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氧闽(AT)是指在递增运动负荷过程中,人体内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过渡的临界点。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当需氧量超过了当时的供氧水平时,细胞内将以糖元无氧酵解过程使ATP再合成。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VO_2max)都是评价人体有氧能力及评定心肺病人的生理指标。本文重点论述了无氧阈的含义,测定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红军 《科技信息》2011,(11):I0276-I0276,I0294
皮艇运动员的代谢供能是以有氧代谢为基础的混合性代谢供能,发展有氧供能系统与无氧供能系统对提高皮艇运动竞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发展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关于运动员竞技能力、代谢基础、有氧、无氧能力的基本理论以及有氧、无氧动态关联等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认为: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和身体训练时要了解所属运动项目的供能特征及有氧、无氧供能比例等情况,这样对运动训练的指导和实践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宣宣 《青年科学》2008,(Z2):68-68
很多想通过运动减肥的人认为,只要是运动,无论什么时间、强度、方式,都能减肥。其实不然。运动减肥的条件是进行有氧运动且运动时间足够长,这样人体才会动用脂肪参与供能。像羽毛球这种运动,它属于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供能,主要以无氧代谢为主,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供能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足球比赛时间长、强度大,决定了其必须包括有氧和无氧供能系统,但这种高强度、短间歇、快速度的运动,更适应无氧代谢(磷酸原)供能系统。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无氧训练手段来发展足球运动员的无氧氧化供能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供能方式进行分析,认为足球运动的高强度和长时间决定了其供能特点包括无氧和有氧两种供能形式,虽然有氧供能在整场比赛中占主导地位,但真正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无氧供能,因此在抓运动员耐力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并根据此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无氧运动即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运动。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当从事的运动非常剧烈,或者是急速爆发的,此时机体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况下,有氧代谢是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机制是由于有氧供能代谢的供能速率不足以应对瞬时的ATP大输出量,于是糖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ATP,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即无氧运动。该文通过综述无氧运动的近期实践及实验研究对无氧运动的机理及在竞技运动用的实际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为无氧供能竞技项目的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长跑有氧代谢的生理特点分析及训练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距离跑的能量供应有很大差异 ,体内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比例也有很大变化 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 ,体内代谢以糖的有氧氧化再合成ATP供能为其特征 ,最大摄氧量水平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众多的训练方法中 ,间歇跑训练法、持久跑训练法、重复跑训练法对发展有氧代谢水平、增加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20例88式太极拳锻炼者的血乳酸盐和心率为指标,论证88式太极拳是轻体力负荷运动,发现在持续20min太极拳运动期间无氧代谢也是体内供能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刍议篮球运动的专项供能特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篮球运动员体能方面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篮球运动员代谢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对篮球专项能量代谢规律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了篮球运动专项供能的的特点是:以大强度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加以大量多次的无氧代谢供能.并提出了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特点、各供能系统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的供能作用以及乒乓球运动员各供能系统的既具项目特点而又有效的评定方法,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和乒乓球运动员供能系统评定的研究性论文进行综述,得出以下结论:(1)乒乓球运动中因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训练的内容,能量消耗各有不同。(2)磷酸原供能系统是乒乓球比赛过程中的主要供能系统,而良好的有氧供能系统则帮助运动员快速的恢复。(3)乒乓球运动员无氧供能系统的有效评定方法主要为采用功率自行车或手臂功率计来进行无氧功测试,但是有氧供能系统的有效评定方法主要是使用发球机进行递增负荷的最大摄氧量测定、乳酸最低值测试、无氧阈测定和临界频率测试。  相似文献   

12.
