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农田作物病虫危害的综合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并利用自然天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使作物免受或少受病虫危害,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我省是全国夏大豆主产区,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二,常年种植面积一千四百万亩,仅次于我省的小麦、玉米。因此,种好大豆对我省乃至全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由于病虫危害造成减产,使我省大豆产量低,品质变劣,商品价值降低,达不到出口标准,影响出口和经济效益。当前,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投入少,病虫防治薄弱。为了改变我省大豆低产面貌,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我省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加强病虫预测预报,积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林业虫害是树木健康生长的大敌,是林场树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林场树木虫害的防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树木条件和往年病虫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将病虫控制危害的范围内。林木虫害的防治。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进行的综合防治。对林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育,培育健壮的树木,增强林木的抵抗能力,采用物理的防治方法,化学的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由于豫西地区苹果栽培生产技术的改变和广谱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苹果园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苹果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些次要和已得到控制的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苹果褐斑病、苹果球坚蚧、苹果树腐烂病、苹果霉心病等;个别潜在病虫,如果树根腐病、苹果绵蚜等也造成较大危害。若不能对这些病虫及时加以控制,将会严重威胁果树的正常生长。现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常年因病虫产量损失10—20%,甚至30%以上。信阳地区从多年与病虫害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对于棉花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即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针对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可能出现的病虫危害,利用现有的生态条件,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防治措施,控制棉花病虫危害,确保棉花优质高产。一、苗期(出苗—6片真叶):棉花正处于长根伸叶,花原基分化,产量形成的基础时期。危害棉苗的主要苗病如盲蝽象、棉蚜、红蜘蛛等,及害虫天敌逐渐转向棉苗。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1、搞好田间管理,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结合定苗、移栽,拔除病苗、虫苗。及时中耕、追肥,促进棉苗发根发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突发、重发或混发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形成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病虫害的及时防治是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这一时期如遇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田间温湿小气候,有利于处在潜伏期的病虫害滋生繁衍,使病虫危害加重。周口地区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吸浆虫和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应采用“一喷三防”方法,对病虫发生麦田,力争“治早、治小、治了”,早控病虫,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退耕还林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亮点",果树经济已成为许多地方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果林开发生产中,如果不能科学地掌握其对周边"生态林"的环境要求,盲目开发种植,果林易通过"周边树木源"的传播而诱发多种病虫危害.因此,农民朋友在从事果林生产开发时,须谨防"周边树木源"对果林造成的"传染性"病虫危害.在从事果林开发时,应远离下列易传播病虫危害的树木:  相似文献   

9.
李光 《河南科技》2004,(10):17-17
目前,退耕还林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亮点”,果树经济已成为许多地方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果林开发生产中,如果不能科学地掌握其对周边“生态林”的环境要求,盲目开发种植,果林易通过“周边树木源”的传播而诱发多种病虫危害。因此,农民朋友在从事果林生产开发时,须谨防“周边树木源”对果林造成的“传染性”病虫危害。在从事果林开发时,应远离下列易传播病虫危害的树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焚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列举了数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方案,旨在吁请各方更加关注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禁止焚烧,以消除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果茶园病虫害的越冬期防治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石鸿文信阳地区农业广播学校史秀敏进入冬季,苹果、桃、梨等果叶的病虫进入潜伏休眠期。此时期,可充分利用冬眠病虫活动能力弱,休眠场所集中等特点,采取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冬季果、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正>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的细菌性病害。一般酸性土壤危害较重。严重时番茄会枯萎而死。防治措施如下。 1.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两年以上,可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牧厅秋冬季棉铃虫的防治策略与技术措施赵留记,郭艳春省植保站今年,我省棉铃虫仍是一个大发生年。虽经防治,控制了危害,但是棉田和寄主作物上四代棉铃虫的残虫量仍然很大,再加上五代棉铃虫完全代的出现,给明年的棉花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积极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14.
孙天文 《河南科技》1992,(5):4-5,28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7200多万亩,总产170亿公斤左右。病虫危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省小麦病虫种类多、发生时间长、危害重,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约30多种,主要有10大病虫害,即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黑穗病类,地下虫、吸浆虫、麦蚜虫、麦蜘蛛、粘虫等;轻发生年发生面积1亿亩次左右,一般发生年1.5亿亩次,可损失产量1-2成,严重发生年2亿多亩次,产量损失4-5成,部分地方甚至造成绝收。综合分析20年来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清楚地看出,病虫发生程度的轻重,是随着小麦产量的变  相似文献   

15.
<正> 病虫草鼠是影响小麦高产、优质和安全贮藏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在中高产栽培水平下,其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传统的防治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1989-1992年,省植保值检站组织20余个地、县协作攻关,对病虫草鼠防治中急需解决的15项技术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传统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各种措施的组优装配,制定了《河南省小麦病虫草鼠害系列化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四年累计推广1.04亿亩次,纯收益34.42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 平舆县农牧局病虫测报站是农业部全国测报总站17个区域站之一。自1973年起,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收集了八百五十份病虫文件材料,经过整理,已形成四百二十五个保管单位,其中永久保管的二百六十一个,长期的二十六个,短期的五十一个。标本档案八十七盒。这些病虫档案记载着我县病虫发生及测报工作的实况,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病虫防治工作和农业生产发展,得到了上级的鼓励和嘉奖。主要经验是: 一、把好四关,积累资料几年来,我们在积累病虫测报档案中,坚持把好四关。使病虫测报档案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17.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桃蛀螟谷称食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为害粮食、油料等作物外,在我县果树上主要危害桃、梨、杏、苹果等果实,尤以桃受害最重,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我们于1991年—1993年在田关乡王营村和曹沟村桃园,对桃蛀螟的发生和防治进行试...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已是金秋时节,各种树木已经完成一年的生长期,逐惭开始落叶。特别是各种果树落叶后,各种病虫以不同形态,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越冬,抓紧落叶后这个有利时机,进行病虫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一是害虫越冬场所比较集中,龄期一致,有利于集中消灭。二是果树在落叶后进入休眠期,抗药能力较强,这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生长期不宜使用的高浓度农药。三是可以消灭多种越冬病虫。四是可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伤害。五是以人工防治为主,方法简便,投资少,冬闲时,劳力充实等。根据各种果树病虫的越冬场所不同,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清理果园。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杂草是多种病虫的越冬场所。因此,果树落叶以后,要组织人力对果园进行沏底清理。将枯枝、落叶、烂  相似文献   

19.
冬季果树病虫防治要点杨草果实采收后,搞好果园冬季病虫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①清树下。果实采收后,树下存留的枯枝、落叶、烂果、杂草就成了许多病菌、害虫的越冬藏身之地。所以,这一时期要将其彻底清理,集中烧毁或在果圆外高温堆肥,这样既可消灭大量越冬病虫,又可...  相似文献   

20.
<正> 1.“扫”。即清扫果园。落叶后及时清扫园内落叶、落果、杂草、间作物秸杆等,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刮除树干病斑和粗老翘皮,并集中烧毁,深埋或沤肥。据调查,冬季清园,降低越冬病虫基数50%以上。 2.“刮”。即刮除粗皮。在树干下面铺上塑料布或报纸,用利刀刮除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