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信任模型、激励机制和认证授权技术提出一种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将PGP信任模式和SPKI授权证书机制相结合,加入简单的激励机制,实现了基于信任表达和授权方式的灵活的访问控制机制,该机制在提高共享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多种形式的访问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基于广域网的事件通知服务的安全需求,给出了一种针对基于内容的事件通知服务的安全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访问控制中的客户端权限定义.该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事件通知服务中的覆盖关系来定义系统客户端的访问权限.实验证明它能够有效的解决未授权用户发布虚假信息,耗费系统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对工作流的经典安全模型、PMI授权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管理系统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将PMI引入到工作流管理系统经典的安全模型中,建立了电子政务环境下基于PMI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安全模型,同时将基于角色和任务的访问控制引入到工作流管理系统安全模型的PMI授权策略中,扩展了基于角色的PMI授权策略.在论文的最后,对改进的安全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实现,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校园网用户具有基数大、流动性强、分布广等特性,用户的可控安全接入和授权管理是5G专网落地校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介绍5G校园专网安全接入和授权管控的必要性以及关键技术、组网方式、优点及应用框架,其次讨论5G校园专网的常见安全风险,并分析几种安全接入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安全管控装置的安全接入和授权管理方案,并进一步结合零信任网关构造更为安全可靠的5G专网安全系统,从而实现5G校园专网用户的安全无感接入以及基于用户身份与应用级别细颗粒度的授权管控。  相似文献   

5.
唯有信任才能构筑安全的基石,人类社会关系的维系在于信任关系的建立、维护,网格计算作为未来人类活动的空间延伸,基于网格的应用也需要信任来雏系.与传统的安全授权机制相比,信任管理是一种更具表达力,更直接、高效、完善的分布式的授权方式,可以适应网格厦其应用发展的需要.文章重点研究信任管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信任模型,并对基于行为的中介者信任模型进行了剖析,然后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最后并对网格信任模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布式信任管理机制的网格授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网格安全机制不能满足虚拟组织的动态、自治、可扩展等需求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信任管理机制的网格分布式授权模型,模型定义了网格实体之间的命名关系、授权代理关系.命名关系的定义可以在满足全局命名定义的前提下,表示局部的命名关系;授权代理关系可以实现网格实体之间自治的、动态的授权委托,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基于此授权模型实现了HowU网格授权系统.并且,还对网格授权系统的授权关系的存储和发现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访问控制技术在SSL VPN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NAP和NAC的核心思想,设计了SSLVPN客户端安全状态检测系统,用于确保SSLVPN客户端的安全性.检测系统通过对客户端的防火墙、反病毒软件和系统补丁的检测来保护其不受病毒、恶意代码的侵害和黑客的攻击.在SSLVPN服务器设计了访问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不同客户端的接入请求,控制的依据是VPN客户端安全状态检测的结果,对客户端访问控制进一步增强了SSLVPN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移动代码具有智能型和移动性,对目标主机平台构成安全威胁.现有对移动代码的授权和认证方法多是以可信第三方的直接授权为基础.本文针对目前开放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动信任协商(ATN)的移动代码保护方法(ATMCVM),该模型通过逐步披露证书的方法能够解决两个陌生的代码生产者和消费者间动态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OASIS的WEB服务安全规范,不提供信任评估和授权决策的支持。文中针对于Web服务下,虚拟临时组织中的访问控制和授权,设计了一种基于怏速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WS—STBAC,SwiftTrust—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Web Service),一种与认证中心相类似的中间件。WS—STBAC南策略管理、信任度计算和授权决策3个模块组成。在获得提供方的访问控制策略和信任计算所需的数据和算法之后,WS—STBAC计算对请求方的信任度。并根据访问控制策略,代替服务提供方进行授权决策。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角色的信任管理框架RT中,由于可以依赖实体的属性授权,所以它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为陌生双方动态地建立信任关系的有效方法,但它在授权时只考虑了实体本身的属性,没有考虑实体所依赖的平台运行环境的可信性,而一个"不可信"的平台显然会对系统安全构成威胁,本文提出了一种搭建在可信计算平台之上的基于角色的信任管理系统RTMTCP,从证书、安全策略、一致性验证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将RT与可信计算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信任管理系统的可信性、自主性和安全性,最后通过实例对RTMTCP的使用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1.
