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颙 《科学》2006,58(3):7-10
唐山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钟。当时我住在北京前门附近一个非常破旧的二层木质结构的楼房里.楼房至少有五十年历史了,除了外墙是砖砌的,地板和骨架都是木质的,一走起路来地板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时正好是夏天,天气出奇的闷热,难以让人入睡。我刚躺着一会儿,迷迷糊糊中就觉得床在大幅度上下跳动,地板甚至整个楼房都发出嘎吱的声音。我立刻意识到有大地震发生了。长年从事地震工作的我被晃醒后没有立即下床,而是躺在床上开始数数,“一、二、三……”,数着数着床的晃动变小了。  相似文献   

2.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地面增温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秀登 《科学通报》1992,37(18):1684-1684
地震是一种急剧的构造运动、快速释放应变能的结果。热是各种形式运动和能量的集中表现。通过对1989年以来发生在我国的20多次5级以上地震的地面温度和卫星热红外图象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在短临时段内(震前几天至20多天),震区及其外围出现区域性热红外异  相似文献   

3.
里斯本地震(葡萄牙,1755年11月1日,震级8级以上,死亡约7万人)这次地震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地震。地震发生在距离里斯本城几十千米的大西洋海底。里斯本城遭破坏极其严重,约7万人死亡,其中许多人是由于震后引起的海啸致死的。里斯本地震后,  相似文献   

4.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丰南发生了7.8级大地震,当时,没有人能准确判断出震中的准确位置。上午8时,震中虽已初步确定,但灾情程度却没有任何消息来源。是李玉林等人的出现,使中央领导意识到了灾难的惨重,并及早指示救灾部队、矿山救护队和医疗队迅速向唐山开进。中央当时对李玉林这一举动的评价是:“为中央的救灾工作抢出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这事非得毛主席发话,要不咱们没救了。”7月27日晚上,连续一天一夜在井下跟班作业的李玉林,为了参加第二天的万人庆功大会,已经在办公室躺下休息了。这时候矿党委书记打电话执意要找他…  相似文献   

5.
自地球形成至古生代寒武纪开始这一段时间被地质学家称为前寒武纪,从距今46亿年前至距今5.45亿年前,历时约41亿年,约占地球演化发展史的5/6.前寒武纪亦称隐生宙,包括冥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  相似文献   

6.
2004年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的9级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 发现如下几个现象: (1) 在印尼9级大地震前,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 出现了显著的潜热通量异常; (2) 地震前最大的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缅甸小板块中段俯冲带上, 这里正是地震破裂带的中部, 也是余震集中的区域; (3) 异常发展具有由弱到强、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异常开始出现在缅甸小板块张性东边界及其东侧海盆, 然后向压性西边界(即海沟俯冲带)和印度洋发展, 地震后潜热通量异常消失. 震源系统是一个耗散系统, 地震前应力增强使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加激, 提高了海面和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速率, 这可能是导致潜热通量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在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此文或许能为有心的读者提供启示,增进思考——编者)众所周知,动物对地震波相当敏感,诸如:蛇、蜥蜴、老鼠、黄鼠狼、鸡、鲶鱼等,在地震前都有异常反应。许多科学家已长期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以提高预报地震的准确率。日本的东京水产试验场,用声波检测方法,对鲶鱼的异常活动检测、记录,研究鲶鱼对地震的感应情况。检测表明:14次有感地震中,记录鲶鱼时反常活动有10次。经地震预测部门研究、核实,鲶鱼对有感地震反应,与地震仪所预测的结果,有9次是一致的。蛇对地震也特别灵敏,有时,最早的地震预报正是来自蛇。科学家研究…  相似文献   

9.
震前的准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应急工作。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在北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中就流传着一个关于雷鸟的故事.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雷鸟故事是这样的:有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鸟叫"雷鸟",当它到来时,大地震动,洪水泛滥.古老的故事世代相传.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神话故事而已,但在一些科学家看来,"大地震动,洪水泛滥"不正是一场地震海啸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了整整30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直下型地震,不仅是中国历史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创下了近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记录,被列在全球20世纪十大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地震中死亡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截瘫患者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但仍需治疗者为36万人之多。震后几天,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某些地区每平方米垃圾堆上每小时孳生蝇蛆数万只;震后3 ̄4天就发生大量肠炎、痢疾,一周左右达到高峰,市区患病…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人口、经济、交通的高度集中,也给城市本身带来了隐患,即现代化大城市抗御地震的能力非常脆弱,过度集中的楼群,纵横交错的各种生命线工程,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袭击,任何环节的失控,都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见上图.重大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将造成中国经济的巨大负担.  相似文献   

