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通达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根据区域平衡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一个区域性的一级增长极城市和各省区内部的二级增长极城市,从交通通达性的角度,分别从总运输距离、通达性系数、位势和铁路航空便捷度方面,对中部六省会城市进行了科学的比较.结果显示,武汉在所有的比较项目中均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郑州和长沙次之,太原优势最不明显,因此文章认为武汉是中部崛起过程中的核心增长极城市.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部旅游合作的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β指数、γ指数、α指数、通达度等指标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整体状况较好,能够促进中部六省间的旅游合作. 但各省会城市自身的对外通达度却有较大差别,其中武汉的通达度最好,是中部六省旅游交通网络的中心,郑州其次;太原则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通达度较差. 本文针对各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状况的这种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综合经济、科技创新、城市竞争、集聚带动、交通通达、信息交流和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构建起城市中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北地区主要城市的中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2010~2014年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的城市中心性综合得分最高,城市中心性显著,其中心性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与交通通达两个方面.其他4个城市中心性的优劣势各有不同,城市间差距较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
运用GIS技术,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通过设计路网密度、连通度、可达性、与干线路网衔接性四个指标对位于东南沿海的霞浦县农村地区公路网的通达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霞浦县农村路网通达性水平低,其空间格局与主要干线网走向有很大关联,其中,松城街道路网通达性最好,海岛乡通达性水平最低;路网通达性水平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实力、地形地貌、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主干线的距离、政策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8):1386-1393
运用距离度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30个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航空通达性进行对比研究.以30个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的航空枢纽机场所在城市为节点,以航空枢纽机场所在城市之间的直达航班为连接,构建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航空通达性计算网络,从便利程度、旅行时间成本和旅行经济成本3个方面对比研究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的航空通达性.得出这30个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的航空便利通达性、时间通达性、费用通达性的排名以及综合这3个通达性之后的最终通达性水平排名情况.另外,研究认为,便利通达性应与时间通达性、费用通达性共同作为衡量旅游交通通达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评价城市结点对外交通模式的合理性,考虑路网均衡状态下的出行成本、路网容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网效率测度指标.应用该指标构造测试路网,分析了不同交通量水平、不同对外交通需求结构下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组织模式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在城市内部路网富余通行能力不大的情况下,当干线公路交通量小于750 pcu/h时,干线公路可直接接入内部道路系统;当干线公路交通量在750~2 000 pcu/h且主要为出入境交通时,宜将对外交通引入城市结点快速干道系统,通过快速干道系统集中组织对外交通;当干线公路交通量大于2 000 pcu/h且存在较为集中的过境交通时,宜设置直接式过境通道分离过境交通.所提出的路网效率测度指标和研究结果对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组织方案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穿城市的部分干线公路不能满足其过境交通功能,也严重干扰了城市交通的通行.为了缓解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和有限的道路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合理分流过境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各城市纷纷将干线公路改建至城市外侧,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利用规划的城市快速路解决兼顾过境交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通道.文章以安徽省合肥市G206公路(南岗至上派段)为例,探讨了此类兼具有干线公路和城市快速化道路的总体设计方案要点.  相似文献   

8.
