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10,(3):32-34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能量密度高,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的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群,其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科普知识     
《石河子科技》2012,(6):48-51
<正>垃圾食品有哪些危害1.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加速器质谱技术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化学致癌物——苯并芘及杀灭菊酯的DNA加合物的C的标记示踪研究,建立了DNA加合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化学致癌物与细胞作用时间与DNA加合物形成关系,建立的该细胞模型可为细胞水平的化学致癌的机理的探讨提供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食品在油炸、煎炸和焙烤等高温加工条件下丙烯酰胺几种可能的产生机理.目前公认的主导机理是天冬酰胺酸和还原糖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丙烯酰胺,另外丙烯醛、丙烯酸、3-氨基丙酰胺、丙酮酸等也是丙烯酰胺产生的可能前体,是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存在的可能原因,以期通过揭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为抑制/消除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肿瘤(癌症)是由于细胞在复制过程中,DNA损伤不能修复导致细胞凋亡或者细胞无限增殖而形成的。DNA在细胞中转录和翻译都会涉及蛋白与DNA的结合,肿瘤抑制蛋白也是参与这一过程的关键蛋白之一。然而,众多研究发现,肿瘤抑制蛋白p53具有识别和修复损伤DNA的效果,对于细胞的凋亡、基因的保护和避免癌症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金属镁离子和锌离子可以增强p53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和p53-DNA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直观地呈现出p53蛋白与PBR322环状DNA相互作用的图像,同时发现p53蛋白可以使环状DNA自身形成聚集或者相交。但是,对于长度相当的5 000bp的线状DNA几乎没有这样的效果,而对于20 000bp DNA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然而,在高浓度镁离子环境下,环状DNA会扭转成为麻花状,即形成超螺旋结构。这一现象,可为p53蛋白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指导,也为癌症治疗、癌症药物开发以及癌症检测方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世界博览》2014,(2):12-13
正1木星炸薯条最好吃《每日邮报》报道,为了研究不同重力条件下的油炸薯条味道,改善未来宇航员的太空食物,欧洲宇航局出资赞助希腊研究人员花费近百万英镑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木星上炸薯条最好吃。研究人员先斥巨资将一个旋转式工业用炸锅改装成重力仿真器,然后又花钱租了一个专门训练飞行员和宇航员的可以产生相当于地球地心吸引力9倍的离心机。他们用离心机创造不同的重力条件,以研究重力加速度对土豆条在炸制过程中酥皮厚度和水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更高的引力能增加热油和土豆之间的热传递,缩短油炸时间,导致薯条的外壳更厚更酥脆。在地心吸引力为地球3倍的地方炸薯条最好吃,而木星正好符合这一条件。他们准备为这个研究申请专利,叫做"高重力环境炸薯条机"。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在地心引力较弱的火星或月球上烹调,薯条则会比较软。在零重力环境中炸薯条,薯条将无法产生气泡,口感变得像煮的一样,而非炸薯条,非常难吃。  相似文献   

7.
油炸薯类脆片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和马铃薯脆片在油炸过程中,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浸泡程度等.通过研究表明,高温对丙烯酰胺生成影响较大,时间的影响次之.一定质量分数的N aC l和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可降低成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使用花生油油炸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高于同等条件下大豆油产生的含量.油的循环使用次数对丙烯酰胺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正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而一项来自日本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吸烟对人体更深层次的影响。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研究结果称,吸烟量越大,DNA越容易受到伤害,一年持续每天抽一包烟后,肺细胞的基因会出现150个变异。其中,变异数量最多的是肺,其次是喉、口。基因变异被认为会增加癌症发病危险,这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DNA的损伤和修复去真正了解那些致癌突变究竟因何而起,所以我觉得这个领域会越来越热"。每天,人体的细胞都会经历大约1万次的DNA损伤。那么,DNA是如何损伤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如果DNA损伤修复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例如导致癌症等疾病)?——来自卡迪夫大学癌症与遗传学研究所的Simon Reed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致力于这些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风味物质与不良因子的相关性,检测了油炸薯片、油炸方便面面饼、麻花、咸味花生米4种常见方便食品共16个样本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不良因子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探讨了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基于NIST 2015谱库检索和核对保留指数的方法鉴定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醛类、羧酸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等共7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油炸薯片和油炸方便面面饼中检测出苊、蒽、 艹屈 、荧蒽、芴、菲、芘等7种多环芳烃及丙烯酰胺。