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2例因月经过多住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去除术,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问5~8 min,平均7 min,出血量5~30 mL,平均18 mL,住院时间1~3 d.术后3月治愈率96%,好转10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手术简单、创伤小、效果好,且保留了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耗材少、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肺恶性肿瘤的局部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消融病灶CT随访的演变规律。方法:对22例肺癌病灶(原发灶16例,转移灶6例)进行RFA治疗,病理诊断均为肺腺癌,病灶大小7~37 mm,中位数为23 mm。记录RF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随访并评价疗效,记录消融灶大小及血供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CT随访时间14 d~4年,中位数为10个月。随访3个月以上的病例共18例,16例消融灶无复发,2例消融灶复发。病灶RFA治疗后CT复查表现为随时间延长呈逐渐缩小趋势且无强化,消融灶可形成空洞,随访中增大或出现异常结节样强化提示肿瘤复发,RFA治疗后3个月评价肿瘤灭活情况较可靠。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创伤小,能够作为不能耐受手术患者治疗的选择之一,是一种效果明确的局部减瘤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肝血管瘤患者,瘤体直径5~27cm。全部病例经CT或MRI、肝动脉造影确诊。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栓塞。其中1例行3次栓塞,49例行1次栓塞。栓塞材料彩碘油+平阳霉素混合乳剂。结果:随访6~12个月,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栓塞后无不良反应,除3例栓塞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他患者肿瘤均缩小,35例瘤体均缩小达50%以上。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血管瘤剥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恢复、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肝血管瘤剥除术组(A组)和规则性肝切除术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近远期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A组患者各指标、肝功能恢复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B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GLQI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升,且A组大于B组(P0.05).结论肝血管瘤剥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手术情况、术后近远期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规则性肝切除术,对于瘤体位于肝脏周边、远离肝内大血管的肝血管瘤可优先选择肝血管瘤剥除术.  相似文献   

5.
总结35例胸腔镜辅助下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经验,并讨论本组病人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和监护措施;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均自动恢复为窦性心律,4例患者术后复发房颤。一例病人出现围手术期左股动脉栓塞,两例于手术后三个月出现难治性房扑,一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及肺部感染。术后随访至6个月,无死亡及中风发生。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3个月82.85%:6个月85.71%;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治疗房颤,保持了外科治疗房颤的高治愈率,减低了手术创伤。本组病人中曾出现过血管栓塞及难治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也因术后使用激素致伤口愈合不良及重症感染可能,提示有必要采取术后及早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及调整激素用法。对部分术后心律失常,可能与射频消融后遗留的传导缺口与线性消融的不连续和不透壁相关,需加强电生理研究及改进术式,还可考虑术后药物及介入治疗以提高转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传统的梭形切除术、微小切口搔刮术与射频笔触式电针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腋臭患者186例,其中20例采用传统梭形切除术治疗,116例微小切口搔刮术,50例射频笔触式电针治疗腋臭;对3组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经过术后3个月至1年的随访,3组治愈率分别为100%、97.7%和68.4%。结论:3种方法治疗腋臭均有效,传统的梭形切除术对异味的祛除能更彻底,但如考虑到术后并发症、术后美观及恢复期等因素,患者损失的代价较大;射频笔触式电针治疗腋臭损伤小,但是复发率高;微小切口搔刮术则疗效确切,同时能兼顾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全组 2 8例 39个肝海绵状血管瘤 ,瘤体直径 3 0~ 2 8 0cm ,平均为 (6 3± 4 5 )cm。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 ,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其中 4例术后 3个月再次行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 ;2 8例 39个病灶术后 3个月、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 :瘤体缩小 >5 0 %者 18例 (6 4 3% ) ,缩小 30 %~ 5 0 %者 10例 (35 7% )。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CHL安全有效 ,可作为CHL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观察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选取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4例,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肝癌患者应用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前、中、后的护理。方法 :对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相关检查及健康教育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指标、术后压迫穿刺部位 ,防止出血、预防感染、合理饮食。结论 :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射频消融治疗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86例检查完善、诊断明确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规则性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86例患者根据术前检查确定的结石部位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肝切除术式,术中均使用了胆道镜.本组患者死亡率为0,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15.12%,主要为胆瘘5例(5.81%)、膈下脓肿3例(3.49%)、切口感染5例(5.81%).术后残石8例,残石率为9.30%.术后追踪5年,结石复发15例,复发率为17.44%.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减低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LVIS支架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自2015年6月至 2020年6月应用LVIS支架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15例,其中14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 例,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3例瘤颈不完全栓塞,其中1例术后5 d再出血,停用双抗后1个月造影复查完全栓塞。单纯支架植入1例,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造影剂滞留,1个月造影复查完全栓塞。15例3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无远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LVIS支架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疗效好,但其技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季节性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单纯性高血压的影响,寻找出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单纯性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法对入选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年3~4月(春夏交替之际)及10~11月(秋冬交替之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正常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治疗,即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规范化的降压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2年随访,以其并发症和平均再住院次数为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其临床实际意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2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平均再住院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季节性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单纯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区按摩,水流声诱导及下腹部热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完全通畅时间、膀胱残留尿量进行统计,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能有效改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症状,利于患者排尿、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后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12、24、48 h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促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80例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艾灸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ICI-Q-SF...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托伐普坦用于治疗不同病因所致心衰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我院90例不同原因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入组,其中A组: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B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心衰;C组: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衰,每组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采用伐普坦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脏结构指标值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LV...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升清降浊方组(治疗组)和包醛氧淀粉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升清降浊方中药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规格5g/包,口服,5g/次,3次/d。以上各组均以3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血色素及体重等)、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尿蛋白等)及炎症因子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IL-1、IL-6、TNFa等)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60d的治疗并进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CRF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 0.01)。结论升清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对炎症因子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治疗组采用前列舒通胶囊2.5 g po tid,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 po qn,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4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8周。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前列腺液常规和NIH-CPSI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80例治愈33例,治愈率41.3%,19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65.0%;对照组中80例有17例治愈,治愈率21.25%,21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47.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口缝合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预防胰瘘的发生几率。方法对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及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对照分析采用传统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18例。结果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时间平均20 min,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与没有进行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相比,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胰瘘、腹腔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了胰肠吻合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