无氧阈即随运动强度的增长,机体的供能方式由有氧氧化供能为主开始转向大量动用无氧分解供能的转折点,常以血乳酸值为4毫克分子/升时的对应运动强度为标准,用最大吸氧量利用率来表示.在这个程度上恰是吸氧量与肺通气量失去线性相关的点.但是在我国地市级以下的运动队及普通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中,由于条件所限,难以准确地掌握运动训练的无氧阈强度,使之以较小的生理代价取得较大的训练效果.为此,作者通过50名12岁至16岁男少年的运动试验,测得不同年龄和不同训练史男少年在无氧阈强度运动时的脉搏频率,以供体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实验的方法,采用多球训练法的手段,对乒乓球运动员的供能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乒乓球最新规则的改变和运动实践,以及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发现:①乒乓球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无氧和有氧供能相联系形成连续统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②以少球数、多组数和少人次的多球训练更接近实战,训练效果更佳.③适宜的供球次数、组数、轮换人次,对提高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有着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迅猛发展与国际化推广,训练、比赛的同时,对作为运动员技战术基础的各项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能量代谢特征的分析、对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能力加以测评,为训练、比赛和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中,能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和有氧代谢这三大系统,本文将阐述这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以及与某些项目的能量供应关系.体育运动中,运动强度大时,超过80%VO_(2max),时间短于三分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肌肉中贮存的ATP、CP 和血糖.当运动强度相对较低,大约在65%VO_(2max)时,肌肉的主要能量供应来源于脂肪.介于二者之间的运动,能量来源于肌糖元.运动员在运动中,依靠三种不同供能方式,完成各种动作,  相似文献   

16.
曲棍球是一项有氧供能及无氧供能相互综合而又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它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参赛队员在运动中反复实现这无规律的间断性高力度运动,只有具备高耐力、高能力,并保持柔韧性及稳定性才能在比赛中得心应手.近几年来在实际运动中,我国曲棍球队的体能逐渐衰退,参赛队员在与全球强队进行交手时出现了一些体能问题.该文通过对曲棍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介绍了体能训练方法,让我国队员的综合实力得到最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动生理学指出:肌肉训练超负荷,亦即以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的阻力训练.因为肌肉或肌肉群超符合训练时,能最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使用超负荷(超过平常遇到的阻力),可以使肌肉最大限度地收缩,从而刺激肌肉产生相应的生理学适应,而导致肌肉力量增加.如果只是用对抗平常遇到的阻力练习时(即低负荷),肌肉的力量只能保持在现有的水平而不能增加.运动生理学还指出:运动中人体供能系统有:有氧供能系统,乳酸供能系统,高能磷化合物供能系统.任何项目的运动训练都要利用这三个系统来完成技术动作,只是各系统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举重训练主要是发展无氧供能系统.因此,举重必须坚持超负荷训练,并不断强化巩固,才能提高机体磷酸肌酸的起储备及清除乳酸能力,从而提高肌肉组织的代谢水平.运动生理学再次指出:坚持最大负荷的训练,能使神经冲动传递介质-乙酰胆碱增多,激发更多的肌纤维产生更强的收缩,充分发挥肌肉的潜能,进而收缩力量增大.由于人的力量大小总是通过肌肉收缩和紧张的能力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同一级别内运动员肌肉越发达,力量越大.既然女子与男子相比从根本上说存在着身体构成(肌肉,脂肪,骨骼,内脏)比例的差异,女子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除必须遵循生理学的一般规律外,还应该探讨更加适合女子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实时检测和记录了篮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率,用相关软件处理记录数据,以得出其比赛中心率变化特点,研究篮球运动的供能特征.结果表明,在篮球比赛中,约有40%的时间以ATP-CP系统为主要供能系统,辅以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无氧代谢供能约占85%.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短间歇、高密度无氧训练为主,同时注意结合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19.
研究耐力训练对在递增负荷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影响。该研究中采用 12名中长跑专项特长的男体育专业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在训练前后 ,分别对他们进行运动试验 ,同时观察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的通气功能变化。结果发现 ,训练后最大吸氧量明显增加 ,而且吸氧量在不同负荷水平时也明显增加 ,训练对心率变化没有影响。相同负荷水平时吸氧量的增加可能与在训练后机体对高强度的运动刺激适应加快和无氧供能成分减少有关。这种表现对在运动训练中进行机能适应性水平评价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从事马拉松运动,每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次数也逐年增多。为适应新时期马拉松的赛事安排,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法,从不同角度分析马拉松运动的特点与训练规律。经研究发现,在马拉松训练过程中,可采用持续式训练法与间歇式训练法,依据最大摄氧量供能、糖脂混合供能、脂肪供能及无氧糖酵解供能等四种不同强度与时间按比例组合,并根据重点赛事举办时间,合理有序地安排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