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中,将六个"为什么"融入<概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要认真思考六个"为什么"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策略,使六个"为什么"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加强对六个"为什么"融入<概论>课教学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社会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2.
推进"六个为什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期深化思政课改革的重之中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路径.<上海大学"三进"项链丛书>是上大落实中央"05方案"及受教育部委托"六个为什么"进思政课试点工作的最新成果之一.初步形成以"三进"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为支撑、加强基础理论和教学研究、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多媒体课件研发、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释疑解惑与有效互动为核心内容及以教育主体、内容、对象、方法等系统化整合为主要方式的上大"思政课"研究与教学机制.以"六个为什么"为顶层问题,层层深入细化,在研究、教学及释疑解惑的过程中使学生入脑入心,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解决"为什么".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而言,必须重点问答"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的这个与时俱进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将"六个为什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需要统筹考虑,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在教学目标的整合方面,把"六个为什么"与"三个选择"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学内容的充实方面,用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对"六个为什么"进行全面解答;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使"六个为什么"的理论灌输与历史论证有机结合;在实践环节的强化方面,推动"六个为什么"由理论感知向理性信念转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划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四个划清"并不是排斥国际经验,也不是忽视国际责任,更不是否定其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吸收了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深切关注世界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这些都体现了它宏阔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育教学中集中回答这些疑惑,需要把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和"六个‘为什么’"中的"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有机结合起来,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中,"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后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旗帜"既表明了政治道路上的唯一性,又潜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提出有其深远意义,必须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和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8.
陈成志 《科技信息》2008,(6):340-342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对帮助大学生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200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新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初见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就"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特点以及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任课教师需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纲要"课教学中"事"与"理"的关系.首先,要在掌握"事"的厚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其次,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正确的历史观,为此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有关论述的学习;再次,要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注、了解和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最后,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讲话精神,在教学改革中注意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企业总是会给核心员工不薄的待遇,然而他们为什么还要离职呢?岔子究竟出在哪里?如果你大小是个"老板",或者是"老板"手下的一名"重臣",下面这篇文字就值得一读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思想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提出了应从时代的角度去把握"以德治国"的深刻内涵,"以德治国"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德治",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国民主政治改革的必须.为了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在科学发展观中如何把握"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中的研读和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看,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存具有重要意义.在就业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积极发挥职业标准的就业导向机制,并通过双证课程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证融合"式教学计划是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它的原则是融"证"入"课",以"课"为主,其制定过程包括社会调查、专业研讨、制定教学计划等三个主要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制定"课证融合"式教学计划的意义及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助力器;师生之间感情上的融洽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提高班主任 "亲和力"的六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按照省应急管理厅"六有"要求、市应急管理局"863"模式,桃江县应急工作"化繁为简",围绕"三"字做文章,截至2021年1月,全县15个乡镇和桃江经济开发区全面完成乡镇应急能力建设创建任务,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其中灰山港镇等10个乡镇通过了省级验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意识的重要渠道。加强"三个自信"教育是当前"概论"课教学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在"概论"课中加强"三个自信"教育,一是要充分讲清楚新中国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要充分讲清楚旧中国战乱动荡的苦难和改革开放前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挫折.三是要充分讲清楚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局限性.四是要充分讲清楚中国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失误和当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基于网络平台的"慕课"教学模式迅速发展,这种大规模的在线授课方式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与挑战让人不容小觑。那么到底什么是"慕课"?为什么会刮起"慕课"浪潮?"慕课"潮流对于大学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冲击?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慕课真的有可能会取代传统授课吗?本文就是通过深入研究近些年兴起的"慕课热"来进一步揭开"慕课"的神秘面纱。其实大力推行"慕课"并不是简单的取代传统授课模式,而是要用创新的方法使慕课"入乡随俗",更加适合中国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并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排球技术、战术教学内容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变"授受式"教学为"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经历与体验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吸纳近代民主主义的合理内核,可以对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合理阐释.这对我们在新时代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国家的急剧转型与意识形态的重构需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中国化的代表人物均遭到了不同程度地"清算式批判",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经验则被"一边倒"地系统引入,出现了共和国基础教育改革由"仿美"到"学苏"的方向转移.反思这一特定历史的复杂变迁及其利弊得失,对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理性建构和"中国教育学"的本土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