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文帝统治的基本力量是什么?即其统治集团的人员构成及阶级属性如何?本文试用计量方法作一粗浅探讨,以祈求教。首先,我们关陇士族集团的演变来探讨。隋是继西魏北周而来的封建王朝。众所周知,西魏宇文泰创立了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核心的关陇士族集团,这是个新兴的士族集团,故《周书》说“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下将该集团主要成员后裔情况表释如下:  相似文献   

2.
西魏建立后,宇文泰辅政,面对内忧外患,锐意改革六官制度,建立中央六官系统。通过对六官人员的调配,关陇集团与魏宗室的权力得以平衡,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经过对关陇集团内部六官人员的再调整,宇文护铲除异己,强化了宇文氏在北周政权中的主导性;关陇集团的汉族地主依附于宇文氏政权,进入中央六官系统,宇文氏家族内部开始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武帝宇文邕铲除宇文护,集中央军政大权于一身,北周的中央集权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汉晋南朝时期,豪强地主作为地主阶级的上层集团,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特权,渐次成为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主要势力集团;在门阀制度之下形成的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又利用其权力扩展实力,最终因其腐败而走向没落,通过对这一势力集团的成因及衰败的分析,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处于从两汉到唐宋的过渡时期,此时的社会和文学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学习魏晋南北朝文学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从东汉末爆发黄巾农民大起义(184年)开始,到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589年)止,这四百多年史称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多年,与过去相对统一和稳定的两汉和后来的唐宋比较来看,是个动乱和分裂的年代.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爆发,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从汉献帝初平元年起,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壮大了军事力量的豪强军阀,纷纷拥军割据.军阀的长期混战,造成了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在军阀的角逐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代汉为魏文帝,分据东南的孙权和西南的刘备,也相继称帝建国,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统治者都力图积聚力量,统一中国,因而在其它统治地区,均实施了一些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为西晋的统一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5.
洛阳与隋唐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帝室出身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实行关中本位政策,以长安为京师,同时把洛阳营建成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以加强对关东地区的统治,屏障、拱卫和援助长安。长安政权是否牢固地掌握和支配洛阳,关系到国家统一分裂的前途命运。洛阳凌驾于长安之上,便意味着关陇集团的失势和唐祚中止、江山变色。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兴亡的征候和民众安乐忧患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东汉豪族大姓主要由战国以来的封建旧贵族和随着秦汉地主经济的发展而新兴起的豪强大族构成。东汉初,政府一方面打击那些与王权相忤的豪族,一方面又扶植、放任豪族大姓的发展。东汉中期,豪族发展呈上升趋势,各地强宗大姓的社会、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对东汉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探讨豪族宗族组织更有利于对豪族大姓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以玉林为根据地,利用地主豪绅,招贤纳士;招降纳叛,兼并友军,扩充实力;设立干校,培养初级军官;借款筹饷,广开财路;设兵工厂,修枪修炮。李宗仁采取多种办法扩充实力,扩大地盘,为日后统一广西奠定了基础,进而问鼎中原。  相似文献   

8.
马氏军阀集团是产生在旧中国土地上的回族地方割据势力。它的兴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马鸿逵、马步芳、马鸿宾(简称“三马”)统治时期,其军事势力曾扩展到西北数省,对这几个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过颇大的影响。“三马”军阀集团跟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曾作过多次的较量,最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消灭。对这个军阀集团的历史,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将“三马”军阀放在一起进行历史考察,还未见有专文论述过。  相似文献   

9.
两汉之际及东汉建武初期的隗嚣政权具有鲜明的士族化性质,扶风士人集团在其政权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两者在政权正统性、政权归属等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扶风士人集团投向光武政权,成为隗嚣政权兴起和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东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中,以世传儒家经典的许多家族,逐步控制入仕作官特权。曹魏行“九品官人法”,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特权,正式形成魏晋来的士族门阀制。门阀士族大量兼并掠夺土地,影响封建国家租赋力役征收。晋初颁行“占田制”,意在肯定士族既得利益前提下,对其适当限制。东晋南朝时,由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他们占地所及不但尽有良田沃土,且还占国有的山林川泽。于是刘宋时又颁“占山”制,其意仍在肯定豪强既占山泽前提下,略加限制。故从“占田”到“占山”制的颁布,深刻反映了大土地私有制的急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夕这一历史时期,广西先后被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旧桂系和新桂系两个军阀集团所统治。陆荣廷是广西旧挂系军阀头子,他原是清朝官吏(广西提督),后来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充任广西都督,他网罗了一批亲信,如:谭浩明、陈炳煜、莫荣新、马济、沈鸿英、韩彩凤、林虎、林俊廷、韦荣昌等,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旧桂系军阀  相似文献   

