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观察人参皂甙Rb1(ginsenodde Rb1,GRb1)和Rg1(ginsenoside Rg1,GRg1)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增殖的影响,探讨二者的药理作用机制.取原代培养传代一次第3天的支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GRb1和GRg1,利用MTT比色分析法和BrdU增殖细胞标记法,检测不同浓度GRb1和GRg1对体外培养支持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20 mg/L GRb1对支持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不同浓度的GRg1对支持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GRb1能维持小鼠支持细胞的存活,并在适当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促进支持细胞的增殖,而GRg1对支持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fieurotrphie facmr,GDNF)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增殖的影响.对5~10 d的昆明小鼠睾丸Sertoli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利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GDNF(5,10,20,50μg/L)对Sertoli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5,10μg/LGDNF对Sertoli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20μg/LGDNF对Sertoli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GDNF促进了Sertoli细胞由Go期进入S期和G2期,细胞增殖指数(P1)增加,S期细胞指数(SPF)增加.说明GDNF对体外培养的Sertoli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hNDPK-α蛋白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不同质量浓度的rhNDPK-α蛋白体外作用于脾细胞,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其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rhNDPK-α蛋白的质量浓度为10~250μg·mL-1时对脾细胞的自发增殖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50μg·mL-1时对PH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协同作用;50μg·mL-1rhNDPK-α蛋白作用小鼠脾细胞24h后,G0/G1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比例显著减少.结论:rhNDPK-α蛋白可促进脾细胞的存活,很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而参与细胞的生长调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稀土元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噻唑兰(MTT)法研究了氯化铒(ErCl3)和氯化镝(DyCl3)对小鼠免疫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001,0.1,1μmol/L的ErCl3抑制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其他测试浓度下的ErCl3对小鼠脾细胞增殖没有影响.除浓度为0.1μmol/L的DyCl3对小鼠脾细胞增殖没有影响外,其他测试浓度的DyCl3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在测试浓度范围内,ErCl3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促进-没有影响-促进;DyCl3均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大,其促进作用减弱.ErCl3和DyCl3对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是类似的,浓度为0.001和0.01μmol/L的ErCl3对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同样浓度的DyCl3则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升高浓度为0.1μmol/L时,ErCl3和DyCl3均抑制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进一步升高浓度为1,10μmol/L时,它们都转而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时间为4h时,ErCl3和DyCl3均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当作用时间延长到8h时,其提高NK细胞的活性的能力减弱,甚至个别浓度转为降低NK细胞的活性.研究结果提示,ErCl3和DyCl3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与其作用时间、浓度和稀土化合物的种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初步探讨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及免疫原性的影响。选择4株经体外实验筛选出生物学性状变异明显的第20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空间培养B16细胞,检测其体内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变化。将筛选出的4株空间培养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其中一组接种于腹腔,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另一组接种于腋下皮肤,检测小鼠出瘤时间。接种至2周时,处死,分离荷瘤小鼠移植瘤和血清。称重荷瘤小鼠移植瘤,观察空间培养B16细胞增殖能力;利用HE染色法观察荷瘤小鼠移植瘤切片细胞形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荷瘤小鼠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观察空间培养B16细胞免疫原性变化情况。与对照细胞相比,1株空间培养B16细胞的荷瘤小鼠生存期明显缩短,出瘤时间明显延长。HE结果显示:此株空间培养B16肿瘤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RIA结果显示:3株空间培养B16细胞荷瘤小鼠血清IL-2浓度明显增加。空间环境的复合因素可诱导B16细胞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分离与培养。方法取BALB/c小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利用体外培养体系,对MEF的生长形态进行观察,并对传代细胞培养液、胚胎胎龄、胰蛋白酶浓度进行筛选。结果 MEF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第三、四、五代细胞纯度较高且增殖最为旺盛;添加血清的M199和DMEM均能较好的满足原代细胞的生长,两种培养液中细胞增殖的速度无明显差异;11.5~16.5d胎龄的小鼠胎儿MEF分离效果最好;0.1%胰蛋白酶消化MEF时间以8~11min为宜。结论通过对MEF分离培养影响因素的筛选,为MEF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强度的芒刺静电场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电场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研究了芒刺静电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电场辐照强度对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场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有抑制作用,但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Lewis肺癌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则有促进和抑制两方面的效应.对于同一参数的电场,不同细胞对其响应也不同,电场辐照强度与细胞对其响应呈振荡型关系.  相似文献   

8.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荷瘤小鼠抑瘤率检测穿心莲内酯对小鼠肉瘤S18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率,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评价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能够剂量依赖型的抑制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的增殖;25、50 mg/kg的穿心莲内酯对移植性动物肿瘤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5.27%和56.87%,对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无明显的影响.经穿心莲内酯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功能明显地增强,并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说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激活小鼠巨噬细胞两方面共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米诺环素(MNC)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我们通过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以佛波醇酯(PDB)刺激,用不同终浓度的MN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早期和中期活化抗原CD69与CD25的表达;以CFSE染色,加入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进行刺激,以流式细胞仪分析MN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荧光抗体染色显示MNC能显著抑制PDB诱导的T细胞CD69和CD25的表达;CFSE染色结果显示,MNC对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诱导48 h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我们认为MNC对小鼠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独立于其抗菌活性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种还原性巯基氨基酸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还原性巯基氨基酸(Hcy,Cys,GSH)对VSMCs进行刺激,24h后同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活力,<'3>H-TdR测定细胞的增殖率.结果:随浓度增加.Hcy和Cys明显促进VSMCs增殖,Hcy的作用略强于Cys;GSH只有在极高浓度时(1000umol/L)才显著促进VSMCs增殖.结论:极高浓度的Hcy、Cys、GSH均可促进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1.
