理和回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铜加工材热镀锡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任晓  李军义 《科技信息》2010,(33):I0069-I0070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其用铍铜合金加工材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超声波探伤技术作为铍铜合金加工材的主要质量控制方式日渐重要。本文介绍了铍铜合金大规格棒材超声探伤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超声探伤特性及其加工材的常见缺陷类型。并对有缺陷产品的缺陷进行解剖、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高精度铜带箔材生产中尚无精确测量离线板形的仪器,而在实际生产中离线板形与轧制中的在线板形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实现对铜带箔材离线板形的精确测量,改善轧制板形控制工艺,提高产品板形的质量控制,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且成本低廉的离线板形测量装置.该装置利用一字型激光照射在离线微小张力的铜带箔材表面,在其表面形成的反射光照射到固定的屏幕上,通过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将其映像拍下送入计算机中.根据光学三角测量原理和国际通用的板形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用Borland公司的C++Builder语言编程处理该图像,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得出板形(平直度)值,从而在带卷加工过程和成品质量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压延铜箔生产的工艺流程,提出压延铜箔项目的关键技术在于:铸锭质量、板形控制、表面处理和质量管理.铜熔体精炼净化过程中除杂、脱气是获得高质量压延铜箔的前提,良好的板形控制是基本条件,合理的表面处理工艺是压延铜箔满足各种使用需求的必要手段,而先进的质量理念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