以西南地区138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网格维模型、地理联系率、地理探测器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重点村呈聚集分布态势,主要以“省会城市—交通干线”为依托,集中连片聚集分布;(2)重点村空间分布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旅游资源对其解释力最大;(3)重点村聚集在A级景区5 km范围内、距城市5~50 km处和中海拔地区,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并与地区经济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交通干线主要是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铁路、地铁等,这些地方无线覆盖的难点在于难以实现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连续覆盖.通过对CDMA基站覆盖能力的分析,得出交通干线不同场景下具体的基站站址建设策略,然后据此对不同场景进行容量计算分析,得出基站的配置要求.发现在交通干线的不同场景下,CDMA基站覆盖能力和容量需求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的CDMA网络建设中还需要根据多变的因素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形理论、借助GIS软件,测算了16个主要城镇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定量分析了黔东南州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黔东南州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州首府凯里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自组织演化;黔东南州城镇空间布局不均衡,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倾斜;主要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城镇体系各要素关联度较高,但关联效率有待提高;新交通线路的开通将打破黔东南州城镇体系原有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9个地级市(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极不平衡,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文章认为,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贵阳的增长极优势,通过主要交通干线辐射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立地条件 绿色食品西红柿基地应远离城市、工矿区和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农田大气、灌溉水、土壤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耕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适宜西红柿高产优质栽培条件.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性和交通需求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传统模型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预测时偏差较大,且对于中长期预测结果精度不高,更适用于短期预测.引入标杆城市法的概念,通过比较目标城市与标杆城市的主要发展指标,分析与标杆城市间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发展的优势,运用趋势外推法对目标城市未来长期运输结构进行预测.以温州市为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甬台温和温福高速铁路的建成开通,温州市公路干线网路得到进一步完善,温州市客、货运输结构都将产生较大变化,随着温福铁路的建设完成,大部分货物的运输方式由公路转为铁路.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支持下,以福州市地铁1号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州市三环快速路以内的城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基于道路密度、公交站点密度等计算模型分析福州市交通网络密度分布特征.通过时间距离、通达性系数和服务区域面积三个指标度量地铁开通前后交通网络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核心城区道路资源和交通资源的分布存在极化现象;地铁1号线开通后,重要交通节点之间的平均通行时间距离缩短13.7 min;交通枢纽中心30 min服务区域面积增加了6.1%;交通网络通达性格局从以鼓楼区为中心的单核扩散格局转变为沿地铁走势的一核一轴向外扩散分布格局,城区基本形成40min交通圈,实现了福州市通达性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垄断度和城市首位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省会城市旅游独霸性的概念,并采用垄断性指数(ICR)和首位度指数(B)测量省会城市的旅游独霸性。以西安市为例,从资源、投资、交通区位、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业绩等6个方面,分析测定了其在陕西城市旅游中的独霸性。研究发现:行业不同,其垄断性指数ICR和首位度指数B各不相同。其中,技术和组织性较高的旅游投资、铁路航空运输、旅行社和旅游收入的垄断性和首位度指数较高;而技术和组织性较低的旅游资源、公路运输和客流量的垄断性和首位度指数较低。垄断性指数ICR和首位度指数B之间具有一致性,反映出市场垄断与规模排序的首位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输对城市的形成、发展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有些城市就位于铁路交通枢纽,世界上的多数城市都集中于交通干线的边缘,铁路由于它本身存在的运输特性,在城市人口、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伴随着未来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对城市环境建设的要求提高,现有城市的交通问题出现了许多弊端,铁路也由于城市的扩大而深入到城市的中心腹地,形成“铁路过境”问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作了一定的思考,提出了一定的见解,并对这些见解分别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县级及以上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GIS分析技术从公路网密度、邻近度、通达性3方面分别对各评价单元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以上3个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湘江流域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以及其形成成因.研究表明:湘江流域路网密度整体较低,城市间差异较大;邻近度和通达性以地级市为中心呈圈层分布;城市间交通优势度极化严重,交通优势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长株潭城市圈、衡阳市及周边地区:整个流域交通优势度成“H”字型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交通通达性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厦门市旅游目的地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定量分析发现:厦门市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呈现以厦门岛内为中心,向边缘辐射递减的趋势;自驾游交通通达性处于良好状态;旅游节点间的公共交通便利通达性差异明显。为提升厦门市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6,(10):1741-1745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城市群内部城市为研究单位,采用基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研究手段,对5座城市群内部公路通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群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分布、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态等因素影响,通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呈现明显差异.宁夏沿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公路通达性总体呈同心圆空间结构且通达性较好;兰西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呈单侧放射状空间结构且通达性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难于建立准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混沌模糊Q学习(C-FQL)方法。即在模糊Q学习过程中添加混沌扰动以改变Agent选择动作的方式,并通过添加遗忘因子以平衡学习过程中扩张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中应用C-FQL方法以优化各交叉路口的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借助TSIS交通仿真平台。建立了C-FQL方法在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C-FQL方法收敛速度快,在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