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籼粳杂交F1植株育性与花粉育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分别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籼、籼/粳、粳/粳配组,检测了杂种F1代的结实率及镜检亲本F1代的花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除测49外,亲本花粉可育性均较高,杂种F1代的花粉育性因亲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所得的杂种F1代的花粉可育性最高;籼粳杂种F1代的花粉败育率与植株不结实率的相关系数达0.838 0.  相似文献   

2.
以2个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分别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籼、籼/粳、粳/粳配组,检测了杂种F1代的结实率及镜检亲本F1代的花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除测49外,亲本花粉可育性均较高,杂种F1代的花粉育性因亲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所得的杂种F1代的花粉可育性最高;籼粳杂种F1代的花粉败育率与植株不结实率的相关系数达0.8380.  相似文献   

3.
4.
籼和粳稻及WCVs配组的杂种优势及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分别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籼、籼/粳、粳/粳配组,检验杂种F1代的杂种优势与育性,试验结果表明M-201/日本优的每株穗数和单粒株重优势明显,广亲和品种与籼、粳配组能得到具有生物优势而且育性强的杂种F1代,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轮回422为亲梗型的广亲和品种,但02428对籼稻有较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是否具有广亲和性一直未得到证实.利用水稻广亲和测验种南京6I、R36、秋光、02428为母本,随机选择4个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429、950、992、942为父本,考察杂种F1的花粉育性及结实率.结果表明:9504、29、942具有广亲和性,992不具有广亲和特点.早世代稳定水稻的广亲和性具有品系间的差异,在利用这类材料聚合多基因育种中需要对稳定亲本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热激对温敏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花药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热激(38℃)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药蛋白质组分与其可育条件(22℃)下的相比较,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相对分子量大于97.4ku,97.4ku-14.4ku及小于14.4ku三个区域内共新增加了3条蛋白质带,在相对分子量为97.4ku-14.4ku范围内有7条蛋白质带明显加强。在热激激(38℃)处理后,与湘晚籼2号相比较,培矮64S亦表现出了6条蛋白质带的变化:即在相对分子量大于97.4ku和小于14.4ku两区域内共新增加了3条带,而在相对分子量为97.4ku-14.4ku之间则缺失了3条带;但培矮64S在可充分温度(22℃)下的蛋白质组分扫描图谱则与湘晚籼2号在可育的38℃下蛋白质组分扫描图谱基本一致。因此培矮64S在不育温度(38℃)条件下所引起的花药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可能会使某些酶系统发生改变,以致花粉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不能很好地进行,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7.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杂交鹅掌楸花粉的超微结构形态,并对其花芽发育过程中相关的生理指标做了测定.结果显示:在花药发育初期,败育小孢子母细胞形态异常,细胞质凝聚,细胞器结构模糊,失去细胞分裂功能,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发育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形态呈圆状或椭圆状,其中细胞质丰富、细胞器结构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成熟后,进入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而细胞质不丰富或局部细胞器结构退化的小孢子母细胞,虽然可以进入减数分裂,但很难完成,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同时杂交鹅掌楸花粉的绒毡层细胞形态异常,也造成了花药发育停滞、细胞解体、黏连堆积和畸形生长.这与生理指标中显示的花芽在发育过程中RNA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和SOD活性呈下降趋势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安农S-1”为材料,对不育及可育花药中重要生化成分、三种同工酶和游离组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缺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增加,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带的减少及α-淀粉酶同工酶酶带Ⅱ活性减弱等可能是促进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引起败育的最初原因.不育花药中游离组蛋白某些区带的消失和总含量的减少,进一步表明不育花药中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9.
农垦58s与一对感光性不同的等基因系杂交,观察了F1 ̄F5代的生育期和育性的变化。生育期从F2代起出现连续变异,并有超亲类型。F1代结实率为54.8% ̄75.1%,可以认为不育性是隐性性状,F2 ̄F5代的育性呈连续分离,在F2代没有3:1或15:1的分离比例,到F5代不育性还不能稳定。不育株(结实率〈10%)的抽穗期连续分布于整个杂种群体的抽穗期间,而不局限于某一抽穗期间,表明感光性和光敏性是基本  相似文献   

