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崔健领衔参演格根塔拉草原狂欢节演出时间:2005年7月29日—31日演出地点: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7月的最后三天,一场集合了中国摇滚界几乎全部一线乐队的摇滚音乐节——格根塔拉草原狂欢节,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格根塔拉草原举行。其中,除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七支神秘乐队之外,还包括崔健、二手玫瑰、木马、脑浊、瘦人、夜叉、痛苦的信仰、声音与玩具等顶级乐队在内的20余支中国摇滚乐队。引人瞩目的是,这三天正好是内蒙古当地人最重要的狂欢节——那达慕的尾声。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夜色中的摇滚乐,你还有机会深入接触货真价实的蒙古文化。在草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温带草原的根冠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带草地大部分生物量分布在地下,地下生物量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利 用根冠比(R : S)和地上生物量来估算地下生物量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目前缺乏根 冠比的数据。本研究利用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分析了R : S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1)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135.3, 775.2g·m-2,不同草原类型生物量差异显著,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6.6、133.4和196.7 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01.0、688.9和1385.2g·m-2。(2) 研究区3种草原类型的R : S差异较小,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和草甸草原R : S中值分别为6.7、5.3和5.2,总体上,内蒙古温带草地的R : S为6.3。(3) R : S与年均温、年降水和土壤含水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承志走上文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培育了他文学的神韵和个性,他创作的以草原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草原歌手。其中的散文创作,更是表现出在喧嚣的商业时代张承志对理想、对清洁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执拗歌唱。  相似文献   

5.
以“第三代诗人”为参照系,考察80年代中晚期内蒙古青年诗人的“草原之诗”,会看到明显的差距,尤其在诗歌观念上更为不同,这直接影响了诗歌发展趋向。诗潮渐落,今日再思考,更期待内蒙古青年诗人的现代意义的“草原之诗”早日成型。  相似文献   

6.
张承志在小说中表现草原生活的地域 ,从他生活过 4年的东乌珠穆沁草原逐渐扩展到整个内蒙古大草原 ,又从内蒙古大草原扩展到了他足迹所及的新疆哈萨克草原 ;小说的基调也由早期的纯真与明净逐渐变得深沉与冷峻。但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的 ,那就是贯穿于张承志全部草原小说中的人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太草原,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今年六月,我参加了国家环保局组织的内蒙古兴安盟科考团,对草原上的一块碧玉——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考察。保护区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尔沁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的科尔沁草原北部,是一个以保护鹤类、鹳类等珍禽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湿地,以及科尔沁草原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保护区南北长40~50公里,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在基本草原划定过程中存在着经费难以落实、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日显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草原保护红线推进机制、草原保护红线划定管理机制;健全草原保护红线划定的保障机制,强化草原生态监测与评估机制,以及尽快构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在全国开展草原保护红线划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在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分别建立长期养分添加试验。在三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养分(N和P)添加、不同梯度(N:10,5和2.5 g/m2;P:10 g/m2)对这3种代表性草地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导致内蒙古温带草原地上生物量增加27%~53.3%,平均增加37.8%,并且施氮浓度越高,地上生物量增加越多。地下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比地上生物量小,整体上,高浓度的氮添加使内蒙古草原的群落总生物量平均增加10.2%。较干旱的荒漠草原对氮限制的响应比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更明显。磷肥对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施氮肥促进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根冠比(R/S)降低,典型草原的根冠比则轻度增加。施肥对内蒙古温带草原根系的垂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位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对施肥的响应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意味着在碳循环模型预算和草地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高于地下部分,如果不考虑地下部分,可能会高估整个生态系统对施肥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而草原保护红线又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最基本的有效途径。从介绍内蒙古草原三大生态功能和“一线三区”入手,选取内蒙古三个典型草原区域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经过一系列的数据预处理和以支持向量机为主要方法预测出三个草原核心保护功能区的分布结果。结果证明从国家文件理论指导到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实际操作后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还有待基于这三个典型草原研究结果推广至全内蒙古。  相似文献   

11.
几十年前,在广袤的西北草原上,驰骋着一群群美丽的精灵,它们轻盈地跳跃着、嬉戏着,飞翔般优雅地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起伏的波浪曲线,宛如大自然舞台上灵动的舞者。这种美丽的生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但却有着一个洋味十足的名字——普氏原羚。1875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第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中的内蒙古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开发的切入点 ,既切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实际 ,又符合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生态环境和人口是生产力的源泉。就整体而言 ,蒙古高原不宜耕种 ,但人们却在这里一直开展着大规模的农业活动。结果 ,已经造成了草原的严重沙化退化 ,破坏了生态环境 ,破坏了作为生产力源泉的生态环境和人口之间的均衡协调关系。因此 ,内蒙古应该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时机 ,不宜耕种的耕地还草还林 ,大力发展适合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的草原畜牧业。通过转变观念、创新制度 ,逐步解决我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中面临的人口压力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资金投入不足、品种改良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同时 ,通过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 ,实现草原畜牧业与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使草原畜牧业在我区草原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取暖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由于供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热舒适需求。为改善供暖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最冷月室内外温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太阳能、风能等多能互补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热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多能互补供暖方式下客厅和主次卧的最冷月日平均温度均值分别提高7. 0℃、6. 2℃和7. 5℃,室内温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舒适性较好。研究结果为草原民居设计建造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构建多能互补供暖方式,提高室内温度和热舒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国辉  李佳  杨鹏  陈伟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7):1402-1410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不科学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供热能效低的问题。文章对内蒙古西部初始民居进行了分析,利用DeST软件优化建筑结构、替换保温材料、增加保温层厚度、更换外窗等方式研究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净现值法,计算出了适合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三种外保温材料不同厚度的净现值和节能率。结果表明:外墙围护结构的优化对建筑整体节能效果最好,节能率可达20.92%。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外围护结构优化综合节能率超过86.7%,冬季采暖能耗为29.75 kW·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非生长季降水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选取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放牧管理历史下的2块样地(中度和过度放牧样地),测定丰雪年份和一般年份的主要植物物种组成、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分析内蒙古羊草草原生产力与降水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降水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  相似文献   

16.
孟令华 《科技信息》2010,(30):I0109-I0109
在草原覆盖区,化探分析方法因地制宜,成为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重要工具。内蒙古东乌旗查干敖包地区属于典型的草原覆盖区,本文结合具体的工作总结了草原覆盖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野外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鸟类区系的过渡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共记录到鸟类 84 种,隶属于 13 目 30 科 58 属.对这一荒漠和草原过渡地区的鸟类区系、生态地理分布及生态适应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西部荒漠亚区与东部草原亚区界线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经过10多年基本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控制”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针对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难点,从指导原则、保障体系、具体措施等方面总结克什克腾旗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马匹不仅是最重要的武器,也是交通、运输、通讯、侦察的最好工具,在古代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又由于中原封建政权的政治中心多建在北方,面临西北草原游牧民族骑兵南下的极大压力,要根除边患进而开拓疆域,必须装备、训练骑兵劲旅,才能与之驰骋角逐。马匹是装备骑兵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而  相似文献   

20.
对内蒙古和甘肃省几个地区草原生态治理情况的调查表明草原生态退化形势依然严峻。依据调查情况分析了我国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和项目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认为草原生态治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提出了草原生态治理的制度建设尤其重要,应以草原生态科学为治理基础,把减轻牧区人口压力与发展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等完善草原生态治理的政策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