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轴类零件校直理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主要运用弹塑性力学的基础理论,说明轴类零件弹塑性弯曲的基本原理以及压点式反弯校直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反弯校直过程中的力参数、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和数值计算加以验证。对开发全自动液压校直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从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压力校直过程悬臂梁弯曲的力学特性。建立了挠度与载荷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把载荷p当作中间量建立初始挠度y0与校直行程y的函数关系来解决引线校直过程中校直行程的确定,进而编制了引线校直行程计算VB程序。通过实例计算与校直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及程序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能满足自动精密校直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滚动优化的校直工艺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细长轴类零件弯曲变形的基础上 ,结合行程控制校直工艺计算方法 ,将多弯曲点轴类零件的校直工艺问题作为一种优化问题进行讨论 ,反向校直弯曲作为约束条件之一 ,利用滚动优化算法 ,实现校直工艺实时预测算法 ,得到实时校直压点、支点和行程信息。实验研究表明 ,此算法满足校直精度要求 ,对全自动校直机设计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螺旋麻花钻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弯曲变形,校直已变形的钻头对降低废品率十分有效。本文就对弯曲变形的钻头进行机械自动校直提出了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6.
校直工艺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
在对校直理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重点介绍了国内各厂家的校直现状。 相似文献
7.
数控校直机床的伺服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IPC为硬件平台,研制了具有标准PC总线接口的智能型主控板,利用位置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构成了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IPC与智能型主控板构成主从结构,以中断为握手方式进行总线通信。系统由IPC向主控板发出指令,由主控板根据指令要求进行伺服控制完成指令动作,并将工作状态信息反馈回IPC。经试验,该系统满足数控校直机床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等效应力偏离屈服面的应力漂移问题. 提出了一个修正方法.简述了采用通常的方法产生应力漂移现象的原因(误差累 计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消除累计误差的方法,在不增加计算量及复杂性的情况 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用该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计算了一些算例,并且与 通常的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都充分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立足实验统计数据和数值计算,总结出校直过程中弹复量的非线性曲线,结合零件的金属力学性能,提出了精确实用的校直工艺。实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行程控制的校直工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校直工艺数学模型为压力控制型,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故需研究行程控制型校直工艺数学模型。通过研究弹区比在精密校直过程中的影响,建立了弹区比、力参量和应变比的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校直行程计算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对轴类零件的校直参数计算是有效的,对精密校直机的设计和制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压力传感器线性度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衡阳钢管厂轧机的轧制力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了一套压力传感器.设计了由轧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决定的传感器结构,并对其进行标定(压力范围为0~5.88×105 N),得到了传感器弹性元件的线性度,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线性度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法不仅可以得到弹性元件应变随压力变化的分布特性,确定最大应力区的位置,还可以通过考虑最大应变及应力集中,确定帖片位置,预测用实验仪器无法测试的压力范围 (0~2.45×106 N)内应变随应力的变化趋势.对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曲线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线性度好,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Biot固结理论,考虑涂抹效应,采用修正剑桥模型和渗透系数均质化方法,应用ABAQUS软件对真空负压下软基加固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对不同加载方式、变化渗透系数和密封深度这3种因素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有限元能更真实地反映真空负压固结过程,砂垫层节点施加荷载方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考虑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时,表面沉降量、沉降趋势和固结度更接近实际情况;最优有效密封深度约为3 m。 相似文献
13.
SONG MaoShuang Akira YONEDA Eiji ITO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7,52(12):1600-1606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on single-crystal gold at ambient condition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s up to 8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Kawai-type multi-anvil apparatus. The P-wave velocities measured at high pressur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Daniels and Smith’s ultrasonic study. The three independent elastic constants of gold at ambient condition were determined to be C11=192.7 GPa, C12=162.9 GPa, and C44=42.4 GPa.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previous elastic data and the present ultrasonic data, the pressure derivatives of three elastic constants were estimated to be C1 ′1= 7.12,C 1′2 = 6.24,and C4′4 = 1.82.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isothermal bulk modulus (KT0) and its pressure derivatives ( KT ′0) are KT0 = 166.44 GPa and KT ′0= 6.56. This indicates that Anderson et al.’s model of equation of state of gold might underestimates pressure about 1 GPa at pressure around 23 GPa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Our results explained the discrepancies among the models of equation of state of gold propos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14.
压力容器开孔结构的应力高度集中。为精确模拟该结构的应力状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维高阶快速多极边界元法。在三维弹性力学边界元法的基础上,推导出二阶单元的基本解快速多极展开格式。该算法通过多极展开概念,大大降低了对存储量的要求,并且不损失精度。使用高阶快速多极边界元法分析含多个开孔的压力容器整体结构,所得应力结果与大规模高阶有限元法的结果吻合得很好。研究结果表明,高阶快速多极边界元法易于分析此类大规模问题,并具有很高的数值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得到冲击波压力测量中的高加速度寄生输出规律,使用量纲分析理论建立了测压结构加速度响应与冲击波参数及结构尺寸的关系模型,通过Ls-dyna仿真并进一步线性拟合得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最后在冲击波实际测量环境中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效应峰值与压力峰值与结构尺寸有关,结构半径与厚度越大,加速度峰值越小,冲击波压力越大,加速度峰值越大;加速度寄生效应周期只与结构尺寸有关;该模型可用于估算冲击波测点传感器加速度寄生输出峰值及周期,可用于评估测压结构的加速度寄生效应。 相似文献
17.
埋藏式钢管的抗外压稳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壳体稳定理论结合某一工程实例研究了圆形加劲环式钢管和锚筋式钢管的抗外压稳定问题。首先分析了非对称外压对失稳荷载的影响;其次根据壳体稳定分析结果对锚筋式和加劲环式钢管的失稳形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计算公式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对锚筋式和加筋环式钢管采用本文提出的按壳体稳定理论建立的有限元计算公式是可靠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一种使用周边固定的圆形膜片的反射式强度调制型MEMS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现有外界压力下的膜片应力、应变及固有频率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了膜片应力、应变和固有频率三者随传感器尺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推演出的规律仿真模拟和分析,验证了此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适性,同时修正分析模型,总结了理论公式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和数值上分析了环向加筋圆筒储物仓的屈曲情况,获得了在侧压作用下的临界屈曲载荷.首先将环向筋条看作离散分布问题,用能量法进行较精确的理论分析;然后采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ANSYS模拟模型得到其数值解.结果表明,得到的数值解与解析解符合较好,有限元法是分析加筋圆筒储物仓屈曲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固耦合技术,对比弹性血管和刚性血管对血管机器人外流场参数,为血管机器人外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对比分析发现,刚性壁模型中的血液压力比弹性壁模型的变化幅度大,在刚性壁模型中,下游形成一个速度较高的回流区域;而弹性壁模型中,下游分离成两速度较高区域.刚性壁模型对血液的扰动强度高一些,且幅度略大,而弹性壁模型的壁面剪切应力变化范围比刚性壁模型的略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