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学》2013,(7):51-51
有个年轻人因家贫没读过多少书,他去城里想找份儿工作,可没人用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命运对他是如何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3.
苏明祥  付正大 《科技信息》2006,(12):117-118
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再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  相似文献   

4.
以退为进     
郑洁 《青年科学》2010,(4):39-39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相似文献   

5.
 问:常听人说"(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博士后",能否谈一下为什么做博士后,做博士后有什么意义?答:做博士后指的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院所从事临时性学术研究工作,美国也有少数工业界博士后职位.要说明的是:如果希望去工业界或商业企业工作,那么能直接去这些单位就直接去,没有必要做博士后.不同的人做博士后有不同的原因.有些在美国的博士毕业生暂时没找到工业界工作(这也许是因为那个专业不好找工作,也可能没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或者不熟悉求职方法),只好通过做博士后过渡一下.这样,暂时留在了美国,每年还有几万美元收入.有的人尚未想好将来究竟要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工业研发,因此想先做博士后,把选择留到将来.还有的人博士毕业后留在课题组做博士后,或许是想延续博士期间的课题以多发些论文,或许习惯了大学"象牙塔"的氛围…….也有些人梦想着进入学术界,做自己喜欢做的科研,那么做博士后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抗氧化探秘     
“抗氧化物博士”莱斯特·帕克(Lester Packer)教授在他的《抗氧化的奇迹》一书开篇中提到:“如果我告诉你有这样一粒药丸,能让你心脏强健、思维敏捷、延长寿命、改善性生活质量、预防癌症、保护皮肤……你会怎么想?”  相似文献   

7.
“叽叽~”玉米博士跟叽叽互换了个眼色,“快拿出咱们刚刚‘淘’到的宝贝!”说着叽叽就从背包里掏出一捆深棕色“毛线”,博士接到手后,迅速把散乱的“毛线”捻成一撮一撮的。没错,他要编出几张小渔网,这样明天退潮之后,大伙儿就有更多的美食喽!  相似文献   

8.
把你不用的东西扔掉,它就变成了垃圾。你有没有想过,你不要的东西,也许对别人有用?一个叫德隆·毕尔的美国人想出个主意:何不搞一个网站,让人们把这些不用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呢?这样,既能减少浪费,又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于是,他创立了“免费捐赠网”。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曾经,我是一个士兵。曾经,我是一个矿工。曾经,我是一个记者、作家。我当战士的时候,恰逢“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我做矿工的时候,又遇“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当我成了记者、作家的时候,社会崇尚知识,全民尊重人才。为此,我感叹地说:“我是一个幸运儿”。然,幸运儿也有他的不幸。当我十五、六岁,还是“吃长饭”的时候,却偏偏碰上了“饥饿的岁月”———全民过苦日子,大家吃不饱饭。当我本该上中学,进大学“求学”的时候,家里却供不上我,最终连一张“初中毕业”的文凭也没有捞到。当社会看重文凭,各业都评职称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要找一份好工作是必须有学历证明文件的,但是文凭不一定靠自己学习得来,还可以花钱去买。据《纽约时报》最近透露,目前已有几百家“文凭工厂”在做这种生意,大学文凭只要800美元,硕士学位约需1250美元,博士学位2300美元。如果你从学士文凭一直买到博士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 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 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 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 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 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 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 “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 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 常快乐。”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能看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自己的一生没有恰如其分的设计, 也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 这类人看起来整天忙忙碌碌,但干什么都不能持久、专一。他们一会儿想从政, 一会儿又想经商,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就像一位  相似文献   

13.
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的“惯犯”F跑进教室,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又逛网吧去了。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我发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却一句话也没有说。气呼呼地走了。这一整天他都不怎么理我。  相似文献   

14.
薛淑月 《科技信息》2005,(11):36-37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工薪族,工薪族都 想找出路。 工薪族创业的3个误区: 1.很多工薪族想一步到位成为企业拥 有人,做老板。 他也许也能酬到资金、也许也能找到 项目,也有能力开个商店、也有能力装修、 也有能力雇员工……都可以。他以为这样 可以一步到位成为生意拥有人。但是他真 的不知道这里面白手起家的风险非常大而 且他往往这个时候,他自已没有技能、没 有经验,就盲目去投资想做一个生意拥有 人,所以99%就倒闭。所以请恕我直言,  相似文献   

15.
速度丸     
王淼 《少儿科技》2014,(11):39-40
怪博士又有了新发明──速度丸。早上起床后,怪博士咬了一小口速度丸。晨跑时,三千米路,他十秒就跑完了。冲澡时,莲蓬头一洒水,"好舒服"三个字还没说完,他就洗好了。吃早餐时,他刚想说"好香",就吃完了。到办公室后,才一天,他就把一个月的工作都做完了。"哇,吃一小口就这么厉害!吞一颗速度丸还得了!"怪博士惊讶极了。第二天,怪博士累得什么事都不想做,猛打瞌睡。"真可怕!速度丸真是烂发明!"怪博士数数,还有三十颗速度丸。他想把速度丸扔进发明回收桶,又有些舍不得,也许……有人在紧急时会需要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关于金钱问题,有这样二个故事: 第一个是:齐国有一个想黄金想得入迷的人,有一天,他走到市上,看见一个柜台放着闪闪发光的黄金,高兴得忘乎所以,尽管有人守着柜台,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走过去抢了黄金就跑,结果给人抓住,扭送官府。当官的问:“你怎么敢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抢了黄金呢?”他老实地说:“我只见到黄金,没有见到人呀”!(《列子、说符》) 第二个是:王夷甫从来嘴里不讲“钱”,他的老婆故意要作弄他,用很多钱包围住他睡  相似文献   

17.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 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 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 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 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 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然而这样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4,(4):95-96
大学毕业生如果想在求职中力挫群雄,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必须要做好求职前的准备、求职中的自我推销和面试中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找准目标,才能被招聘单位赏识,从而获得面试成功。  相似文献   

19.
天南地北     
伪造教授当前在美国要想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甚至想成为一名“教授”,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有钱就行。花上25,000美元便能买到一张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从事这项交易的骗子很多,其中包括大学生。他们有办法“识破”储存毕业生和学校科研人员一切情报的美国大学中心计算机的存储性能,然后借助特殊电码,  相似文献   

20.
 看完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我的导师和我”就行了,啰嗦。的确,加上“我和我的导师”,又拖了个尾巴。“我的导师和我”这样的题目,符合语文课教义,又是人人习惯了可接受的,更何况最醒目的是这样的题目让人联想到导师们父母一般的温馨形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目好,主题也好。而写“我和我的导师”是有风险的,“你有资格这样写吗?”有人会想。这不是没有道理,“我”在前,十分容易被人认为“骄傲”、“自满”,至少有点自以为是。但我想了一想,还是准备用这个带着尾巴的题目。我想说明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