12.
两汉以来的门阀制度,到东晋南北朝得到了充分地发展。门阀士族拥有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特权,他们在皇权不振时,不以维护正统为念,只以家族利益为务。随着刘裕登上帝位,皇权政治得以加强,那些东晋以来依然具有为家不为国思想的士族,显然成为被打击的对象。同样为了巩固皇权,刘宋王室仍需扶持一批一心为国的士族,东海何氏家族即兴起于此期。东海何氏家族自东晋何无忌始,都以忠君为国著称。何氏家族以武功起家,后渐以文学闻名,秉承儒家传统,为性耿介,成为南北朝时期新兴起的士族。  相似文献   

13.
赞王蒙得恩是广西平南县大鹏花王水马铃村人,壮族。一八○六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原名上升,因上字犯上帝讳,改名得天,后为避天王的天字讳,更名得恩。他家境贫寒,没有土地,祖祖辈辈靠种地主土地为生。因受地主残酷剥削,辛苦一年,不得收成的一半,家中五、六口人,衣食无着,难于维持生活,被迫在农闲季节,做些肩挑小贩,以糊口度日。蒙得恩成长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侵略魔爪伸到中国,清王朝加紧对人民进行搜括的时期。地主、官僚、豪商竞相兼并和掠夺农民土地,当时平南的肥田沃土百分之八十为地主豪强霸占,“江北张其耀,  相似文献   

14.
从西汉开始,诸葛家族逐渐兴起。东汉以来,诸葛家族累世官宦,并形成自身的文化传统,成为齐鲁地区的望族。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发展成为当时的显赫大族,在汉末士族迁徙的背景之下,诸葛亮既有的文化特质也与迁徙地文化产生了交流融合。不过,与晋代之后的高门士族相比,其成熟程度还有差距。因此,诸葛亮家族应当属于中古士族早期发展阶段,诸葛家族的遭际也为这一阶段士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本,值得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5.
陈夏地区是中原化最初的基地,有久远的化传统。秦汉时期,这一地区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化风格。与农耕经济受到特殊重视的同时,陈夏地区也明显受到商业化的若干影响。陈夏循吏名声煊赫,也是值得深思的政治化现象。而史家关注陈夏地区风俗时所谓的“好事”,“任侠”,则指出了有时和地方政府持不合作甚至对抗态度的“豪强”集团的行为特征。陈夏地区所谓“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所谓“俗多朋党”等民俗化特色的形成;与豪族异常集中,豪族地主经济较为成熟的情形有关。经过西汉中晚期的充分发育,到两汉之际,当地的豪族地主经济已经具有足以支撑起一个全国政权的实力。秦汉时期,陈夏地区又是士学群起的化先进区域。陈夏学人曾经在秦汉化事业中有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曹操成就霸业所依赖的军队来源十分复杂,包括家族兵、主动归附的军队,战败的军阀,黄巾余部,地方豪强和少数民族的军队,对成分如此复杂的军队曹操采取了多种管理措施:以亲信领兵,对一般将领则加强控制,对地方豪强和黄巾余部允许其一定的独立,对少数族军队严厉防范。这些管理措施影响深远:谯沛军事集团的形成为曹丕代汉提供了实力保证,为控制士兵实行的错役制造成了士兵身份的下降,对于北方各部族的利用和控制激化了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贵州军阀,是贵州近代的封建官僚、地主豪绅,为了本阶级的切身利益,维护清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办地方团练,镇压农民起义,逐渐发迹,夺取贵州辛亥革命果实,成为统治贵州地方封建割据的武装力量。贵州军阀祖师爷刘显世,出生于黔西南兴义县下五屯大官僚大地主家庭。祖父刘燕山,早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以贩卖文具为业,从湖南邵阳石板桥迁来定居。遵循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考究了六朝时期兴起的高级士族琅邪王氏的兴盛经过,力求揭示出琅邪王氏的文化传统,借以说明士族文化的成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程朱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思想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哲学体系恢宏,代表了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但程朱理学的伦理本体包含着理性与经验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讨论程朱理学的产生及其演变对认识理学以致认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程朱理学形成的条件 理学产生的经济基础。唐宋时期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通过租佃制对客户进行剥削的“官户”和“乡户”地主。地主对农民的直接控制相对减弱,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对缓和了。在北宋时“客户”由“私属”变为封建国家的“编户”,封建国家把“客户”当作“齐民”看待。地主阶级除强化国家机器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以便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作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祖逖北伐是东晋的首次北伐,北伐主要对象是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近年来一些史学家对祖逖倍加赞誉:“是中华民族识大体顾大局的杰出人物,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身精神,永垂汗青,彪炳百代。”[1]肯定祖逖北伐。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故作《新论》。一、后赵取代西晋是庶族地主对门阀士族的胜利祖逖所处的两晋时期,门阀士族掌权。此阶段政治、经济均与门阀制度密切相关,自然祖逖北伐与门阀士族有着必然的联系。西晋门阀士族统治集团,从未受过艰难,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疾苦,只知纵情享乐。从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