麝香百合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百合球茎鳞片离体组织培养的研究,探讨了丛生芽诱导、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等方面的组培快速繁殖以及生产上实用的组培技术,结果表明,MS 6-BA3.0mg\L NAA0.5mg\L KT0.14mg\L 2.4-D0.3mg\L 蔗糖35m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其诱导率为92%;MS 6-BA2.5mg/L NAA0.5mg/L KT0.1mg/L 2.4-D0.2mg/L 蔗糖65g/L为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其繁殖倍数为10.9倍,1/2MS NAA1.0mg/L 蔗糖35g/L的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较好, 其生根率为86.7%,移栽成活率为100%,这为麝香百合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DBP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支持细胞凋亡.方法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0.1%DMSO(对照组)、1 mg/L(低剂量组)、10 mg/L(中剂量组)、100 mg/L(高剂量组),分别处理细胞24 h;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支持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测定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中C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在中、高剂量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P浓度的增加,Caspase-9与Caspase-3的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P能显著降低支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进一步升高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并最终导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原代培养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传代培养后,以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EGb761,20、50、100mg/L)对其生长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干预后24、48、72h时FB细胞活力变化,碱水解法测定药物干预后3、6d时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变化,以分别反映EGb761对大鼠真皮FB增殖及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研究表明EGB761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大鼠真皮FB增殖及及胶原蛋白分泌,且呈一定的剂量、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水稻(辽盐9)种子在LS+2,4-D(2,4-二氯苯氧乙酸)2.0~3.0mg/L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经3~4次继代后,即可得到淡黄色颗粒性愈伤组织;将该种愈伤组织在LS+2,4-D2.0~3.0mg/L+LH(水解乳蛋白)3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振荡培养,经4~5次继代后,即可建立起良好的细胞悬浮系;培养基中附加2.0~2.5mg/LKT,使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均可再生,其再生率分别为15.9%~17.9%和18.1%~20.8%。  相似文献   

15.
菠萝蜜嫩茎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成龄的菠萝蜜树茎干上取徒长的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菠萝蜜嫩茎离体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外植体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 KT 1.0 mg.L-1 NAA 0.5mg.L-1;暗培养有助于芽的萌发;芽增殖的较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 KT 1.0mg.L-1 NAA 0.1 mg.L-1,连续培养7代后,其芽的平均增殖系数为4.3;本试验中增殖芽的诱导生根较难,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厚朴组织培养与高产细胞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来自厚朴种源试验林的1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开展组织培养和高产细胞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与配比、外植体的取材部位等因素对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化、褐化均有显影响。B5+2,4-D 4mg/L NAA 1mg/L培养基的诱导率达到100%;而采用B5+BA 1.0-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最高,褐化率最低;140、54两个基因型的细胞增殖最快,是其它基因型细胞均值的2.12倍;不同的基因型、培养基、培养时间所产生愈伤组织细胞的厚朴酚类含量不同,以140基因型的细胞系在B5+BA 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60d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 Rb1 干预葡聚糖硫酸钠盐( 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结肠炎模型小鼠转录组学信息特征。 方法 C57BL / 6 雄性小鼠构建动物模型,将 15 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 Rb1 组,每组 5 只。 模型组和 Rb1 组给予 4% DSS 并自由饮水,第 2 天给 Rb1 组 40 mg / kg Rb1 进行干预。 持续 9 d,处死小鼠后,取结肠组织。 利用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对三组小鼠结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 利用测定的转录组学数据对 Rb1 组和模型组两两比较之后进行重叠分析,筛选差异基因进行 GO 和 KEGG 分析。 结果 Rb1 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GO 富集后其有 10 450 个有效差异表达基因得到 GO 注释,其中分子功能占 13. 5% ,生物过程占 68. 73% ,细胞组成占 17. 77% ;富集最显著的前 20 个 KEGG 通路中与 Rb1 干预后密切相关的有钙离子信号通路、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以及 cAMP 信号通路。 结论 人参皂苷 Rb1 能够缓解 DSS 诱导结肠炎模型小鼠的症状。 通过构建 Rb1 干预后 DSS 诱导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转录组序列数据库,为以后 Rb1 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参与代谢途径提供数据支撑,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荔枝(Litchi chinensis)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荔枝无菌苗作为外植体,在添加了AgNO3呈蜂王浆的含1mg/L6-BA和1mg2,4-D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同样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得到了的2细胞系,这种细胞在含1mg/L-6-BA+2mg/L,2,4-D的MS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培养周期25d,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NaCl在悬浮2中有良好的防褐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方山溪鲵精巢支持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精巢内支持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精原细胞增生期,支持细胞间存在镶嵌连接,与精原细胞增生以及生精小囊的体积变大相适应;在精子形成期,支持细胞具有典型的类固醇激素分泌特征;精子成熟后,支持细胞退化.并对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