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卡西尔的艺术观包涵三方面的内容:艺术作为文化的感性符号,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的行为中具有调节功能;艺术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反对从道德、伦理式的角度来看待艺术,使艺术成为更高层次的附属物;艺术是运用一定的媒介通过构型而得到表现的,这种构型力量是极端重要的,没有艺术家的构型,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2.
重复是艺术节奏的基本类型,它是表现性艺术(尤其是音乐)中经常出现的节奏形式;它的功能在于弥补记忆力的不足,强化艺术表象,延长时间流程,建立秩序;重复应当是有所变化的;在再现性艺术中用武之地很少,但它可以创造出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氛围有内在、外在两个因素,内在因素:一、由教学主体积极创造一种课堂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二、注重感情体验,开拓感情思维空间;三、以和谐为课堂艺术氛围的凝聚点,注重课堂艺术氛围的外在形式。外在因素:一、交谈性对话教学;二、突出形象化特征的感观性教学;三、课堂教学的节奏性。  相似文献   

4.
李贺诗歌的荒诞诗风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运用移情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借助大胆的想象,构造非凡的艺术境界;3、精思妙构,创造出犹如童话、寓言般的艺术世界;4、写子虚乌有的虚幻的神的世界;5、通过夸张、扭曲、变形的手法来写梦境。  相似文献   

5.
詹琰 《科技潮》2009,(6):52-53
哲人有言:人创造了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自己的手段——科学和艺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是理性和感性的互相渗透;在科学和艺术创作中,感性的东西和纯理性的东西不仅并不相互矛盾,甚至还互为影响;而技术、科学与艺术之间,也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本刊新设栏目“科苑谈艺”的主旨,就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即:以科学思维审视艺术,以艺术眼光欣赏科学。  相似文献   

6.
追求于美是认识城市的开始;感受城市环境的美是改造城市生活的动力所在;创造城市的美是艺术创造与情感体验在城市营造上的意象表达和精神寄托,思考、研究城市美学是促成城市美的必要准备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规律以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为特征,语文教学艺术则以主观性、个体性、独创性见长;语文教学规律是创造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语文教学艺术则是把语文教学规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桥梁;完整意义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规律与语文教学艺术巧妙结合、辩证统一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为西方学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寒而粟的艺术真实。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探寻:卡夫卡在进行艺术虚构时总是脱离不了浓重的自传色彩,这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卡夫卡采用变形、怪诞、象征等现代派手法,使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氛围;卡夫卡的作品貌似荒诞.实则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浓重的悲观和绝望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从思维科学和产品造型设计角度,提出形象思维问题。阐述了形象思维具有的特殊性质;形象思维需要经验基础;本质是创造;对形象思维贯穿艺术造型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辩证关系的探索,进一步促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我国早日由生产大国成为设计创新的品牌大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处在世纪之交的寓言作家群,以创新开拓精神出版了近百种著作,值得总结和展望:一、艺术形式和体裁上的多姿多彩。反映出寓言艺术的深化和发展;二、题材上的扩大,体现出时代性和现代化特征;三、艺术方法上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和“言不尽恚”、“顿悟”的艺术经验;既能注意情节的曲折性、荒诞性,又能“寓诸庸、发觉人们不能立即觉察的普遍”;四、追求和发掘“寓言个性”,创造出新的辉煌。但在迈进21世纪之际需要反思展望,如何注意新世纪的哲学特征和未来动向,在开阔视野和相互渗透中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家具设计形态与构成艺术的关系。通过论述家具设计中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以及构成艺术的创造特点,指出了构成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概念、意义及运用,并列举实例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即用集体的声音来表达共同的音乐内涵与意境,创造整体的艺术效果。该文就如何姐建及如何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合唱团谈了几个观点,提出要重视基础训练,培养合唱能力;做到寓教于乐,注重合唱教学方法;提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音乐,恰当选择演唱辅助形式。严抓考勤确保高质量、高效率的日常排练。  相似文献   

13.
从恩维方式、思维工程及思维结果等方面简述了数学与艺术的不同.从人类认识规律及创造活动方面阐述了两者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关系.从数学对艺术的创造、鉴别等方面,论述了数学对艺术的作用;从对数学的理解与传播及对人的气质影响等方面简述了艺术对数学的作用.这对教育改革、培养人的素质,特别是对培养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可望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4.
界定“艺术语言”、“意象”,解释“立象以尽意”的含义,论证“立象以尽意”是艺术语言的本体;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艺术语言的审美过程是析象悟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词实质上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体,具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词的艺术特质是词人创作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其性格、学问、襟怀和经历的一种综合反映;词境的创造,有赖于词各种艺术特质的表现,其中,“灵气”和“含蓄”之美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灵感与幻想,它是人类各种精神活动的起源,如宗教、祭祀、文学、艺术等,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原始初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文明,同时也创造了神话;但是,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丰富和发展了神话。本文试图就神话与上古西部的文明存在的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了一个大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简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音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艺术通过运用高科技媒介,创造出一个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艺术与技术之间的世界。在新媒介艺术中,艺术与技术还原到其本源性的同一性之中,成为对生活世界的欲望、技术和智慧的游戏之显现。新媒介艺术家基于对生活世界的游戏的思考,通过现代技术给予了人们一种观看世界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纵观苏绣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清代苏绣大师沈寿首次把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用于苏绣,创造了“仿真绣”,使得苏绣作品开始有了像油画、相片一样的效果;民国年间苏绣大师杨守玉一改中国刺绣一贯沿袭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方法,发明了长短交叉、分层加色的“乱针绣”,才为如今的苏绣艺术增添了无穷的表现力;如今,苏绣更以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迈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一种运用最精关的、带有音乐性的语言创造意象,主要借助意象以抒情的艺术。诗歌必须有真情实感,构思要新,要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诗歌必须有大胆、新奇、丰富的想象;诗歌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诗飞跃、灵动;诗歌要讲究音乐关,还要注意炼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