自动信任协商技术可以应用于Web服务中作为其认证授权模式.讨论了根据WS-Policy规范基于令牌的模式描述信任协商策略,扩展WS-Trust的质询/响应框架,构建符合WS系列规范的信任协商会话,提出了自动信任协商的软件系统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防火墙的含义及工作原理,讨论了防火墙在企业网络基于Internet的应用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引起安全隐患的各种原因,并通过例子详细地描述了各种对防火墙进行攻击的过程,最后基于前面的分析,总结了防火墙安全应用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多种信息系统中,将虚拟化技术与可信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保障系统安全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的可信系统存在着系统信任基础不明确与数据迁移计算开销大的不足.本文应用便携式可信模块(PTM)信任模型,基于Xen虚拟化平台提出了一种客户端可信虚拟化平台方案——OASIS,设计并实现了OASIS平台结构、可信启动信任链建立方法及数据迁移机制.本方案具有灵活高效、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使用PTM作为系统信任基础,为用户提供个人化可信计算环境,为用户在多平台间漫游的应用场景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原型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组织合作中的信任定义及度量不统一,特别是信任没有精确的数学定义等问题,首先利用经典数学关系和模糊关系分别给出了客观信任和主观信任的数学定义和性质,然后根据经典关系与模糊关系的融合给出了基于客观信任优先的信任的数学定义及其度量的概念模型.借用模糊聚类的思想,构建了信任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开源数据库PostgreSQL采用比较经典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可以通过SSH(Secure Shell)连接和SSL(Secure Socket Layer)连接方式提高访问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PostgreSQL客户端连接方式,利用PostgreSQL客户端接口库LIBPQ,加密客户端到服务器的网络连接,配置安全套接层建立透明的安全通道,对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对已发布的信息进行跟踪控制,是网络信息发布中一类新的安全需求。针对这种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专用客户端软件、加密技术、封装技术和RBAC的安全解决方案,对临时授权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系统实现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技术可解决物联网传统访问控制方案中管理集中、数据易丢失等问题,实现分布式、安全性高的访问控制,但容易忽视建立动态灵活的访问控制机制的重要性,当节点被破坏时无法自动捕捉网络的动态信息,并相应地调整其授权策略.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属性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机制,具有辅助授权的信任和声誉系统,提出多维适配算法(MDAA),首先利用一个公有区块链和私有侧链,将敏感信息和公共数据分开存储,服务消费节点注册属性,服务提供节点定义访问门限策略;接着信任和声誉系统逐步量化网络中每个节点的信任和声誉评分,当服务消费节点发起访问请求后,智能合约验证服务消费节点是否满足访问门限策略要求的属性和信任声誉阈值,都满足则获得访问权限;最后依据节点间交互作用定期更新节点的信任和声誉评分,实现动态验证和授权.仿真结果表明,与TARAS算法、DADAC算法相比,MDAA支持双向信任评估,具有较好的算法收敛性,在确保授权安全的同时减少了处理访问控制的延迟,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基于广域网的ENS安全需求,给出了针对该系统的安全模型,并介绍了一种定义客户端权限的技术,我们用Siena中的包含关系定义了发布者与订阅者的访问权限,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未授权用户发布虚假信息和耗费系统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苑金海  刘弘 《科技信息》2010,(35):J0083-J0083
本文分析了防火墙、入侵检测、跨域授权和蜜罐等电子商务安全技术,针对计算机取证和入侵检测中数据繁多、格式不统一等弊端,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数据挖掘模型,利用此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语义挖掘,根据挖掘结果提供了预警防范服务。  相似文献   

20.
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在分析包过滤防火墙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Linux环境下的Netfilter框架技术,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Iptables工具的包过滤防火墙,为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