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对世界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难以避免地会给遗产资源造成破坏。而旅游业相关人员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以及综合素质低下等,是造成世界遗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对旅游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从而有效地保护世界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苏州东山紫金庵有史以来最彻底、最完整的一次大修,正在享有“文保国宝”美誉的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胡继高主持下紧张有序地推进。在抢修现场专家们正在对望海观音立像的破损部分进行修补、着色。据悉,通过此次抢救性修复,有“国宝”之誉的紫金庵塑像抵抗自然力破坏的“抗病力”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描述我国世界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世界遗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国民素质、控制游客数量、实行轮修经营、做好功能区分、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法律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旅游不断兴起,我国城郊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以肃南县马蹄寺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马蹄寺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现状,研究和分析其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推动和加快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应尽的责任。由于将世界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资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世界遗产正因为"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等错位开发而在生态环境、历史风貌等多方面受到破坏。为此,人们必须站在保存人类文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上,认清遗产本质,合理遗产地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并由国家成立专门的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制订相应法律,完善管理体制,才能正确处理目前存在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并使中国 的世界遗产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承载着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信息,为旅游提供文化资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并带来经济和社会收益。可持续旅游是世界遗产利用和展示的一个良好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相互作用,制定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有关政策框架和工具指南,实施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计划,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镇旅游热近年来持续发酵,全国古城镇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学术界研究古城镇旅游开发的成果颇多,但对龙潭古镇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并结合龙潭古镇的历史概况,着重分析了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同时秉承古镇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互通发展的目标,对龙潭古镇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龙潭古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走其他衰亡古镇的老路。  相似文献   

8.
陈萍 《科技资讯》2010,(26):241-242
颐和园作为中国38项世界遗产中较早申请成功的一项遗产,它的管理、保护是值得关注的,后期申请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学习和借鉴颐和园在管理和保护中的一些经验。本文主要介绍颐和园的特征、以及相关部门对其的管理和保护,指出遗产保护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颐和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遗产保护高度把握岩画价值内涵 ,分析国外岩画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主张将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花山崖刻画作为一个整体以“中国岩画”的名义申报世界遗产 ,对世界遗产进行扩展保护。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本文通过对大运河滑县段开发旅游产业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白族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其保护和传承受到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缺乏民族内部动力,又不能由国家大包大揽.白族地区开展民族旅游是目前国内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可行模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其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均衡关系,探讨了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产生的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多元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文献为基础,对相关的499篇文献进行综述,梳理与归纳出废弃矿区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并从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内涵、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旅游影响、旅游目的 地的构建与开发商业模式、旅游者与旅游体验和社区居民管理6个方面阐明国外关于废弃矿区工业遗产旅...  相似文献   

16.
遗产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加,遗产旅游正日益成为旅游业的一个热点。文章在充分分析遗产旅游外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遗产旅游外部不经济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不少城市的工业遗产面临着或存在或消失的重要抉择.保护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具有特殊意义.从价值观的误区、新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工业遗产保护的软环境恶化等4个方面分析工业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冲击;提出把工业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认为政府要对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制定工业遗产分类标准、对现有遗产进行分类分级、落实工业遗产保护措施;研究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保护与开发不协调、管理者素质低下、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并重、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管理者和游客生态文明、健全法制等对策,以保证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有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的状态.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巴蜀文化的精髓,在发展四川的特色旅游的同时,对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来保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