13.
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又称瓦尔迪维亚大地震),是迄今观测史上记录到的规模最大的地震,其矩震级为里氏9.5级。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波及到智利以外的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阿留申群岛,并引发了断层带两侧板块交错滑移了20米~30米。事后,这场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掀开了地震科学领域的一片新天地。英国自由撰稿人罗夫·斯密思(Roff Smith)为此撰文回顾了50年前的这场地震以及由此展开的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汶川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空间分段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勤彩  陈章立  郑斯华 《科学通报》2009,54(16):2348-2354
利用汶川地震序列周围450 km范围内6 个台站记录的宽频带波形数据, 通过时间域矩张量反演方法, 得到该地震序列88 个地震的矩张量解. 结果显示震源机制解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段特征. 沿着主破裂带方向自西南至东北共分为6 段, 震源机制类型由开始的逆冲为主, 经过各种震源机制类型交替出现的过渡带, 转变为以右旋走滑为主. 在小鱼洞镇附近出现与主破裂正交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利用FMSI程序分别反演各段的应力场, 发现沿着主破裂带方向自西南至东北, 最大主应力方向由近EW向逐渐转变为NW-SE向, 最后又转变为近EW向.  相似文献   

15.
玉树M_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野外调查表明,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较清晰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由3条主破裂左阶组成,走向310°~320°,总长约31km,左旋走滑性质.另在隆宝镇东侧一带见有长约2km的雁列式张裂缝带,如以该点为破裂带的北端点,则破裂带总长约51km.地表破裂带由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列或雁列式裂缝组成,实测最大水平位错约1.8m.地表破裂带沿甘孜-玉树断裂展布,显示该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甘孜-玉树断裂历史上记载过多次7级左右地震,古地震遗迹明显,具有短周期的大地震重复特征.玉树地震的孕育机制与汶川地震一样,都是青藏高原东扩、地块边界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不同的是玉树地震为巴颜喀拉地块与川滇块体向东不均匀挤出产生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相似文献   

16.
老诚 《科学之友》2010,(6):42-43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又造成一场令人震惊的惨痛灾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的影响不次于唐山大地震。时隔30余年,国人再次被地震的威力所震撼,现代建筑倒塌之多。死亡人数之多,都让人们倍感震撼。  相似文献   

17.
汶川8级地震的形成机制与中国大陆近期地震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自然杂志》2008,30(3):125-127
此文概略介绍了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介绍了余震的情况,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笔者认为,以历史地震资料为依据的中长期预报是比较可信的,临震预报的难度较大,目前尚未获得满意的成果。根据近百年来中国地震活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可能分布特点。根据上千年的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华北地区未来相当于唐山地震的强震活动可能将在240年以后、300年以前的期间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虽然我对于语文和英语两门课不太用心,但成绩还不错。我主要的学习时间都用在数学上了,但成绩还是从未及格过。不知为何会这样,很讨厌自己呢!我知道自己数学成绩不好,就经常看习题详解,本以为已经懂了,可自己做时还会出现差错!虽然老师没说什么,可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数学成绩太拖我的后腿了,怎么办呢?我简直就是数学白痴!  相似文献   

19.
人类将水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痉挛,撼动着汶川,撼动着地球。一时间,数万条生命瞬间陨灭,数十万条生命亟待拯救……  相似文献   

20.
2010 年2 月27 日, 智利发生了8.8 级特大地震, 该地震使震中附近的地面产生了较大位移. 德国与智利合作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SLR-7405 距震中仅约130 km, 其观测受到地震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根廷合作的SLR-7406 系统距震中约600 km, 利用这两个SLR 站的观测资料并结合全球SLR 站的观测资料, 在ITRF2000 下解算了这两个SLR 站点的地心坐标, 发现两站的坐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SLR-7405 站整体向西南方向发生了较大移动, 在X, Y, Z 方向上的位移量分别约为3.11, 0.52 和0.49 m, SLR-7406站在3 个方向上的位移量分别约为0.02, 0.03 和0.02 m. 由SLR 这一独立的观测手段得到的结果可以为其他定位观测提供必要的外部检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