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10,(25):I0151-I0151,I0118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历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充分利用课程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大学生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培养大学生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成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一定的先进性,在学生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应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具有扎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成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一定的先进性,在学生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应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具有扎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更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对于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加强对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非常迫切和重要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凌云 《科技信息》2009,(26):I0255-I0256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的豪感,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是党和国家赋予历史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教育,培养和提高其道德情操与素质: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创新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其创新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历史学科通过生动具体的人物、事件去感染人、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国主义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推动祖国社会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重要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国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一种历史范畴,爱国主义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要教育人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我们民族的振兴.为把伟大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是由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决定的.一方面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的腐朽价值观念和颓废的生活方式,极容易腐蚀爱国主义意识薄弱者,甚而影响到全国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从见诸报端的情况看,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积极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养,历来是高校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比较关心的问题,高校通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旨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目前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社会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颖 《当代地方科技》2012,(2):151-151,175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爱国主义引领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最终实现公民人格价值,将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走出一条创新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和优势,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自豪感、民族责任感、现实时代感,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23日,经党中央批准,向全国印发了中央宣传部发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在全国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党中央号召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下,更高地举起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好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振兴中华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为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长期奋斗形成的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继续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以及艰苦奋斗、开拓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诸功能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寓政治思想教育于历史学习中,取得较好效果。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古代史上我国无论在文学、艺术、科学成就、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军事、对外交往等方面均走在世界的前列。一部灿烂的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高校应该将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一项重点内容,纳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而且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时事和世情教育等多种方式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