比较4种食品,油炸薯片中检测到的吡嗪类化合物及丙烯酰胺含量较高,油炸方便面面饼中羧酸类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含量较高,麻花和咸味花生米中脂肪醛类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含量较高。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发现丙烯酰胺含量与可来自美拉德反应的吡嗪、甲基吡嗪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环芳烃含量主要与可来自油炸或烘烤过程中脂肪氧化降解的醛类、酸类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食品加工工艺条件可同时兼顾喜好风味的形成和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的研究乙烯基DNA加合物,本文综述了DNA氧化损伤的种类、修复机制和产物以及3种乙烯基DNA加合物:乙烯基腺嘌呤(1,N6-ethenoadenine,εAde)、乙烯基鸟嘌呤(1,N2-ethenoguanine,εGua)和乙烯基胞嘧啶(3,N4-ethenocytosine,εCyt)的体内生成机制。讨论了目前检测乙烯基DNA加合物的方法,如32P-标记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32P-标记法在检测灵敏度方面表现较优;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样品需要衍生化,因此易导致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损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前处理方法简单、稳定性好、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乙烯基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对评价生物体脂质过氧化具有重要意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目前在检测乙烯基DNA加合物方面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克莱格-凡特研究所科学家们经过两年半时间的研究和实验,近日终于首次成功实施了人造DNA激活细胞的实验。据了解,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将人造的基因物质注入细胞之中,接下来细胞就能够自然生长。克莱格-凡特研究所生物学家丹尼尔-吉博森是该项研究的联合作者之一,吉博森介绍说,"实验之前,我们所有人感觉都很好,都认为  相似文献   

13.
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单链构象多态)方法是一种DNA单链疑胶电泳技术,它根据形成不同构象的等DNA单链中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变化来检测基因变异.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适于大样本筛查的特点,可有效检出碱基呈换、缺失、插入等基因变异.本文详细介绍了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的原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单链构象多态)方法是一种DNA单链疑胶电泳技术,它根据形成不同构象的等DNA单链中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变化来检测基因变异.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适于大样本筛查的特点,可有效检出碱基呈换、缺失、插入等基因变异.本文详细介绍了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的原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7-03-16至22017-03-31;排行依据:遴选出的30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Science》:癌症突变或因DNA随机错误引发[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一个最新的数学模型显示,将近2/3的导致癌症的基因突变是由细胞复制脱氧核糖核酸(DNA)时发生的随机错误引发的,而不是遗传基因或环境因素。3月24日出版的《Science》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油炸中油脂极性成分的产生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油炸过程中在油脂中产生的极性物质及其对油炸食品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油脂在油炸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极性物质.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油脂中的极性成分种类、含量有所增加;食品的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食品的外表皮厚度和吸油量稍有增加,但用废油炸的食品的吸油量减少.感官评价得到的食品的油性和硬度与油脂的品质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而脆度和凝聚性随着油脂的不断降解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06,13(2):120-120
日前,俄罗斯科学院基因研究所科研人员找到了DNA分子中最脆弱的位置,这些位置在细胞核中与核质相连,正是由于这些位置的存在才导致基因变异和染色体位错这样的后果。有关专家指出,该基础研究成果对人体基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硝化对尼古丁基因毒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吸烟是造成肺癌、喉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的重要因素;Philips等[2]研究发现吸烟者肺细胞中的DNA加合物与其每天吸烟支数线性相关。尼古丁是烟草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占烟草重量的1%~2%,是使吸烟成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找到了DNA的第7种、第8种碱基,并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实验老鼠器官染色体组的DNA中发现了这两个碱基的踪迹。科学家们指出,最新发现对干细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DNA作为细胞里最稳定的遗传物质,编码了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实际上,DNA的每次复制进程,都不是那么精确的,也就是可能出现错配。同时,DNA每天都会遭到内源物质(如活性自由基)及外源物质(如紫外线照射和环境污染物等)的损伤。这些伤害可以使得DNA发生烷基化、氧化并形成多种DNA加合物。这些DNA的损伤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的DNA并没有因此变得杂乱无序,而是还能正常稳定地工作。生物体内这个神奇的工程到底是如何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