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大自然》1991,(1)
第一个把大熊猫带出中国的人第一个把大熊猫带出中国的人,既不是动物学家,也不是动物园工作者,而是美国一位名叫露丝·哈克纳斯的女服装设计师.在她之前的六十多年之间,即从法国戴维神甫1869年获得第一个大熊猫标本算起,世界上就掀起了一股熊猫热.许多的动物学家、探险家、旅行家、狩猎家不远万里,不惜千金,纷纷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2.
华沙天主教神甫耶·波比耶乌什科被绑架遇害事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波,震动了整个波兰,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切.事情发生在10月19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十七中全会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甘肃省耳叶苔科苔类植物的研究历史。通过文献整理和标本鉴定,得出甘肃省耳叶苔科植物15个分类单位:细茎耳叶苔(F.bolanderi)、西南耳叶苔(Frullania consociate)、达乌里耳叶苔(Frullania davurica)、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F.davuricaf.dorsoblastos)、达乌里耳叶苔凹叶亚种(Frullania davuricasubsp.jackii)、达乌里耳叶苔小叶变型(F.davuricaf.microphylla)、皱叶耳叶苔(F.ericoides)、斜基耳叶苔(F.handel-mazzettii)、盔瓣耳叶苔(Frullania muscicola)、粗萼耳叶苔(F.rhystocolea)、陕西耳叶苔(Frullania schensiana)、中华耳叶苔(F.sinensis)、塔拉大克耳叶苔(F.taradakensis)、欧耳叶苔(Frullania tamarisci)、欧耳叶苔岷山变型(F.tamariscif.minshanensis),其中达乌里耳叶苔(Frullania davurica),达乌里耳叶苔凹叶亚种(F.davuricasubsp.jackii),欧耳叶苔(F.tamarisci)为甘肃省首次报道。将列胞耳叶苔(Frullania moniliata)移除甘肃省苔藓植物区系,编写了甘肃省耳叶苔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并对其分布特点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再生和延伸,这个宏阔的主题,涵盖了广袤的欧亚大陆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上,曾有许许多多别具一格的伟大人物走过,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方济各·沙勿略(Salnt Francisco Xavier)就是其中的一个。沙勿略是西班牙人,生于1506年,青年时赴法国求学。1534年耶稣会在巴黎成立时,沙勿略是八位创始人之一。1542年,沙勿略赴亚洲传教,是  相似文献   

5.
天南地北     
丧礼彩排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乡村里,有一位名叫波尔维拉里的87岁老人组织了一场为他自己举行的模拟葬礼,有好几百人参加了从教堂到公墓为这位活人的“演习”送殡行列,而且还有奏着庄严乐曲的乐队。彩排这天,老人身穿黑色套服,头戴帽子,走在乐队、亲属以及近二百辆小卧车的送殡行列的前面。他说:“我要看看谁参加我的葬礼,葬礼究竟会进行得怎么样?”由于神甫拒绝主持仪式,所以没有能进行葬礼弥撒。·闽生·  相似文献   

6.
在既没有神甫,也没有教堂的地方,信仰也会降临。一座非同寻常的水上教堂把宗教带到了遥远的顿河沿岸的农村里。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来,关于麋鹿(简称麋,俗呼四不像)在中国的历史,几乎都是根据一些西方科学家的观点向国内外介绍的.也就是说,麋虽是起源于中国的稀贵野生动物,但自汉末以来在中国早已绝迹,只有清朝北京南苑这个御苑里曾经保存着;西方国家在1865年以前还不知道有这一种动物,而是由一位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首次在南苑墙外才窥见的.由于他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老神甫马尔萨斯在英国曾经好讨了地主,讨好了贵族;而在今日却被日本帝国主义看作姜太公,保证牠向外侵略,向外扩张,可以「百无禁忌.」现在日帝国主义已经是马尔萨斯最忠实的信徒了,牠接受了这位老神甫的遗教,一丝不苟地实行起来.牠根据了马氏人口论的精髓,建立起牠的殖民政策,侵略政策和剥夺国内劳苦大众的政策.日本的马尔萨斯门徒们,不仅乖巧地学得满身本领,替他们的侵略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的拉锯战1869年3月11日,法国的大卫神甫在四川宝兴首次看到大熊猫皮,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物种,必定会引起科学上的轰动.但他可能不曾料到,他定名为黑白花熊的这种动物,究竟是不是熊的问题,竟然争论了一百多年而无明确的结论.这种争论在兽类  相似文献   

