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政治体制改革是各国政府在走向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美国总统杰克逊从当时美国的政治现实状况出发,实行“轮流担任公职制度”的官制改革,取代官员任职的终身制,在推动美国政治民主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中世纪起,国王、上院和下院三位一体的议会就是英国的权力中心和国家象征.从议会内部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管窥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轨迹.当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手中向"人民"的代表--两院手中转移时,政治民主化开始了;当世袭上院手中的权力转移到"民选"的下院手中而且下院的民主化完成并成为真正的人民代议机关时,政治民主化也就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3.
美国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体制的产物,也是当今美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益集团是个人和政府之间的中介,是保持美国政治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是促使美国政治民主化的积极因素。针对美国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和范围扩大化的特征,中国政府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邓小平突破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理论,将政治民主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对于政治民主的认识和追求,贯穿于他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体现于他对民主建设的论述和实践:政治民主化的提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权威的转变,促成干部制度的改革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重构各政治主体的权力和权利关系是政治民主化的关键;以党内民主化推进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路径选择;以制度、法律建设作为政治民主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巴西政治民主化过程历经十余年,这取决于多种多样的影响巴西政治民主化原因.这里面既有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所分析的民主化过程中的共性,也由巴西自身的特点.这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巴西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巴西政治民主化过程历经十余年,这取决于多种多样的影响巴西政治民主化原因。这里面既有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所分析的民主化过程中的共性,也由巴西自身的特点。这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巴西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台湾民主化启动后,民进党执政基础不断得以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台湾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进入2000年后,台湾的民主政治趋向成熟,极端的政治主张越来越难以惑众,追求两岸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的务实选择,民进党执政版图不断萎缩。民进党只有抛弃"台独"纲领,抛弃以意识形态挂帅的政治议题操弄,顺应台湾政治民主化的诉求,从"历史悲情"中走出来,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为"为民生,促发展"的"正常政党",才能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的"农村民主"展开讨论。认为农村民主是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政治参与地位凸显出来。论文通过对"公众政治参与"与"行政生态"概念的界定,具体分析公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权利意识淡薄,公民知情权的缺失和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等问题。并分析了我国行政生态现状,站在行政生态视角上,分析和探讨完善公众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途径,政治民主化是实现人类价值的途径之一。民主传统和民主习惯是民主成长的基础。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有一种正相关系但并不是必然联系。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有所建树,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政治民主化,走宪政民主的道路.实现政治民主化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基层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和大力推进国家民主化建设三个模式.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必须把握“两带一化”三模式的内涵,实现三个模式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政治转型是现代化研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其起点是1987年卢泰愚"六·二九"八项民主化宣言的发表;其表现是:从军政向宪政的转变,从行政民主向多元政治的发展,社会舆论力量的兴起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其特点是:从形式上看,转型是以渐进改革、部分质变的方式进行的,从转轨机制上看,是在原政府控制和领导下向原先政府反对的方向和方面转变。研究韩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民主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民主的发展,民主政治已成为各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于民主化建设。由于不同国家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民主化的发展路径也不相同。本文试图从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较探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国际政治一方面内在地包涵了"国家至上"的历史情结,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又日益体现出民主化、焦点化以及人性化等特点,它们不仅构成了新时期国际政治发展的组成要素,而且也将长久地作用于国际政治的大众化、世界化和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论述利益群体为实现其利益的政治行为对政治的民主化内容的四个方面即:政治参与民主化、政治主体的多元化、政治决策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制度的双重影响;进而论述了公民对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认同受到利益群体政治行为的双重影响;以及人的现代化受到利益群体政治的行为双重影响;从而指出利益群体对政治发展的正面效应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实现的;最终明确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实质就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法美打着“民主化”的旗号,争夺法语非洲;政治上法国略占优势,经济上打个了平手。90年代初,非洲大陆吹起一股民主风。在这一风潮的背后,隐藏着美国向法国非洲的插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呈现了中西方各自的政党、社会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从而揭示出中西方政党政治的形成逻辑:西方多党竞争形态的产生遵循"民族国家→社会分化→议会精英分化与联合→多党竞争"的历史逻辑;而中国党国体制形态的产生遵循"内忧外患→精英分化→社会动员→以党建国→党治国家"的历史逻辑。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有无外在压力决定着中西政党的初始目标和意识形态,国家与政党的发生次序是中西方政党政治呈现差异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政党对特定社会资源的组合方式决定了该政党在今后国家政党政治中的力量大小。最后,笔者从上述分析中挖掘出两个方面的启示:在认识和评价当代中西方政党政治方面,我们应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应从原有的工具主义的党国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党内的民主化、推动党间的民主化、实现社会的民主化、建构国家层面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政治文化是制约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明显因素,因此,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在革命后依然延存的原因所在,对于进一步深刻认识传统政治文化的性质,全面把握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有效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根本摆脱民主发展所陷入的困境,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系列制度,形成了特殊背景下的动员式的政治参与形式;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而且造成了大量非程序性的政治参与的发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反映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流亡总统阿里斯蒂德重返海地,拉美最终结束了军人统治的时代,但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并未完成。最近一系列拉美国家举行换届选举的实际情况也表明,拉美国家正面临着巩固民主化进程成果,将民主政治引向深入的新课题。始于70年代末期的拉美民主化进程,为拉美政治生活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受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目前拉美政坛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主化的前途,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