10.
对普通小麦×黑麦杂种F_1~F_6代的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调查。对观察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1)杂种在F_1~F_5代间的减数分裂异常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2)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异常率有显著差异(P<0.05);(3)减数分裂异常率与自交代数、花粉育性之间呈强负相关(r=-0.9327;r=-0.9352),花粉育性与结实率之间呈强正相关(r=0.880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皱纹盘鲍、黑足鲍及其杂交F1代的脏器和肌肉中的7种同工酶( MDH、POD、EST、CAT、ODH、SOD和LDH)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究双亲同工酶基因在杂交F1代中的表达情况以及3种鲍鱼品系之间产生差异的分子基础。结果表明,两亲本中部分同工酶谱表达相似,如ODH和肌肉中的POD、EST在父母本中酶谱相同;同时两个亲本之间的同工酶谱具有差别,MDH、LDH和内脏中EST的酶谱均存在稳定的种间差异。杂交F1代的同工酶谱与母本皱纹盘鲍的相似,其中POD、EST、LDH、SOD和肌肉中的MDH酶谱均与母本相同,而与父本黑足鲍的差别较大,说明主要是母本的同工酶基因在杂交F1代中表达。  相似文献   

12.
13.
为进一步探讨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进化关系,对小果油茶农家品种的花粉形态及其与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与其近缘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的花粉形态、极面观、赤道面观相似,均具有山茶属花粉的种属特征,但花粉粒表面纹饰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品种间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花粉粒极轴长(P)和P/E值(E赤道轴长)分别与果横径、果纵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鲜果含油率、出仁率等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与36个山茶属物种花粉相比较,发现小果油茶农家品种的花粉粒大小与连蕊茶组、短柱茶组、糙果茶组、瘤果茶组、毛蕊茶组、原始山茶组、古茶组、金花茶组及茶组的大部分种相差甚远,但与油茶组和红山茶组的大部分种相似,表明小果油茶与油茶组和红山茶组的大部分种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F5代麦谷蛋白及SDS沉降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F5代 175个株系的麦谷蛋白及SDS沉降值分析 ,发现杂种F5代有 10种不同的麦谷蛋白组成 ,并出现了 1Ax1,1Ax2 ,1Bx13,1By16 ,1By8,1Dx5等 6种不存在于亲本小麦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 1Bx13 1By16 ,1Bx7 1By8,1Dx5 1Dy12等 3种新亚基组合 ,部分杂种中出现了高冰草的麦谷蛋白特征谱带 ;杂种株系的SDS沉降值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其中一些杂种的SDS沉降值明显高于亲本普通小麦 .结果表明 ,通过体细胞杂交有可能将野生禾草的优良性状引入普通小麦 ,创造出多种不同组成及组合的新种质 ,为小麦品质育种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利用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预测F1产量的可行性,以大田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36个小麦品系配成5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SRA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GD)与50个杂交组合的F1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距离与全部杂交组合F1产量相关程度低,但分析各区组内的相关关系时,存在高度正相关.当不改变母本的各组合中,GD与F1产量之间相关关系数在05以上的占786%;当不改变父本的各组合中,GD与F1产量之间相关关系数在0.5以上的占56.3%.  相似文献   

16.
以薄壳山核桃为父本,山核桃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对F1代果实及苗木主要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交F1代果实与果核(种子)的大小、质量以及苗木的高、径生长与对照之间都存在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的差异。其中单果质量、果高、果径分别比对照高291 %、72 %、110 %;单核质量、核高、核径分别比对照高309 %、813 %、124 %;3年生苗木平均高和地径比对照分别高181 %和197 %;造林2 a后苗木平均高和平均地径比对照分别高292 %和3281 %。另外,杂交F1代双胚苗所占比率为10 %,是对照的5倍。研究表明,种间杂交对增大山核桃果体、改良山核桃性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F数计算及其与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卷渣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控制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的卷渣,提出一种用结晶器流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前人研究出的液面波动指数F数进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F数与液面波动及板坯浇注工艺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从结晶器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中调用相应的计算F数所需的参数,可以方便地计算出F数.调整浇注工艺参数将F数控制在3~5就可以将液面波动控制在±(3~5) mm的合理范围内,从而减小或避免结晶器内的卷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