10.
5月24日子夜,孟加拉国遭到热带飓风的袭击,排天巨浪冲击了孟加拉国海岸和恒河三角洲的岛屿,尤其是乌里恰尔岛。这场风灾造成了约有1.5万人丧生的惨剧。另外,受风灾影响的灾民达120万,有13.09万头牲畜死亡,近47.2万英亩庄稼冲被走或毁坏,约26万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灾民生活困难,食品、药物、建材及饮水奇缺。灾难发生后,艾尔沙德总统宣布28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罹难者,并迅速乘飞机奔赴乌里恰尔岛。沿岸  相似文献   

11.
乌里雅斯太凹陷腾一段和阿尔善组在不利沉积条件下沉积的砂砾岩储集体经过沉积后成岩演化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和分布特征,这些决定了它们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个改了自己的姓氏,一个改了自己的职业。他们一样精明,却又是那么不一样。 哈 菲 兹·阿 萨 德 和 巴 沙 尔·阿萨 德 这对 父 子总 统 ,已 经 对叙 利 亚实 施 了 35年的 家 族 统 治 ,而 且 很可 能还会统 治下去。父子两 人小时候 都 想当 医 生,但 长 大 后 都当 了 总统 。这 两位父子 总统的禀性 和治国方 式又像又 不像。 多数派把少数派逼上权位 阿 萨 德 家 族 所 属 的 阿 拉 维 教派 是 叙 利 亚 独 有 的 , 占 人 口 不 到12%。 阿拉维的 含义是 “阿 里的崇拜 者 ”,被归 类 于伊 斯 兰 教 什叶 派 。但 他 们也 崇 拜太 …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濒临灭绝的沙锥齿鲨.新南威尔士州渔业局的海洋生态学家尼克·奥特维领导实施了此项研究工作.奥特维说,在渔业局长向自己询问培育沙锥齿鲨的可能性后,他便开始梦想着用人造子宫培育这种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14.
沙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源自新疆、融于汉族,并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本文拟对沙陀汉化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沙陀汉化的表现进行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沙陀的汉化略作评价。  相似文献   

15.
流沙也杀人     
所谓流沙,顾名思义即流动的沙,活沙。我国北宋著名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则流沙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十一世纪宋朝神宗皇帝当政时期,一支皇军在范河遇险的情景。由于范河时有发生流沙吞噬人命的惨剧,故当地人特称为“淖沙”或“活沙”,可谓谈沙色变。那一路人马所过之处,自然是迎着漫天沙尘。傍晚时分,他们走进一片灰蒙蒙的沙滩。突然,一名探子飞报:前面两位士兵被沙海吞噬了。原来是一位士兵陷入沙地后,拼命挣扎,越陷越深,同伴见状急忙跑去试图将其拉出来,结果两人都遇难。“岂有这等奇事?”军官不信,命令继续前进。可悲的是,这位马上  相似文献   

16.
试论《简爱》与《藻海无边》中的两位梅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与《藻海无边》中有一个共同的人物———梅森。但人物的塑造是截然不同的。《简爱》中的伯沙·梅森是一位精神畸形者 ,怪物。《藻海无边》中的安托妮特·梅森的故事却是一曲殖民主义的悲歌  相似文献   

17.
沙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源自新疆并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但是沙陀早期是一个处于西突厥统治之下的弱小民族,作为夷狄其本身并无文字传记,这为我们系统了解沙陀早期历史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较全面地复原沙陀早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05,(12):40-40
澳大利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濒临灭绝的沙锥齿鲨。新南威尔士州渔业局的海洋生态学家尼克?奥特维领导实施了此项研究工作。目前在澳大利亚的东部海域,沙锥齿鲨的数量还不到500只。沙锥齿鲨对捕鱼等外部影响十分敏感,因为它们很难繁殖后代,每只雌性沙锥齿鲨每两年只能产下2只幼仔。人造子宫旨在增加鲨鱼幼仔数量,然后将其放回野外。奥特维说,雌性沙锥齿鲨并不在子宫中培育其幼体,因为它们没有连接两个子宫的脐带。因而,为了活下来,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爸妈     
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位幽默风趣的老爸,一位勤俭持家、聪明肯干的老妈。虽然他们也没少红过脸,可经常是没过一会儿就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了。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乌里书刚当选哥伦比亚总统时,国内彤势十分糟糕。但乌在任八年期间,政绩可圈可点,不仅有效打击了“革命武装力量”和“民族解放军”,还遣散了上万名准军事敌对分子。谋杀、绑架等犯罪活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